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术后明显好转28例,好转17例,显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94.5%;无死亡病例。52例患者术后GCS评分提高到9~15分,复查颅脑CT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骨窗压力减低。结论早期发现并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进行积极综合治疗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9-160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17例,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Salmon标准评估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的一次成功率、Salmon标准评估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中的疗效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脑内血肿开颅手术常需去骨板减压,并发症中出现脑积水及脑穿通畸形较常见,外科治疗常需要行颅骨成形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我院脑外科近3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并脑穿通畸形15例,采用早期颅骨成形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98年3月-2O13年3月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56例,患者均在全麻状况下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成功结束手术,患者移入病房后,嘱医护人员密切监视其症状变化。1个月后,行 CT复查,56例患者中,28例患者的脑室有所缩小,症状改善情况较好;26例患者的症状和脑室恢复正常;有2例在术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对本研究中余下患者54例进行为期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可见患者脑积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6例,植物人状态3例,症状完全缓解率为83.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通过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优10例,良16例,差4例,总优良率87.1%。随访6个月,良好13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2个月引流管堵塞1例。结论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是造成脑损伤后患者持续昏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40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5%,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积水的引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继发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对于两组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继发脑积水发生率为5.88%(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治疗后,术后随访1年显示, 4例(40.00%)患者恢复良好, 3例(30.00%)患者轻残, 2例(20.00%)患者重残, 1例(10.00%)患者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助于减少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对于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引流治疗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急性脑积水患者中17例急诊行单侧脑室外引流,9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31例慢性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大多数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术后2周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脑室明显缩小53例。意识明显好转38例,意识障碍轻度改善15例,无变化3例,死于中枢性衰竭1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确诊后,只有根据病情及时采取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治疗措施,尽早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68例外伤性脑积水,其中急性脑积水21例,慢性脑积水47例,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结果良好20例,中残2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例,无手术直接死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35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2例,无变化3例。无分流管堵塞及感染病例。按GOS评价,恢复良好25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能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是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江沣  贺玉彪 《云南医药》1998,19(5):393-394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并不少见,本文报道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所致长期昏迷,经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获好转。例1,患者男性,38岁,因车祸致脑外伤伴昏迷25天入院。在当地医院行右额开颅减压硬膜下引流术,术后持续昏迷不醒转入我院。查体:昏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99-201
目的探究导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高危因素,分析其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进行重型颅脑外伤治疗并在术后发生脑积水的40例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以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进行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但在术后未发生脑积水的40例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总结引发术后脑积水的高危因素,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血肿部位(硬膜下、脑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操作、入院时的GCS评分低、在术中未行硬脑膜缝合是导致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高危因素,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上述高危因素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0d内恢复清醒状态,体温正常,无语言障碍。结论临床应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术后脑积水高危因素的评估,预防脑积水的发生;若已发生,则可通过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来缓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对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与蛋白质含量影响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1月来医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患者104例,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通过 GOS 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根据患者治疗前 GOS 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高 GOS组和低 GOS 组,判断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率高达94.23%。术后各阶段2组患者脑脊液红细胞水平均有升高,而蛋白质水平均有降低,且高 GOS 组变化幅度大于低 GO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提高脑脊液中红细胞水平,降脑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患者,行减压术并腰穿者脑积水发生率约为0.7%。随访2年,无慢性脑积水发生。结论颅脑损伤后早期手术减压并腰椎穿刺能有效减少脑积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GCS评分高、第三脑室扩大直径≥1 cm和侧脑室额角明显渗出的患者分流效果明显好;与侧脑室重度扩大患者相比,侧脑室轻、中度患者分流效果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GCS评分高、第三脑室扩大直径≥1 cm及侧脑室额角明显渗出是分流手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倾向和对策。方法对颅脑损伤后经颅脑CT见有脑积水倾向的51例患者,积极行腰穿置管引流或反复腰穿排放脑脊液治疗。结果治疗组51例中43例无脑积水发生,仅8例出现脑积水并发症(占15.7%)。结论对颅脑损伤后有脑积水倾向者,积极行腰穿置管外引流或反复腰穿放出脑脊液治疗,可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所导致的乃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诸城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形成脑积水患者的资料,并选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伤后的30d时间内出现死亡的患者6例,在出院后随访的1~3年时间内的48例患者,生活自理患者23例,可以从事简单工作患者8例,需要人护理的患者14例,植物生存患者3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9例,继发脑梗死患者5例,出现肾功能障碍患者4例,并发颅内感染患者6例,尿崩症患者2例,癫痫患者3例。结论在治疗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过程中要采取及时有效地腰大池持续引流、脑室外引流以及脑室-腹腔引流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致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颅脑外伤致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行分流术后CT复查显示全脑室系统均较术前缩小,并以侧脑室为主,其中17例患者的意识状况及部分偏瘫有不同程度的好转,GCS评分有所提高.结论 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外伤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诊断及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49例)和无脑积水组(270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1),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除术后1例家属要求提前出院,2例无明显效果,余40例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为(9.71±2.45)分,高于分流术前(6.84±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术后2周行头颅CT检查,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以侧脑室为主),体检骨窗压力较术前明显减低。结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仍需手术治疗,术前早期诊断及术中减少手术的创伤,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