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先兆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1] 。有关解脲脲原体与自然流产关系的报道[2 -4 ] 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探讨Uu与流产的关系 ,本文对10 7例先兆流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了解脲脲原体的选择培养 ,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 检测组为 10 7例早孕期有先兆流产症状(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等 )要求保胎患者 ,年龄 2 1- 42岁 ,平均年龄 (2 8.9± 3.5 )岁 :对照组为 2 8例正常早孕者 ,年龄 2 2- 40岁 ,平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1 31 6例不孕症患者及 1 8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宫颈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检测。结果 :不孕组宫颈分泌物的CTDNA和UUDN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 ,尤其对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患者 ,应将生殖道CT及UU检测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3.
418例不孕妇女宫颈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在不孕妇女中的感染率,探讨Uu、CT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418例不孕妇女及52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的检测.结果不孕组Uu、CT阳性率为46.4%、17 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继发不孕组Uu阳性率为59.2%,显著高于原发不孕组(P<0.01);继发不孕组CT阳性率为19.7%,高于原发不孕组,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225例Uu或/和CT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3个月内自然妊娠42例(18.7%).结论Uu、CT感染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把Uu、CT列为不孕妇女的常规检测项目,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妇科疾病中的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Nesed-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UU、CT在本地区妇科疾病中的发病率及其致病作用,方法收集535例妇科阴道炎、不孕症、宫颈炎、附件炎等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应用nested PCR(nPCR)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核酸.结果393人检测解脲脲原体(UU),UU-DNA阳性192例(48.8%);142人检测沙眼衣原体(CT),CT-DNA阳性32例(22.5%).结论解脲脲原体(UU-DNA)、沙眼衣原体(CT-DNA)与妇科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特别是阴道炎的妇科患者.  相似文献   

