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女,5岁。在1岁时其父母发现上腹部膨隆,可扪及约鸭蛋大小包块,无压痛,当地县医院做B超诊断为“肝包虫”而行手术,术中未发现肝包虫,也未做任何处理即关腹。术后至今,包块仍渐增大,前来我院就诊。B超所见: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肝内管道结构清晰,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剑突下扫查,于肝左外叶后下方见一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13.5cm×12.8cm,囊壁薄,光滑规整,于囊内近前壁可见一3.6cm×3.2cm强回声团块,呈球形,后方伴典型声影(附图)。胆囊、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回声,胰腺受挤向前上移位。超声诊断:巨大腹膜后囊性畸胎瘤。手术所见:胰腺推挤上移,其后下方见一巨大囊性包块,囊腔穿刺吸出巧克力色液体约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王某,女,7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进食后加剧。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纳差,乏力。 诊断:“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B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右肋缘下斜切,可见肝脏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胆囊大小为6.6×2.6×2.2cm,壁毛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于门静脉上方胆总管部位探及约5.6×4.8cm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内  相似文献   

3.
刘文婷 《中国民康医学》2014,(13):F0003-F0004
<正>病例1:患者,女,56岁,上腹部饱胀不适6年,近日高脂饮食后疼痛。超声声像图示(图1):胆囊大小8.1cm×3.3cm,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最厚处0.9cm,增厚的壁内见多个小无回声。超声诊断:胆囊炎,胆囊腺肌症(局限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病例2:患者,女,60岁,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2月余。超声声像图示(图2):胆囊大小4.9cm×2.7cm,壁增厚,最厚处0.6cm,壁间见多个强回声斑,直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23岁.因发现左肾积水行左肾导管置入术后半年就诊,无癫痫发作史.查体:智力正常,双侧颊部及颏部散在红褐色丘疹,呈蝶形分布.超声检查:双肾形态不规则,左肾实质区可见数个偏强回声团,其中一个大小为1.0 cm × 1.0 cm;右肾实质区可见多个偏低回声团,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并可见散在分布的团状强回声,最大一个大小为3.4 cm × 3.1 cm,异常区内血流较丰富;双肾实质内另可见数个无回声区.左肾肾盂肾盏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及大小为0.6 cm × 0.4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右肾肾盂肾盏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膀胱壁增厚不光滑,其内可见一个大小为1.9 cm × 1.2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左肾肾盂、左输尿管及膀胱内可见管道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肾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囊肿(结节性硬化症),左肾结石并积水,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5.
病历报告患者,女,58岁,有肝炎病史13年,近日来消瘦明显,外院B超提示:①肝硬化、脾大;②疑右肝Ca并胆囊转移。为明确诊断,来我院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大致正常,包膜不光滑,边缘钝,管系紊乱,门静脉内径1.4 cm,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质,右肝前叶可见4.0 cm×3.6 cm肿块形像,边缘清,形态规则,周围可见线状晕环回声、脾厚5.6 cm、脾静脉0.8 cm,胆囊8.4 cm×3.2 cm,壁稍厚,胆囊颈部肌层可见1.8 cm×1.6 cm的稍低回声肿块影像,形态规则,边缘清,局部隆起向两边凸出,胆囊颈部受压,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腹腔多切面探查,未见肿大淋巴结。B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2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4~5年,近期加重就诊。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右上腹压痛不明显。超声检查:肝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内回声均匀,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胆囊外形小约3.0cm×0.8cm,壁增厚,毛糙,肝外胆管上段轻度增宽1.0cm,延至中段形成一椭圆形囊状回声,壁薄,光滑,大小约3.8cm×2.2cm,内可见长径约2.5cm弧形强回声,后伴声影,活动体位后稍可移动,远端胆管内径0.6cm;肝、胰、脾、双肾形态大小及内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1.胆总管囊肿伴结石,2.胆囊萎缩。讨论胆总管囊肿也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性,多…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3岁,来我站行健康体检,无特殊家族史,无自觉症状.