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检测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MTT法观察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PI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诱发癌细胞凋亡,但高浓度淡豆豉提取物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黑豆(P0.05)。淡豆豉提取物中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黑豆提取物(P0.01),但染料木苷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淡豆豉提取物与黑豆相比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淡豆豉中含量较高的异黄酮成分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可能是其较强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淡豆豉药材发酵前后的异黄酮苷和苷元成分、总异黄酮、纤溶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含量变化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淡豆豉纤溶酶活力。结果原料大豆经过发酵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减少,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总异黄酮无明显变化,黑大豆中苷元成分略高于黄大豆。发酵过程还产生一种具有溶栓作用的纤溶酶。结论淡豆豉发酵过程为结合型糖苷向游离型苷元转化的过程,同时产生原料大豆中没有纤溶酶活性,不同原料大豆的发酵,其活性成分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优化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18(4.0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09%醋酸(48:52),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54nm,检测温度为25℃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线性范围:大豆苷40.6~203μg(r=0.9998),染料木苷11.15~55.75μg(r=0.9926),大豆苷元12.05~60.25μg(r=0.9933),染料木素5.5~27.5μg(r=0.9946)。测定精密度:大豆苷RSD=1.59%,染料木苷RSD=1.7%,大豆苷元RSD=0.8%,染料木素RSD=1.6%。大豆异黄酮总量24h稳定性RSD=1.49%,重复性RSD=1.06%,加样回收率:大豆苷为(99.24±3.77)%,染料木苷为(99.66±5.82)%,大豆苷元为(99.41±4.33)%,染料木素为(99.06±7.09)%。结论:本法简便、可靠、灵敏,可作为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豆豉中的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6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冰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分别在0.088~5.280μg/mL(r_1=0.9997)、0.092~5.520μg/mL(r_2=0.9998)、0.152~9.120μg/mL(r_3=0.9998)、0.100~6.000μg/mL(r_4=0.9999)、0.072~4.320μg/mL(r_5=0.9998)、0.048~3.840μg/mL(r_6=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品种大豆(黑豆、青豆、黄豆、褐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实验室加工品和市售品中异黄酮含量的差异,为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制备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原料加工大豆黄卷和淡豆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使用HPLC法对药材中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_(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黄豆加工成的大豆黄卷中结合型糖苷大豆苷和染料木苷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1090%~0.1431%,黑豆加工成的淡豆豉中游离型苷元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0937%~0.1628%。结论黄豆适宜加工成大豆黄卷,黑豆适宜加工淡豆豉,这也是市售品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质量参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4,(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葛花中异黄酮成分。方法葛花经乙醇提取和乙酸乙酯纯化,HPLC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2∶1∶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5 m 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质谱检测设定为负离子模式。结果得到7种异黄酮成分,MS鉴定为大豆苷、大豆苷元、鸢尾苷、鸢尾苷元、染料木黄酮、印度黄檀苷和鸡豆黄素。结论 HPLC-MS/MS法检测葛花异黄酮,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豆、黑豆混合后发酵与发酵后混合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差异及最佳配比。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菌种,黑豆与黄豆按3∶1、2∶1、1∶1、1∶2、1∶3比例混合后发酵及发酵后混合制备样本,以色谱柱Symmetry-C18 (4. 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 5%乙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0 m 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为条件测定样品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结果: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染料木苷总量含量在1∶3时混合后发酵样品高于发酵后混合样品;大豆苷元含量在3∶1、2∶1、1∶1、1∶3时混合后发酵样品高于发酵后混合样品;染料木素含量在3∶1、2∶1、1∶3时混合后发酵样品高于发酵后混合样品;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总量含量在3∶1、2∶1、1∶1、1∶3时混合后发酵样品高于发酵后混合样品。结论:黄豆、黑豆混合后发酵优于发酵后混合,并以1∶3配比时为最优。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优选大豆中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是由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在华北地区分布广泛。大豆可以作为油料经济作物,亦可作为常用中药淡豆豉的原料。大豆含有12种异黄酮,分为游离型的苷元(aglycon)和结合型的糖苷(glucoside)两类[1],经发酵后部分苷转变为苷元[2],两种含量较高的苷元成分为:染料木素(genistein)和大豆素(daidzein)[。1]异黄酮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心功能状态、抗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3-7]。对大豆提取工艺的研究应以异黄酮为主。本实验以大豆中染料木素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药材粒度、乙醇浓度、提取…  相似文献   

9.
