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 《大家健康》2016,(7):54-54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面以外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以外的盆腔内组织如卵巢、子宫韧带等处时。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子宫体肌层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前者远为多见。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指前者而言,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多次刮宫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  相似文献   

2.
正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面以外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以外的盆腔内组织如卵巢、子宫韧带等处时。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子宫体肌层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前者远为多见。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的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腺肌病在临床上长期被划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范畴 ,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 ,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入 ,有不少学者认为 ,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内异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且常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现对我院 1 993~ 1 997年治疗的子宫腺肌病 5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3~ 1 997年我院妇科共行子宫切除手术 80 2例。其中 54例术后病检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占同期子宫切除手术的 6.7%。年龄3 5~ 49岁者 42例 ,占 78%。其中年…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即子宫内膜在标志着其与肌层分界的基底膜下方生长.以往此病曾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别于子宫外的盆腔内膜异位症.但由于两者的发病因素不同,此名已被淘汰.子宫腺肌病可表现为两种形式,局部型或弥漫型,两种形式也可共存.有关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不多.其真正的发生率、病理及病理生理等方面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发现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子宫腺肌病,即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但并未超过子宫之外。之前名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与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虽相似,但其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对卵巢激素的反应及治疗均不同,故成内异症的“单列式”,目前经典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秋霞 《吉林医学》2005,26(9):993-995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组织,包括其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内生长所致的子宫良性疾病,以往曾称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与非子宫肌层异位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区别.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尤其30~50岁经产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B型超声检查(尤其经阴道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可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目的为:①减轻疼痛;②提高妊娠率;③尽可能地延缓复发.下面将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催乳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作用的初步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延长用药间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消异散灌肠液保留灌肠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疗效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子宫腺肌病30例,均进行超声诊断与联合治疗。结果:二维超声显示2组内膜都呈现均匀性增厚,病灶与周围肌层没有界限,内部不均匀性回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动脉血流RI值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患者(P<0.05)。所有患者都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彩色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有很好的效果,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能取得很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何秋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5):362-362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但其临床误漏诊较高。以往认为 ,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表明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均不相同 ,已予以区别[1] 。本文对 7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求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9月 ,在本院行子宫切除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 76例。年龄 2 9~ 5 3岁 ,平均 43 .5岁 ,其中 35~ 5 0岁占 82 .9% (6 3/ 76 )。均为已婚 ,有孕产史 ,其中 48例有人流及诊刮…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组织,包括其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内生长所致的子宫良性疾病,以往曾称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与非子宫肌层异位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区别.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尤其30,50岁经产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本文将我院近5年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腺病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患者趋向年轻化,但该病大部分患者某些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而易被临床误诊或延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本文166例均在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术前与术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日益增多,临床上所谓的慢性盆腔疼痛,经腹腔镜证实有71%是内膜异位症引起。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超声对腺肌病的漏诊率较高,其与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术前误诊率也较高。现对本院4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子宫内膜异位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的,则称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为内膜异位症,而且两者可能同时存在。但在组织发生学和临床表现方面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腺病(或腺肌症)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过去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来的研究发现虽然子宫肌腺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学相似,但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对卵巢激素的反应均不相同,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它们是不同类型的两种疾...  相似文献   

15.
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原因探讨赵兰娣(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铁路医院014040)8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均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院发生率明显上升〔1〕,根据传统的观念,异位症按其异位的部位,本病可分为子宫腺肌病,盆腔和其它部位异位症及腺肌病伴盆腔或其它部...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同为异位子宫内膜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可并存,但发病机制及组织学发生不尽相同[1]。研究发现MMP-9基因启动子区的-1562C>T多态与胃癌[2]及冠状动脉疾病有关[3],但有关MMP-9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MMP-9为靶基因,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位于该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中国北方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的分布,为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莲散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所致继发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痛经积分点为疗效评价工具,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所致继发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数为132例,口服白莲散结汤3个疗程,经期不停药。结果:132例痛经患者,痊愈56例(42.42%),显效46例(34.85%),有效19例(14.39%),无效11例(8.33%),总体有效121例(91.67%);痛经积分的各个观测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痛经严重程度增加,疗效呈现下降趋势。结论:白莲散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所致继发痛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丽武  马秋英 《华夏医学》2007,20(4):888-890
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正在探讨中,抗侵袭、抗血管生成药物、受体干预和基因治疗会逐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均达到50%以上.子宫腺肌病血管介入性治疗的中远期临床有效率达82.39%.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46例临床误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子宫腺肌病以往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性”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约有半数病人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漏诊率甚高。本文就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症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理变化是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基质组织)弥漫性或局限性侵入子宫肌层内形成病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形式之一.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以及指导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辅助意义口].本文就近年来在我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症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