查体: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及肾区无叩痛.超声所见:肝左叶厚6.8cm,肝右斜径13.2cm,肝区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胆囊形态正常,大小显示为6.2cm×2.3cm,胆囊壁光滑,暗区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大小形态回声正常;右肾大小为11.0cm×4.5cm,左肾大小为10.8cm×4.4cm,双肾被膜光滑,实质内未见异常回声;脾区探查不到脾脏回声,于左肾下极腹侧探及脾脏回声,且脾门朝向腹侧,脾不大,长度6.1cm,厚度3.7cm,脾脏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不明原因上腹胀痛不适1个月于2012年8月7日就诊。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平坦,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余无其他阳性体征。腹部彩超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少量絮状回声。胆总管直径1.5 cm,在胆总管内查见1个大小3.3 cm×1.4 cm的弱回声,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肝内胆管可见不同程度扩张。上腹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示:胆总管中上段管壁不规则增厚伴强化(厚约0.9 cm,范围约3.6 cm),伴胆道梗阻。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8岁,自述右上腹隐痛两天,用热水袋热敷、揉腹未见缓解,晚饭进食少许两小时后突感右上腹绞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等症状。既往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病史(20余年)。急诊B超:胆囊体呈"8"字状,远离胆囊颈部的部分肿大,有张力感,前后径约3.9 cm,囊壁略显毛糙,无明显增厚,囊腔内可见多个直径约0.5 cm的强回声光团堆积一起,后伴宽大声影,能随体位移动;近颈部的部分胆囊内可见一直径约1.0 c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也能随体位移动,但不能活动到胆囊的最底部,胆囊的两部分之间不相通,见图1。肝外胆管内径0.5 cm,无增宽,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印象:胆囊多发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体扭转所致可能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8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2262例,发生胆管损伤4例,占0.18%,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病例1,女、60岁,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2月,B超提示胆囊底部病变大小1.2cm×0.5cm,中等回声,无声影,无移动,有糖尿病史8年,入院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LC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粘连,囊壁增厚,最厚处达0.6cm,囊腔底部见腺瘤样病变0.4cm×1.0cm,手术经过很顺利,术后50小时出现明显梗阻性黄疸,行剖腹探查术见肝总管横断,两断端分别由钛夹夹闭并回缩,距离约0.5cm,断端距左右肝管分叉部约1.5cm,肝总管直径0.4cm,胆总管直径0.6cm,行胆管对端吻合术,胆管内置T管支撑引流,术后10月,出现黄疸,PTC提示左右肝管汇合下方胆管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再次行胆管狭窄部修复术,痊愈.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常规来我院检查。即往有轻度脂肪肝、胆囊结石病史,但无临床症状。近来右上腹有轻微隐隐不适,但进油腻饮食无影响。B超检查:肝大小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密集、增强,远区有轻度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清晰,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胆囊长径5.6cm,前后径2.1cm,壁厚0.55cm,毛糙略呈双线样回声,于颈部见强回声0.4cm×0.4cm、0.3cm×0.3cm,其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而移动;胆囊体部腔内见点絮状稍强回声,可移动,声影不明显。在胆囊管后方见椭圆形液性暗区3.7cm×2.4cm,壁薄而完整;后壁见一点状强回声附着,…  相似文献   

12.
1病例 患者女,29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1周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腹无膨隆,肝脏右肋下未触及。超声检查:肝脏边界清,肝右时斜径117cm,于肝左内叶近被膜处可见一高回声肿块,大小约为7.7cm×4.5cm,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其左后方与胆管分界清,随呼吸改变(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星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肝左内叶实质性高回声肿物(性质待定)。行左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内叶可见一椭圆形实质性肿物,大小约7cm×6cm×3cm,质软,黯红色,有包膜。术后病理诊断:(肝左叶)肝腺瘤伴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3.
女,41岁,军医。无任何症状于20多天前做B型超声发现胆囊内有直径0.5cm块影。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正常。 B型超声见胆囊体后壁可见增强光团回声,范围约0.7×0.9cm。平卧斜切面约1.7×0.8cm~2,左侧卧位时约0.9×0.4cm~2。  相似文献   

14.