5.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妇女不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院不孕不育症门诊1997年7月-1999年6月收治的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或造影,并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解脲脲原体(UU)之DNA检测。结果:97例患者有58例输卵管有不同程度阻塞;输卵管阻塞者PCR检测UU均为阳必顿时性中原发不孕37例。继发不孕21例。结论:UU是引起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关键是加强性健康教育,早期查治。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不孕妇女79人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检查,结果UU-DNA阳性56人占(70.9%),CT-DNA阳性26人(占33%),其中18人UU-DNA和CT-DNA均为阳性。这些患者在治疗不孕症过程中首先治愈UU或CT感染,其治疗效果与51例同类病例进行比较,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果提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有密切的关系,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可造成宫颈炎、输卵管的黏连或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不育,引起流产、早产,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导致妇女不孕的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检测的主要有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等。为了了解不孕症患者Uu、Mh、Ct的感染状况,随机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盆腔炎症性疾病(PID)的关系报道较多。但生殖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应用更为灵敏、特异的套式PCR技术检测了1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拭子UU-DNA,并以同期536例非输卵管妊娠妇科住院病人宫颈拭子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附睾上皮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逯越  陈国卫 《解剖学研究》2003,25(4):277-278
目的 探查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本文采用DTNB法及Tremblay方法 ,分别对 4 0名患有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 (不育组 )和 4 2名正常生育男性 (对照组 )精浆肉毒碱含量及α 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 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的这两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男性 ,其中不育组和对照组精浆肉毒碱含量分别为 (94 1 2± 5 7 5 9)和 (2 5 6 4 6± 99 5 8)nmol/m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α 糖苷酶活性分别为 (2 8 4 2± 2 1 84 )和 (4 2 1 2± 2 1 5 5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可能破坏附睾上皮 ,影响附睾的分泌功能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盆腔炎症性疾病(PID)的关系报道较多。但生殖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应用更为灵敏、特异的套式(Nested)PCR技术检测了1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拭子UU-DNA,并以同期536例非输卵管妊娠妇科住院病人宫颈拭子为对照组。检测结果为,前者阳性率为76.5%,而后者仅为21.4%,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UU感染所致的输卵管急慢性炎症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作者建议:婚龄妇女应定期作UU生殖道感染检查,阳性者及时治疗,以防止PID和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FQ-PCR检测不孕妇女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 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286例不孕妇女和162例对照组妇女宫颈分泌物中C t和Uu。结果不孕妇女C 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17.8%)和115(40.2%),对照组分别为12(7.4%)和37(22.8%),不孕不育妇女C t和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05)。结论女性不孕症可能与C t和Uu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方法PCR荧光检测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程序操作。结果试验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对照组阳性率为12.3%和18.5%,两组间有极显著性;CT:χ2=18.89P0.005;UU:χ2=15.97P0.005;CT+UU(混合)χ2=7.03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不孕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的20~40%,并且输卵管不孕治疗比较棘手,是女性不孕症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生殖道感染可引起输卵管的炎性改变或梗阻从而导致不孕,其中解脲支原体是重要的病原体之一。虽然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意义及其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讨女性和男性在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差异及杂交PCR技术在其愈合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杂交PCR方法对门诊女性非淋菌性阴道炎及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及部分沙眼衣原体进行了检测 ,登记并随访了 16 1例 (女性 2 12例 ,男性 4 9例 )UU首诊阳性 ,经抗生素治疗后复诊的患者 ,并对复诊时UU转阴的患者 ,首诊阳性距复诊转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在 2 6 1例随访者中 ,女性显著多于男性 ;男性UU感染各模式复诊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93 10 % ,++78 5 7% ,0 +83 33% ;女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5 7 14 % ,++6 3 6 4 % ,0 +70 97% ,(P <0 .0 1)。男性UU感染复诊总转阴率显然也显著高于女性 (男、女性复诊UU总转阴率分别为 4 3/49=87.76 %和 12 9/2 12 =6 0 .85 % ,P <0 .0 1)。同性的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率 ,(P <0 .0 1)。两性间的UU单项感染率 ,和UU、CT合并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发现CT的转阴比UU更容易 ;在复诊UU转阴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两性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 (女性分别为 5 5 8%和 2 7 1% ,P<0 .0 1;男性分别为 6 2 8%和 2 5 6 % ,P <0 .0 1) ,男女间相同模式无差异 ;感染年龄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对不孕妇女 2 18例生殖道标本拭子进行了解脲支原体培养及作 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 10 4例 (47 7% ) ,其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强 ,敏感率分别为 99 0 %、98 2 %、96 1% ,四环素敏感率为 93 3%。对氧氟沙星、红霉素敏感性差 ,敏感率分别为 4 7 1% ,77 9%。结论 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高 ,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临床有必要作解脲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 ,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盆腔炎、宫颈炎与宫颈沙眼衣原体 (CT)及解脲支原体 (UU)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进行宫颈CT、UU检测 ,CT采用抗原免疫法 ,UU采用培养法 .结果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中 ,衣原体感染 6 2例 (2 6 .3% ) ,支原体感染 99例 (42 .9% ) ,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 6 8.2 % ,混合感染 2 6例 (11.0 % ) .结论 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为盆腔炎 /宫颈炎重要致病因素 ,应重视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  相似文献   

17.
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在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孕妇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危害极大。因此,近年来,对母婴传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1996年8月至1997年5月,我...  相似文献   

18.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目前国内外对输卵管通畅定性、定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我站不孕症门诊从1999年开始对怀疑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不孕妇女62例,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2岁。不孕时间1—8年,其中原发不孕12例。继发不孕50例,排除各类生殖器异常及内分泌异常。男方精液常规正  相似文献   

19.
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E5700扩增仪PCR荧光定量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47.83%,对照组阳性率4.0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6.55%,对照组阳性率2.00%,其中女性不孕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58.40%,男性不育组阳性率34.5%,女性不孕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41%,男性不育组阳性率11.34%。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尤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高,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聚合酶链反应调查男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合酶链反应调查5160例门诊就诊的泌尿生殖道炎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女性中(46.55%)高于男性中(19.58%),P〈0.01。解脲支原体感染者中,合并1-3项其它性传播疾病(NGH、CT、HPV)感染的占50.69%,UU感染可能存在在非性接触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