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干扰α-1b(IFNα-1b)与利巴韦林(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CHC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FNα-1b加利巴韦林,30例)与对照组(单用IFNα-1b,3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93.33%,病毒应答率为63.33%;对照组分别为85.30%、47.0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0.00%,对照组为14.71%,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副作用除贫血较对照组明显外,其他与对照组相仿。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较单用干扰素远期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α-干扰素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联合病毒唑、胸腺肽a-1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IFN—α及胸腺肽a-1治疗。初始剂量为100万U,每周3次,加病毒唑600mg/日,胸腺肽a—1每周2次,每次1.6mg,治疗1个月后,将剂量增加至IFN300万U和病毒唑1000mg/日,治疗半年,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有12例耐受尚好并完成IFN疗程,而4例无法耐受,IFN治疗提前终止。与治疗前比较。12例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B、TBIL、PTA、HCVRNA、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IFN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联合病毒唑、胸腺肽a-1方案可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单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dipivoxil,ADV)与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动态观察,提高好转率和治愈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率。方法100例CHB患者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采用ADV和IFN—α-2b联合治疗方案;B组单用ADV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阿德福韦醋和IFN—α-2b联合治疗与单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相近。治后一年半复查,未发现肝硬化、肝癌。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观察例数较少的情况下与单用阿德福韦酯疗效相近,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慢性丙型肝炎随机分为丙肝宁治疗组(A组,32例),联合治疗组(B组,干扰素α-1b加病毒唑,30例),单用干扰素组(C组,32例)。B,C2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26周,停药26周时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复常率,血清HCV-RNA的阴转率。结果:A;B,C3组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率为100%,96.6%,90.6%。ALT复常率分别为59.4%,70%,46.9%,停药观察26周时,ALT持续复常率分别为40.67%,50%,25%,B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CV-RNA的阴转率分别为53.1%,63.3%,37.5%,HCV-RNA持续阴转率分别为34.4%,46.6%,18.8%,只有B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肝宁冲剂有明显抗丙型肝炎病毒疗效,且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比较拉米夫定(LAM)和干扰素(IFN-α2b)联合治疗和各自单一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A)LAM;B)INF-α2b;C)LAM加INF-α2b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在A、B、C组分别为76.5%(26/34)、73.5%(25/34)、79.4%(27/34);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2%(30/34)、41.18%(14/34)和91.18%(31/34)。结论:采用LAM或IFN-α2b治疗CHB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联合使用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疗效。方法122CHC随机分为2组:A组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B组IFNα-2b。疗程24wk,治疗结束后随访24wk。结果A组的终末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8%、58.1%、83.9%、74.2%,B组分别为31.7%、13.3%、36、7%、16.7%。A组与B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经χ^2检验,P值均小于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明显优于单独使用IFNα-2b。  相似文献   

7.
沙小莹  王虹  邵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72-1673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78.3%(47/60),对照组显效率76.7%(23/30),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随访第12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71.7%(43/60),对照组显效率60.0%(18/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随访满24个月及满3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63.3%(38/60),对照组显效率53.3%(16/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三联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黎丽珍  张秀珍 《海南医学》1994,5(2):118-120
干扰能(Intron)为a2b干扰素(IFN一a2b),是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1)。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应用a一干扰素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B)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2年我科应用美国失灵滚雅公司生产的基因工程干扰素(IFN-a2b)对26例CAH—B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26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部分病人肝细胞活检结果确诊为CAH根据HBV复制程度均为复制活跃组(HBsAg、HBeAg、抗-HBC、HBV-DNA均阳性)。26例均为男性,年龄21~58岁。1.2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IFN)α-1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7例CHC患者分别采用IFNα-1b和PEG-IFNα-2a,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随访24周。主要观察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PEG-IFNα-2a治疗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应答(SVR)显著高于IFNα-1b治疗组(分别为43.75%、73.33%和25.00%、46.67%,P〈0.05);IFNα-1b与PEG-IFNα-2a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但脱发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PEG-IFNα-2a组高于IFNα-1b组(P〈0.05)。结论PEG-IFNα-2a对CHC患者的疗效优于IFNα-1b,但安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贺振河  李斌 《当代医学》2009,15(27):150-151,22