马忠 《吉林医学》2013,(34):7338-7338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69岁,因不慎摔倒左髋着地致左髋疼痛就诊于我院,入院后行髋关节CT检查示:左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胆囊自体部至底部见实性回声,表面不光整,内回声不均匀,局部与胆囊壁分界不清,较厚处达1.6 cm。CDFI:内见血流信号。PW:可引出高速高阻血流频谱(PSV:35 cm/s,RI:0.9),另于囊内见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较大直径1.0 cm。追问病史,自述半年前外院诊断泥沙样胆结石、胆囊炎。超声诊断:胆囊实性占位病变、胆囊结石,建议进一步检查。CT检查示:胆囊底部囊壁明显增厚,并局部形成结节,向囊内突入,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局部与邻近肝脏分界欠清,囊内可见多发点状高密影,考虑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病理:胆囊低分化腺癌侵及囊壁全层,未累及肝脏(肿瘤大小2 cm×2 cm×1 cm),可见神经侵犯;肝脏切端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肝十二指肠0/0,门静脉后下0/4,腹腔干周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胆道闭锁患儿,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表现。结果:本组有18例显示为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其中有13例可见明显高回声斑块,长径为1.2~2.0cm,厚径0.5~0.7cm;有5例高回声斑块较小难以辨认,长径为0.6~1.2cm,厚径为0.2~0.25cm,有19例胆囊大小、形态明显小于正常,胆囊轮廓不清晰,胆囊壁增厚,充盈不佳,胆囊腔萎缩,胆囊内壁毛糙,有4例胆囊瘪小,胆囊腔萎缩,有3例胆囊空瘪,未见胆囊腔,经超声检查呈长条状高回声区,有4例胆囊形态、大小基本正常。本组30例患儿肝脏均普遍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有不均匀回声,21例患儿脾脏增大,肋下1.2~3.0cm。有18例患儿腹腔存在少量积液,大多分布于肝前或左右肝缘下,有少部分位于盆腔。有16例患儿肝动脉扩张,直径约为0.15~0.25cm。结论:左右肝管汇合部斑块可作为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客观指标,胆囊收缩不小、胆囊瘪小在临床诊断及鉴别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男40岁.平素体健.1990年11月24日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靠近肾脏上极边缘有一2.2×2.0 ×2.0cm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周边有明亮的边界回声,双肾回声正常.B超示:肝有叶实质占位病变。1个月后B超复查,在右肋间及右肋下斜切扫查时,发现肿物似位于肝右后叶内;当右肾背部纵切时,肿物位于右肾上极内上方,下腔静脉后方.通过多切面、多方向扫查,见肿物与肝脏及右肾均不相连.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实质肿瘤。1991年1月31日行右臂上腺肿瘤探查术,术中见肿瘤约4.0×1.9×1.5cm,包膜完整,切面呈黄色,均匀细腻.病理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6岁,平素体健,95年初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腹部不适,偶伴疼痛,无规律性与饮食无明显关系一进食油腻后感腹胀。发病后无发烧、黄疽、呕吐、腹泻,无明显消瘦。超声显像:我们采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100CF仪器,3.5Hu探头,病人禁食12小时,取侧卧位,观察胆囊,胆囊明显增大.大小约9611×4.1cm,轮廓清晰,胆囊壁厚约0.4cm,于胆囊颈部可见一大小约2.75×1.56cm回声增强团块,表面呈乳头状向胆囊腔内隆起,基底较宽.后方不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于团块下方可见两个回声增强小光点.光点下有声影。超声诊断为:胆…  相似文献   

18.
楼丽  张正兰  周群英  曾涛  曹芬  林军  戈杨 《西部医学》2007,19(4):664-665
目的探讨胆囊声像图改变在肝性和结核性腹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9例腹水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厚度、形态,大小及有无结石。结果肝性腹水的胆囊壁增厚更明显,多呈双层或多层结构,多增大伴结石;而结核性腹水胆囊壁稍增厚或不增厚,一般呈单层回声,多数大小正常,不伴结石。结论观察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特征,对肝性和结核性腹水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70岁 ,反复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4 1 5℃ ) 2 0d ,无腹痛 ,有过一次黄疸 ,胃纳差 ,大小便基本正常 ,体重无下降。患者 1 0年前曾行肠息肉切除术 ,左侧面瘫史 6年 ,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史。体检 :右上腹无压痛 ,Murphy征(- ) ,肝脾无肿大 ,腹壁无肌紧张 ,体温 37℃ ,血压等未见异常。血象 :白细胞计数 6 5× 1 0 9/L ,中性粒细胞 0 75 4 ,淋巴细胞 0 1 5 5。B超检查所见 :胆囊大小约 3 72cm× 8 5 0cm ,胆囊内回声不均匀 ,内可及大量高回声光团、后伴声影 ,范围约 1 5cm× 1 6cm ,胆囊壁增厚、毛糙 ,回声较杂乱 ,胆总…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9岁,体质量68 kg.因发现左侧耳后下方肿物1年余于2004年12月收住我院口腔科.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左侧腮腺淋巴结结核,并给予抗结核治疗1疗程,肿物未见明显改变.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耳后下方可触及约1.5 cm×1.5 cm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活动度,无触压痛.肿物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光滑无分泌物,皮温不高.无面瘫症状.门诊左侧腮腺及肿物B超显示:左侧腮腺有1个1.2 cm×1.4 cm×1.5 cm大小异常回声团,内以无回声为主,并可见多个强回声条索,壁厚1.2 cm.入院后CT扫描显示:左侧腮腺后下级有一直径1 cm左右实性肿物,界限清楚,有包膜,肿物密度高于周围腮腺组织(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