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 ,女 ,2 5岁 ,体重 6 0kg ,孕 40周 ,ASAⅠ级 ,青霉素及普鲁卡因皮试均阳性 ,因羊水过少胎儿窘迫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症剖宫产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生命体征平稳 ,左侧卧位下常规消毒 ,选择L2~ 3 间隙穿刺 ,穿刺置管顺利 ,回抽无血、脑脊液 ,硬膜外保留导管 3cm。平卧位后开放静脉 ,以每 5秒 1ml速度注入剂量 4ml。注入完毕 10秒左右 ,病人主诉头晕、耳鸣 ,给予面罩吸氧补液 ,维持循环稳定。考虑为导管误入血管引起的局麻药毒性反应所致 ,遂拔出导管 ,见硬膜外导管流出约 5ml的血性液体。再重新穿刺置管顺利 ,回抽硬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0岁,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局部剥脱术。穿刺成功后向下置管一度遇有阻力,免强置入4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随即推入4ml空气后取仰卧位,此时病人突然出现频繁剧烈的呛咳、呼吸急促、伴有胸痛及胸闷、神志清,无眩晕及惊厥。BP 21/13kPa、P 112bpm、心律不齐、心音减弱,两肺呼吸音清晰。立即吸氧,取左侧头低卧位,静注安定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病人导管误入硬膜外血管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硬膜外麻醉下施剖宫产术1924例,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者68例,占3.53%,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9~44岁,病因为胎儿及产道异常、瘢痕子宫、妊娠中毒症等。穿刺部位T_(12)~L_4,穿刺后用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硬膜外导管(外径1mm),置管长度  相似文献   

4.
1986年6月~1987年10月,我院共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643例,其中9例失败。于术毕经导管注造影剂摄片,7例可见硬膜外导管进入椎间孔,另2例导管拔出1 cm后注造影剂摄片,见导管位于硬膜外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外腔阻滞目前比较常用,但有导管误入硬膜外静脉的可能,致使注药后立即发生毒性反应。我们由表1可见,据以下5点可证实导管是否在硬膜外静脉内:(1)注入试验剂量完毕即出现毒性反应;(2)停止注药数分钟后毒性反应症状消失;(3)注药10min后测不出阻滞平面;(4)偶有阻滞平面,但效果不佳且伴有毒性反应;(5)将导管退出部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是导致麻醉失败或局麻药中毒的常见原因。下面将我科发生的16例之诊断和处理简述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2例,年龄(32~21)岁,均为中下腹部手术。从T10~L4进针,穿刺顺利,均无血液溢出。其中14例置入灰色不透明导管(3~4)cm。当注入2%利多卡因4ml(含1∶20万肾上腺素),约0.5分患者自述头痛,心慌,血压升高(22.6/12kPa),心率增至120次/分。立即面罩吸氧,3分后渐恢复,用针刺测试无麻醉平面出现。其中改为全麻2例,局麻1例,在原位重新直入法穿刺置管4例,退出部分导管〔仅留(1~2)cm〕7例。另2例置入无色透明导管后发现…  相似文献   

7.
背景硬膜外导管误入静脉是硬膜外腔麻醉或镇痛的常见并发症。在初步研究和以往报道的基础上,我们试图证明这种假设:用盐水预扩张硬膜外腔,可使硬膜外导管更容易置入并可减少导管误入静脉的发生率。方法203例接受硬膜外麻醉的产妇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扩张组:在硬膜外导管置入前行阻力消失试验时注入生理盐水5ml,并且保持注射入口处于封闭状态;一组为非扩张组:在硬膜外导管置入前行阻力消失试验时注入生理盐水2ml。两组均在置入导管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试验剂量3ml。结果扩张组: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vs16%,P=0.0001)。扩张组91%患者未出现阻滞不全,而非扩张组为67%(P=0.0001)。2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异小(扩张组:5.0±2分钟,非扩张组:6.0±3分钟,P=0.0001)且无临床意义。2组间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和罗哌卡因用量)相似。结论置入硬膜外导管前注入5ml生理盐水预扩张硬膜外腔可减少导管误入静脉和麻醉阻滞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四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因导管误入硬膜外静脉以致注药后发生的中毒反应及处理情况。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3例,年龄37—46岁。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普鲁卡因皮试阴性。  相似文献   

9.
正妊娠13~16周时,增大的子宫即可在孕妇仰卧位时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硬膜外腔静脉压升高,静脉丛扩张[1]。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的增大,静脉丛扩张更明显,而在分娩时,产妇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进一步升高,可致硬膜外腔静脉丛进一步扩张。早期研究表明,妊娠状态下实施硬膜外麻醉时导管置入血管概率是非妊  相似文献   