UPLC法测定中药淡豆豉中3种主要异黄酮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豆豉中3种异黄酮苷元(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C18色谱柱(100mm×2.1mm,1.71xm),乙腈-0.1%甲酸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样品经80%甲醇提取后,用UPLC—UV进行分析检测,检测波长260nm。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在5min完全分离并进行含量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99.06%,97.84%。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为更好地评价淡豆豉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降血糖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永川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的降血糖活性及其降血糖机制。方法永川豆豉粉碎,脱脂,然后用65%的乙醇浸泡,超声提取两次。所得提取液离心后旋转蒸发,用无水乙醇提取可得大豆异黄酮的粗提品。正丁醇饱和的水溶液除糖及色素等。然后经硅胶分离出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河南鼠注射四氧嘧啶造成高血糖模型,连续7 d灌胃给予所提取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永川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能显著地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鼠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都能抑制葡萄糖的活性,尤以染料木素最为明显。结论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明显地降低小鼠的高血糖,其所含的成分染料木素为主要的降血糖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异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大豆通过传统的发酵方法制备成淡豆豉,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和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豆总黄酮含量0.637mg.g-1,游离苷元含量0.152mg.g-1;淡豆鼓中总黄酮含量0.731mg.g-1,游离苷元含量1.701mg.g-1。结论: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基本相当,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游离苷元含量是大豆中的10~40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20∶4∶2∶1)为展开剂对淡豆豉中大豆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碱水解法,对淡豆豉提取液以浓氨水-甲醇-水(20∶75∶5)为碱解溶剂加热回流2 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测定淡豆豉中葡萄糖苷类、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和苷元类成分共9种化合物的含量,流动相为水(0.5%冰醋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结果:在淡豆豉薄层色谱中,可清晰检出大豆素斑点;在上述水解条件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完全转化为相应的葡萄糖苷类,苷元类成分无变化;在淡豆豉高效液相色谱中,9种大豆异黄酮色谱峰完全分离。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7,(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中8种异黄酮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探讨8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分布规律。方法:采用30%乙醇回流提取90 min,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葛根中异黄酮总量为0.63%~13.64%,其中葛根素含量为0.30%~6.90%;3'-羟基葛根素含量为0.01%~2.63%;3'-甲氧基葛根素含量为0.01%~1.53%;葛根素芹菜糖苷含量为0.02%~1.70%;大豆苷含量为0.01%~2.92%;染料木苷含量为0.00%~0.20%;芒柄花苷含量为0.00%~0.19%;大豆苷元含量为0.01%~0.36%。结论:葛根中异黄酮成分以大豆苷元衍生物为主,其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的含量相对较高。葛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含量主要受生长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发酵原理的淡豆豉异黄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淡豆豉中异黄酮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分析《中国药典》方法(简称药典法)的科学性。方法:从发酵原理的角度,分析淡豆豉异黄酮不同分析方法的差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药典法淡豆豉与对照组淡豆豉发酵过程中3种异黄酮苷元的变化。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3种苷元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9.96%,100.22%。与前酵制曲工序结束样品相比,两种方法经过后酵再闷工序后,苷元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药典法工艺制备淡豆豉样品异黄酮苷元总量有显著优势,以后发酵再闷15 d作为发酵终点,异黄酮苷元总量可达1 212.23μg·g~(-1)。结论:历代以来,淡豆豉发酵制备讲究"发透"。从发酵原理分析,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中异黄酮总量略有下降,异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采用HPLC法直接定量分析生物活性较高的异黄酮苷元类成分,该分析方法较为简单,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建立合适的标准,可更有效控制淡豆豉的质量。药典法收载工艺发酵制备的淡豆豉,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淡豆豉有效成分含量及二肽基肽酶Ⅳ活性的比较研究,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进行品质评价。方法HPLC法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二肽基肽酶Ⅳ体外模型,检测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结果 挂霜淡豆豉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均低于无挂霜淡豆豉。结论 表明无挂霜淡豆豉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菌型淡豆豉发酵底物及前酵、后酵工艺。方法:分别以黄豆和黑豆为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4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淡豆豉前酵和后酵工艺。结果:以黄豆和黑豆为底物前酵过程都出现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含量下降,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上升的结果,后酵样品中除黄豆后酵组大豆苷元的含量继续升高外,其他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酵后黄豆组结合型糖苷含量低于黑豆组,苷元含量则高于黑豆组。结论:从结合型糖苷的降解和苷元的转化角度分析,生产细菌型淡豆豉不需要后酵过程,以黄豆为底物优于黑豆。  相似文献   

17.
牛丽颖  石素琴  刘敏彦  王芳  王鑫国 《中成药》2010,32(8):1372-1376
目的:优化淡豆豉的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淡豆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用量比例、药汁拌入大豆时的相对密度、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再闷时间和略蒸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从而规范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桑叶90g、青蒿100g,加入约生药量18倍水煎煮3次,每次1h,药液相对密度为1.10~1.12g/cm3,拌入1kg大豆中,蒸煮1.5h,发酵温度为(30±2)℃,发酵6~8d。结论:优化的炮制工艺适合淡豆豉的炮制加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脑得生固体分散体胶囊中葛根异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spersil ODS-2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葛根素在0.540 8~3.244 8μg(r=0.999 9)范围,大豆苷在0.130 0~0.780 0μg(r=0.999 9)范围,大豆苷元在0.073 2~0.439 2μg(r=0.999 9)范围,染料木素在0.044 8~0.268 8μg(r=0.999 9)范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8%,98.10%,97.91%,99.26%;RSD分别为1.67%,1.57%,2.43%,2.92%。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9.
淡豆豉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珊琴  于能江  赵毅民  徐斌 《中药材》2008,31(8):1172-1174
目的:研究淡豆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淡豆豉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淡豆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苷(Ⅰ)、染料木苷(Ⅱ)、6″-乙酰基-大豆苷(Ⅲ)、6″-乙酰基-染料木苷(Ⅳ)、丁香酸(Ⅴ)、染料木素(Ⅵ)、大豆素(Ⅶ)和6-甲氧基-大豆素(Ⅷ).结论:上述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药材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赤芍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赤芍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方法:定性鉴别与定量测定相结合,按照药典规定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赤芍中芍药苷含量(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分别采用甲醇、乙醇和水提取。结果:在所试浓度(0.010-0.200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3种溶剂提取芍药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法可用于赤芍和含赤芍药材的中成药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3种溶剂均可作为质控标准用提取溶剂,但从毒性大小、经济效益考虑,水提取最佳,乙醇次之,甲醇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