目的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治疗30例慢性丙肝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三联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0例,并与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二联治疗26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作对比观察。结果2组病人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不断下降,对照组6个月显效13%(3/26)、有效76%(2/26)、总有效率19%(5/26),12个月显效385%(10/26)、有效23%(6/26)、总有效率61.5%(16/26);联合治疗组6个月显效16.7%(5/50)、有效20%(6/30)、总有效率366%(11/30),12个月显效50%(15/30)、有效30%(9/30)、总有效率80%(24/30)。三联组高于二联(P〈0.01).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较单独用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具有较好的近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α-干扰素(IFN)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急、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法。2004~2005年我院对收治的急、慢型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保肝、退黄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FN与病毒唑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5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IFN-α1b300万u/次,每日一次肌注,一周后改为隔日一肌注,疗程6个月;对照组仅给一般保肝药,观察IFN-α1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宿主、病毒、药物等5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疗效(39.2%)优于对照组(7.8%),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轻微;不同应答模式中IFN-α抗体检出率、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IFN-α1b治疗CHB安全有效,影响疗效的因素为IFN-α抗体的产生、治疗前ALT水平及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法与单用于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生化,病毒学应答以及使用安全性评估。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双盲分为干扰素α2b和病毒唑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组。疗程24周,停药后再随访24周,在治疗24周、随访24周时不能测得HCVRNA为病毒学立即和援续应答。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23例达到病毒学应答,而对照组仅9例,在随期联合治疗组病毒学持续应答率也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和药物、方法:采用三环疗法与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照观察。结果:三环疗法有明显抑制HCV复制及改善肝功能作用,HCV—RNA转阴率达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P<0.01)。结论:三环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效好、价廉、无副作用,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egIFN联合RBV治疗初次单用IFN复发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PegIFNα-2α180μg/周皮下注射,联合应用RBV800~1000mg/d口服,治疗48周。结果:治疗12周时76%的患者获得EVR,48周时63%的患者获得了SVR,停药6个月52%的患者获得了SVR。结论:PegIFN联合RBV治疗是比较可行的方案,既可以克服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的缺点,又可方便患者应用,该方案可以取代现在的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尤其适用于治疗初次单用IFN复发慢性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 - 1b(IFNα - 1b)与利巴韦林 (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4例CHC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IFNα - 1b 加利巴韦林 ,30例 )与对照组 (单用IFNα - 1b,34例 )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 93.33% ,病毒应答率为 6 3.33% ;对照组分别为 85 .30 %、47.0 6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随访 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 40 .0 0 % ,对照组为 14.71%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联合治疗组副作用除贫血较对照组明显外 ,其他与对照组相仿。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较单用干扰素远期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应答情况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87例慢性丙型肝炎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HCV RNA载量、ALT与疗效的影响。结果87例慢性丙型肝炎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60.91%:低病毒载量组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59,25%,高病毒载量组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61.67%,两小组无明显差异(P〈0.05)。ALT正常组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57.14%,ALT升高组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63.46%两小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明显。病毒载量、ALT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84例,随机均分成2组(n=42)。A组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再治疗,B组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CIFNα-1 b)联合利巴韦林进行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连续给药12个月后随访6个月,A组35.71%(15/42)患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B组21.43%(9/42)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江苏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分型及发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发病情况和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应用ELISA法及RT-nested PCR法检测67例单采浆献血员感染HCV后抗-HCV和HCV RNA,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进行病毒基因分型,结果:67例单采浆献血员,在感染HCV后,急性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7.9%(12/67),最终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者49.3%(33/67),HCV慢性持续感染68.8%(46/67),HCV基因分型:1b/ Ⅱ型占95.5%(64/67),2a/Ⅲ型1.5%(1/67),1b/2a混合型3.0%(2/67)。结论: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HCV感染以1b/Ⅱ型为优势株,慢性化比例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疗程均为48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及HCV R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 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优于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一种理想的慢性丙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