10.
普通硬膜外导管(简称普通管)是一条直径相同、前端有一或多个侧孔的塑料软管,置入时可误入血管。分叉硬膜外导管(简称分叉管)在设计上改变了普通管前端的结构,使防止导管误入血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4年3月,因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全脊麻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徐某,男性,36岁。术前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血压100/70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于1984年3月28日10时行T_(8—9)间隙穿刺,顺利达到硬膜外腔,负压明显,回抽无脑脊液。插入导管,至10cm处受阻,稍用力后有阻力消失感,再插入5cm,回抽约抽出0.2ml透明液,无温热感。拔出穿刺针,留置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血压降至80/60mmHg,脉弱,表情淡漠,出现张口呼吸,接着呼吸停止,意识消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麻醉中,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被察觉,极易导致全脊髓麻醉严重意外,麻醉者对此始终存有戒心。本文介绍2例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由于注药量小、穿刺点较低,仅出现节段性蛛网膜下腔阻滞,而当时仍然认为是病人对硬膜外腔用药的耐药量小,竟然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未能及时发觉。虽未酿成大祸,但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故报道以期警惕。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2岁,10kg,因"阶段腹部膨隆3个月"入院。CT示腹腔巨大包块(10.5cm×8.5cm),考虑右肾母细胞瘤入院。患儿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消瘦。于2008年5月29日在全麻下行右肾母细胞瘤切除术。术前血常规:WBC7.90×109/L,RBC4.45×1012/L,Hb105g/L,Hct0.34,Plt480×109/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等均正常。入室后开放静脉。9:00麻醉诱导:静注氯胺酮20mg、咪达唑仑1mg、丙泊酚10mg、阿曲库铵6mg。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取颈中路,颈动脉外侧穿刺,顺利放置  相似文献   

14.
病人,女,37岁,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于L2,3间隙以17 G硬膜外针穿刺,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注气无阻力,确认进入硬膜外腔。以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针穿过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45 s内注入 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 ml,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5 min后测麻醉平面达T6,手术历时45 min。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2岁,幽门梗阻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无异常。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入室测BP 17.29/10.64kPa,P 88bpm,R 18/min,侧卧位于T_(8~9)正中穿刺,几次试穿失败,改为旁正中穿刺。进针6cm,病人突然咳嗽,主诉胸痛,拔出针芯后病人胸闷气急,听诊穿刺侧呼吸音减弱,考虑为误入胸腔。拔出穿刺针贴无菌纱布,给病人鼻导管吸氧,测病人BP20/12kPa、P 100bpm、R 24/min、暂停手术,X线检查肺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导管打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8岁,G1P0孕41周,因第二产程延长行剖宫产术。于L1~2间隙正入法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尾侧注入0.75%布比卡因5 ml,头侧置管,稍感有阻力,置入约6 cm后拔针,注入1.6%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5 ml,平面出现后,再推注10 ml,术中阻滞效果满意。术后出现拔管困难,注射生理盐水,阻力明显增大,采取变换体位,牵拉脊柱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是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是硬膜外穿刺及置管时有误人硬膜外静脉的可能,有时未能发现注入局麻药后,致使短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骤升,立即发生毒性反应。现将我院遇到此种意外及其临床症状和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导管嵌入椎间关节突致拔管困难一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患者 ,女 ,39岁 ,因卵巢囊肿行囊肿切除术。病人取左侧卧位 ,于L2~ 3 行正入法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 ,注入 2 %利多卡因 4ml,3分钟后无全脊麻征象 ,再注入 0 75 %罗比卡因 10ml,头侧置管 3cm。阻滞效果满意 ,术中呼吸、循环平稳 ,手术结束后出现拔管困难 ,虽采取调整体位、注入冷盐水等方法均未成功 ,将导管消毒包扎带回病房。次日在中医针灸配合下拔管仍未能将导管取出。X片显示 :导管前端有缠绕 ,注入造影剂时阻力较大。再次将病人接回手术室 ,按常规方法于L1~ 2 椎间隙行单次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注入2 %利多卡因 7ml,…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8岁,因L3~4及L4~5椎间盘突出拟行硬膜外滴药镇痛治疗。常规选择L2~3穿刺置管,置管时患者诉下肢触电样感觉,考虑触及神经根,未予重视。置管成功后,嘱患者平卧接自配药液(0.9%生理盐水250ml、地塞米松20mg、醋酸强的松75mg、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6 100mg、维生素B12 1mg、丹参注射药10ml、2%利多卡因15ml)。1.5h后患者诉双下肢轻微麻木,未作特殊处理。2h后患者感头痛,进行性加剧,以枕部明显,逐渐大汗淋漓,疼痛不能忍受,不能平卧,呕吐2次,立即拔掉硬膜外导管,停止滴药,此时已滴入药液100ml左右。体检发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T12平面以下痛觉减退,肌力4级。立即滴注甘露醇250ml,5%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20mg。1h后仍不见好转,决定经L3~4穿刺放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75岁 ,体重 77kg ,身高 172cm。入院诊断为右肺中叶肿块 ,拟在全麻下行右开胸探查术 ,麻醉前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供术后镇痛治疗。患者入室后 ,取右侧卧位 ,胸椎棘突间隙不清晰 ,选硬膜外穿刺点为T7~ 8间隙。 18号硬膜外穿刺针于脊柱正中矢状线上刺入 4cm时遇骨质 ,将穿刺针退回少许稍上抬后穿刺 ,进入皮下约 7 5cm时感觉阻力增大 ,拔出针芯连接盛有液体的玻璃接管 ,再进针 ,即有阻力消失的“落空感” ,管内液体也被吸入 ,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 ,皮肤到硬膜外腔距离为8cm ,置入硬外导管 ,导管留置硬膜外腔内 4cm固定。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