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抑郁症的发生也与多种因素有关。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为了解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 ,对一组抑郁状态病人的负性自动思维进行了研究。一、资料与方法研究组资料采用我院心理门诊和教学医院的病例 ,来自1993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间连续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病人 ,均符合CCMD 2 R的诊断标准 ,共 5 0例 ,男女各 2 5例 ,年龄在 36~ 6 5岁之间 (45 .2 2± 7.2 3) ,病程在 3至 15年之间 ,平均 10 .0 6年 ,职业为干部、教师 ,工人 ,个…  相似文献   

2.
抑郁与负性自动思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岁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将检验组与对照组自动思维问卷(ATQ)的分数进行比较,观察有无差异和差异的程度。结果:检验组ATQ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抑郁与负性自动思维有一定关系,治疗过程中纠正抑郁意义的负性自动思维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探讨有关对策,对负性自动思维与各种临床精神症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方法:使用自动思维问卷(ATQ)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将自动思维的分数与SCL-90的各项指标做相关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观察负性自动思维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结果:SCL-90大多数因子与自动思维问卷分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负性自动思维与精神症状,特别是抑郁、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覃霞  何梅  曹川  李世荣 《重庆医学》2008,37(9):922-923
目的分析烧伤后并发抑郁患者与负性自动思维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64例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烧伤后并发抑郁与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P<0.01)。结论认知和行为改变在烧伤并发抑郁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抑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动思维、人格特征与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 44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27.5%医科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②抑郁组自动思维、N、P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E、L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不同性格特征个体的抑郁、自动思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③抑郁与自动思维、N、P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动思维、N维度对抑郁的预测力为20.4%.结论 负性自动思维、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在应激事件和抑郁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内向情绪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是导致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易感人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评价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动思维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压力反应问卷和自编服刑态度问卷,在SPSS 11.0、AMOS4.0软件支持下作统计分析.结果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艾森克人格中的P、E、N、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等因素与消极认知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负性自动思维、N、已服刑期、消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对消极认知均有预测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依次为0.267,0.170,0.149,0.139,-0.099.总预测力为27.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一般心理社会因素等应激有关因素对认知评价有着直接、间接的复杂影响,甚至各因素有双向交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式作用系统.结论 消极认知是受应激有关因素中的多因素影响的;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刘俊丽  张俐 《医学争鸣》2005,26(6):551-553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军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教育和部队管理提供依据和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7名高原地区军人进行测评.结果: ①高原地区军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P<0.01),256名军人中137人 (53.5%)无抑郁,64人 (53.8%)有轻度抑郁,51人(42.9%)有中度,4人(3.4%)重度抑郁;②相关分析表明: 抑郁与自动思维、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397,r=0.420),与军龄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51,r=-0.324),而与海拔高度无显著相关(r=-0.033);③路径分析表明: 自动思维、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军龄对高原地区军人抑郁水平均有预测性.结论: 高原地区军人有较高的抑郁水平,且高于中国常人.军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负性思维与高原军人的抑郁水平有关,并直接预测其抑郁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病人的自动思维差异.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动思维问卷(ATQ)、和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对两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无显著差异;在难治性抑郁症组中,不同性别病人的负性自动思维同样没有显著差异;焦虑和抑郁症状同自动思维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此外HAMD评价体系中的迟缓因子、认识障碍因子以及HAMA中的精神焦虑因子同样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结论 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抑郁和焦虑症状会增加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出现的频度.  相似文献   

9.
