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论伤寒”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现了寒热同形同病规律,其寒热有属病机者,有属症状者,而且六经皆有寒热之证,并各其热型特点,现将伤寒太阳病寒热的类型、病机要点和辨证特点试析如下,以供同道共研。1 太阳中风寒热证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风寒袭入,太阳首当其冲而伤卫,可出现恶风恶寒,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等太阳中风寒热证,此为寒热同病之证。本证有“恶寒”(1)(文中所有括号内数字为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讲义》中的第几条。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第1版)或“发热汗出恶风”(2,1…  相似文献   

2.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猪苓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相似文献   

3.
在《伤寒论》中,桂枝汤证共15条,其适应证是:太阳中风,发热、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藏无他病,时发热、汗自出者;头痛发热、不大便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等。柯琴在评价桂枝汤时说:“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见,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亦证实了这一论点。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剂应用于太阳病延日数久,正气略虚,邪气势减未解,出现营卫不和而复为表邪闭郁,以致面有热色,身体发痒,发热恶寒,热多寒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对热性病,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有着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外感热病,早在《素问、骨空论篇》中就有论述:“风老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内、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当时治疗热性病的经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辨证治疗外感热性病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如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论述了太阳病的证治,指出由于腹理不固,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营卫失于调和,从而出现太阳表证,而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疼腰脊痛,干呕或伴…  相似文献   

6.
温病条辨乃讨论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的一类热性疾病。和伤寒论一样,均为描述热性病的辨证和施治问题。温病条辨中所讨论的热性疾病是“温病”。关于温病,伤寒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述: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相似文献   

7.
一、恶寒恶寒是外感病的常见症状。虽然《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温病中恶寒并不少见。《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对恶寒的发生机制和辨治作了较广泛、深入的讨论。与恶寒相类似的症状还有恶风、憎寒、形寒、寒战等,其区别在于:“恶寒者,不见风亦恶寒,身虽热,不欲去衣被也”;“恶风者,见风则恶,密室中  相似文献   

8.
参看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伤寒论讲义》有关大青龙汤的条文是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讲义》还对条文要点进行了解说。“凡用大青龙汤,必须见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等大青龙汤的主要证状。至于脉之紧缓,身疼之有无,不必备具,若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亦可用之。”又“如果主证不备,仅有身疼痛,或身重、乍有轻时症状,还不足以为用大青龙汤的依据。”还从八纲分类说明:“用于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本文作者介绍了他的少数经验是表实里热证可用,且发热时即使没有恶寒或烦躁者也可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1]25第2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论>[1]26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
医圣张仲景善用调和营卫法治疗内科杂病,其立法及选药对今天仍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伤寒论》条文,就其调和营卫法的临床指导意义,作如下分析和探讨。 1 调和营卫治肺卫表证 调和营卫法治肺卫表证是仲景指导临床较为普遍的一大方法,其常用药物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葛根等。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均使用调和营卫法以解肺卫表邪。条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葛根二越婢一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中葛根、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均为调和营卫之品。再如大青龙汤方证亦包含有调和营卫的法则。“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方药有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其中桂枝、炙甘草加姜枣予调和营卫之意。又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以上均论述了桂枝汤的方证,提示出调和营卫在肺卫表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伤寒论(38)条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论(39)条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这两条大青龙汤证,以前注释大都以药  相似文献   

12.
恶寒是辨识外感表证的重要标志。《伤寒论》中恶寒为太阳病提纲脉证之一,太阳伤寒证中强调指出“必恶寒”,可见仲景十分重视恶寒在表证辨识中的意义。故后世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但医贵知常达变,须知恶寒并非表证所独见,所以切不可斤斤于此,一见恶寒,就冒然断为表证,随手处方,招致误诊误治的严重后果。因此,临证必须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阳明病属里热证,以“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其典型表现。但亦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这就不能据恶寒断为表证。此因阳明本经自病,外邪初入,卫阳闭郁不得伸展之故。正如柯韵伯所述:“本经受病之初,其恶寒虽与太阳同,而无头项强痛为可辨。”又虽类于太阳伤寒之“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未发热所致,但阳明燥气偏胜,热  相似文献   