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评价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动思维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压力反应问卷和自编服刑态度问卷,在SPSS11.0、AMOS4.0软件支持下作统计分析。结果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艾森克人格中的P、E、N、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等因素与消极认知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负性自动思维、N、已服刑期、消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对消极认知均有预测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依次为0.267,0.170,0.149,0.139,-0.099.总预测力为27.7%。结构 方程模型显示人格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一般心理社会因素等应激有关因素对认知评价有着直接、间接的复杂影响,甚至各因素有双向交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式作用系统。结论消极认知是受应激有关因素中的多因素影响的;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14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依据得分分为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抑郁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情况,了解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患者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等都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并且危险因素越多,越易发生PSD(P<0.05);卒中次数、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与卒中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患者的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家庭关怀、收入及居住地都与PSD的发生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特征,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早期识别负性自动思维,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12月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对所有脑卒中患者于住院一周内进行评定,对其中伴有抑郁障碍者于住院2、4、10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军人进行测评.结果抑郁检出率51.56%;抑郁与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和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自动思维、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对高原军人抑郁均有预测性,其中生活事件、神经质、积极应对和内外向直接影响抑郁,自动思维、精神质、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间接导致抑郁.结论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对高原军人抑郁的发生,自动思维、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均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自动思维与血清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中学生自动思维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问卷法、放射免疫法检测49名抑郁症状中学生和32名正常中学生的抑郁程度、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①抑郁症状中学生的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抑郁症状中学生血清TNF-α、IL-2和IL-6与Beck、Zung氏抑郁总分和自主思维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与IL-8呈显著的正相关;③Beck抑郁量表和负性自主思维量表中的部分因子与血清IL-2、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状伴有免疫抑制的表现,可能存在与临床抑郁症不同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芳 《广西医学》2008,30(12):1870-187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5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都表现,发生率为38.2%,经logistic以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有关.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病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等是脑卒中后抑郁最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脑卒中后换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理、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谢咏璠  郑莹灿  杨国愉 《重庆医学》2021,50(8):1356-1359
目的 探讨监狱男性罪犯负性认知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T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监狱1000名罪犯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罪犯自动思维阳性率为62.90%;(2)罪犯ATQ得分存在显著的年龄间差异(P<0.01),高龄罪犯自动思维更明显;(3)ATQ得分不同婚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异罪犯ATQ得分高于未婚、已婚罪犯;(4)ATQ得分在不同刑期、剩余刑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Q得分在不同已服刑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刑时间在1年内的罪犯ATQ得分明显高于其余时间的罪犯;(5)多次入狱罪犯ATQ得分均显著高于首次入狱罪犯(P<0.01);(6)ATQ得分不同抑郁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Q与SD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监狱男性罪犯负性认知明显,与抑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特点.结果: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率44.24%,对抑郁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卒中后部位、性别、文化程度及早期心理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结论:抑郁与早期心理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有关,发现有焦虑、淡漠或负性情绪时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与抑郁症有关的可干预因素加以控制,帮助患者摆脱抑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专科护理专业女生面对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及抑郁情绪状况,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专科护理专业123名女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抑郁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回归分析表明,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包括生活习惯变化、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和不喜欢上学等.结论 专科护理专业女生具有较为明显的抑郁情绪,且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负性自动思维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自动思维问卷和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对在校大学生集体施测.结果负性自动思维与怀疑(L)、忧虑(O)和紧张(Q4)人格特质正相关(P<0.01),而与乐群(A)、聪慧(B)、稳定(C)、恃强(E)、兴奋(F)、有恒(G)、敢为(H)、幻想(M)、世故(N)和自律(Q3)等人格特质负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紧张(Q4)、稳定(C)、忧虑(O)、兴奋(F)和聪慧(B)人格特质对负性自动思维有一定预测作用,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41,-0.183,0.149,-0.135,-0.110,总预测力为30.2%.结论人格特质对负性自动思维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人格特质分析对负性自动思维的临床干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认知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认知和应对方式与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自评抑郁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 11.5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7.5℅的冠心病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及其完美化、强制性、依赖性、认知哲学、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 r =0.524,0.347,0.302,0.458,0.369,0.268,-0.401,0.247);自动思维、强制性、积极应对三个因子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 P ﹤0.01),能解释抑郁总分变异量的39.7%.结论 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关于抑郁情绪的发生问题,Beck认为负性认知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基础[1].在对抑郁的认知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抑郁和选择性注意有关.抑郁个体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这是抑郁症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另外,Beck还认为抑郁者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评价可能与其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有关.但并非所有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