13.
一、《伤寒论》对四逆汤的用法四逆汤为附片、干姜、甘草所组成,为《伤寒论》少阴篇之主方。论中记载运用四逆汤的主证有以下几条: 1.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 大汗出,热不去,肉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4.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5.既吐且利,大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6.大汗出,若下利而厥者,四逆汤主之。  相似文献   

14.
治疗外感,不论伤寒温病,辛温解表或辛凉发散,都应重视患者脾肾正气之强弱,不能不顾正气,一味发表。如遇感受风寒,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体倦,脉沉细弱者,最忌发汗。仲景《伤寒论》有“脉微弱者,不可发汗”。再伤寒发汗不当或过汗,都会引起不少变证。仲景日:“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固当汗,若不取微似有汗而发之太过,阳气无所止息,简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玄府不闭,风乘虚人,故复恶寒,汗多于表,津弱于里,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此离中阳虚不能摄水,当用桂枝以救心阳,阳密则漏汗自止矣。坎中阳虚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肾阳,阳归则小便自利矣,内外调和则恶风自罂而手足便利矣。  相似文献   

15.
1 阳明寒热证阳明主里 ,属胃与大肠 ,外邪入里则化热 ,无形热邪弥漫全身 ,热可化燥 ,热与燥合于胃中 ,消灼律液 ,而成阳明经病寒热证 ,乃寒热同病之证。如白虎汤证 (1 81 ,2 2 4 ) (文中所有括号内数字为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讲义》中的条目数。上海科技出版社 ,1 964年第 1版 )之“表有热 ,里有热”,“脉浮滑”,“自汗出”,乃太阳之邪已入里而转属阳明 ,形成表里俱热之证 ,热邪充斥表里内外故自汗出。又如 1 87条和2 2 6条将阳明经病寒热证的发热特点描述为“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身热 ,汗自出”,又兼“渴欲饮水”,这就是后世…  相似文献   

16.
1 "必"不是必定的意思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相似文献   

17.
医圣张仲景善用调和营卫法治疗内科杂病,其立法及选药对今天仍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伤寒论》条文,就其调和营卫法的临床指导意义,作如下分析和探讨。1调和营卫治肺卫表证调和营卫治肺卫表证是张仲景指导临床较为常用的一大方法,其常用药物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葛根等等。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均使用调和营卫法以解肺卫表邪。条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  相似文献   

18.
赵玺忠  袁凤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47-3147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六经证治。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是在《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完整的。将六经作为辩证纲领,又为论治准则;热论仅是论述了六经热证,而《伤寒论》又分述了虚证、寒证。凡抗病力强盛、病势亢奋的为三阳证,治疗以祛邪为主;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的为三阴证,治疗以扶正为主。而一分为三的方证观为其《伤寒论》的又一特点。《伤寒论》一分为三的方证观,如同三阴三阳比阴阳二者更能确切地认识和划分自然界与人体,在浅深轻重层次上,潜在着一分为三的指导思想。从这个角度探析《伤寒论》的方证、可加深对仲景某些方证精神实质的理解。1太阳病一分为三观太阳病、中风、汗出、脉浮缓者,以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伤寒、无汗、脉浮紧者,以麻黄汤解表发汗。对介于二者之间的证候,既使不是典型的桂枝汤证,也非典型的麻黄汤证,虽经汗解,续有表闭现象,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得小汗出、身必痒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表湿轻,或经有小汗、但汗出不透、形似症、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若以表虚为多,略兼邪郁,则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轻中重三方,层次分明,要在仲景立言寓意上揣摩,不必拘泥于条文表面。2阳明病一分为三观阳...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察阴病阳病。辨别阴阳的原则,依据发热有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太阳、阳明、少阳均有发热证状为三阳病证,太阴、少阴、厥阴皆不发热为三阴病证。但太阳伤寒会出现“未发热”而“恶寒”的证候,则不可暂时无热误认为阴证;少阴病亦有“反发热”之象,又不可因发热误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第58条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中医治病之总纲。纵观《伤寒论》全文,可见自愈证遍及各篇,它显示了人体对疾病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痊愈力的威力。(伤寒论)所述各种自愈证中,有自汗出而愈者,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仅停,必先振票,汗出而解。”有自翩血而愈者,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觑者愈。”有自下血而愈者,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有下利而愈者,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