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方法]应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56例活体肾移植供者分别于肾移植手术后6个月至4年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供者以女性、农村中低收入、低学历者居多;供者术后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较差;术后躯体健康质量稍差,精神健康较好.[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社会应通过多种途经建立良好的健康支持和医疗保障,提高供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与研究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后社会心理状态.方法 应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6例活体肾移植供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8个月供者回院免费复查时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 供者以女性、农村中低收入、低学历者居多,所有供者自愿捐肾.供者术后躯体健康质量稍差,无抑郁和焦虑状态,但焦虑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的心理状态较好,但临床工作者仍应适时采取心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同时社会应加强宣教并给予供者术后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和取肾方法。[方法]对87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供者中术后发生伤口脂肪液化4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无严重并发症,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受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是保证供者的术中安全及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关键,第12肋卞腹膜外途径是一种对供者影响较小、较为安全的取肾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智慧  张蒙 《护理研究》2009,(9):2314-2315
[目的]了解和探索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围术期真实感受,为护理人员实施更好的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形式,对15名活体亲属供肾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供者得知可以捐肾给亲属时的心理过程包括兴奋、矛盾、犹豫、执著、欣慰,同时承受着为受体筹集治疗费用、担心自己及受体的手术风险和预后情况等压力;供者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社会;供者的期望主要是对受者的期望,表现在生活、家庭、医疗等。[结论]活体亲属供肾者在围术期有其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对供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访调查我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74例供者,随访时间为6~36个月。使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调查供体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调查供体术后心理状况。结果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6个月比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得分高,各维度比较P0.05;部分供体术后3个月存在焦虑心理状态,供体术后3个月SAS、SDS评分比术后6个月评分高(P0.05),术后3个月SF-36各维度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0.05),术后6个月焦虑得分与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呈负相关(P0.05),抑郁得分与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呈负相关,促进供体术后快速康复,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按照国际通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术后长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为肾移植供者特制的再移植意愿度问卷,了解供者对供。肾的态度及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供者抉择的因素。结果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除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得分有所上升外,余5项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躯体疼痛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各测评项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悔供肾组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愿再供肾组,大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安全可行,供者完善的术前评估与选择以及术后严密长期随访、供肾后健康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活体亲属供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智慧  张蒙 《护理研究》2009,23(25):2314-2315
[目的]了解和探索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围术期真实感受,为护理人员实施更好的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形式,时15名活体亲属供肾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供者得知可以捐肾给亲属时的心理过程包括兴奋、矛盾、犹豫、执著、欣慰,同时承受着为受体筹集治疗费用、担心自己及受体的手术风险和预后情况等压力;供者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社会;供者的期望主要是对受者的期望,表现在生活、家庭、医疗等.[结论]活体亲属供肾者在围术期有其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同一移植中心2年间亲属活体肾移植38例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国内活体器官供者的安全性令人关注,供者移植后并发症,受者移植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的病例有所发生.因此,必须重视活体肾移植,保证供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38例供者移植前明确身份,完善检查,充分告知治疗方案,合理手术.38例受者移植前充分透析,改善全身状况后行肾移植,移植后给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三联基础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观察.肾移植后供受者肾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等待时间短、花费较少、长期存活率高的优势是明显的,供者的近期和远期风险都很小.尽管如此,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仍要充分评估供受者的风险,保证供受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护理资料,6例均开放性手术获取供肾,将供肾移植在受者右髂窝内。结果:6例受者移植肾恢复血循环后立即泌尿,血肌酐3~5d内降至正常。供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外科并发症,术后1~7个月复查肾功能正常。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缺乏的重要途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供体和受体准备,重视供者安全,术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亲属活体取肾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肾脏来源分别有尸体肾、亲属活体肾、非亲属活体肾[1]。其中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有术前等待时间短,术前准备充分,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发生率低的优点[2],尤其是近几年微创技术在取肾中的应用,使得供肾切口小,缩短供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止痛药(麻醉药)的使用,使供者能够更早地康复,使供受肾者更容易接受[3]。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们对我院施行的32例后腹腔镜取肾的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9月~2006年9月,在我院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亲属肾移植供者的心理体验及其对负性心理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立意、取样和深入访谈,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10位亲属肾移植供者,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亲属肾移植供者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心理体验存在四方面的主题:(1)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2)对躯体不适感能够应对;(3)体验到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4)对肾移植手术存在期望,但由于知识缺乏,使期望值降低。结论医护人员应在肾移植手术期间,重视肾移植供者的心理体验,积极帮助肾移植供者应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供者的认知水平,减轻负担;形成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学体系,从而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3例行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3例供者经过手术前后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均顺利康复,平均7d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该手术对于供者来说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手术,医护人员必须保证供者的安全,一切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始终要将供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护理安全。护士应熟练掌握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手术前后护理、器官移植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亲属肾移植伦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8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本组供者干预后精神紧张、手术知识缺乏、担心手术疼痛、对手术缺乏信心、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对手术有顾虑等心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实行耐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41例供、受者通过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供者术后7-9d出院。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并和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活体亲属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观察访谈法,以便利抽样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52例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面对得分与常模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2,P〉0.05);回避得分(t=2.320,P〈0.05)、屈服得分(t=3.065,P〈0.05)均高于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肾移植受者未来的健康状况、经济负担、孤肾生存的危险等是影响供者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在准确评估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应对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供者走出应对误区,最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访问了10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患者在得知亲属将要为其捐肾时的最初心理反应是拒绝、反对、无能为力、内疚、自责,最终接受,并转变为感激;同时,患者存在来自疾病本身、治疗费用、担忧亲属健康、未来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支持系统主要来自家庭、集体、社会3个方面;患者的期望表现在对生活、医疗、家庭等方面。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25例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清  张秀英 《现代护理》2001,7(7):20-21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我国开展还不多。本文结合2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护理经验,总结了供、受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提出供者供肾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亲属供肾是安全可靠的。增加人们的科普知识及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我国开展还不多.本文结合2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护理经验,总结了供、受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提出供者供肾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亲属供肾是安全可靠的.增加人们的科普知识及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背景:随访研究表明,肾移植对供肾者的安全影响较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甚至有更高的生活质量。目的:评价亲属活体肾移植对供者的安全性影响。方法:通过门诊定期随访、配合电话随访以及定期举办肾友会的方式对9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后供者随访1-10年,比较肾移植供者供肾前后血清肌酐、血尿和尿蛋白以及血压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供者供肾后出院时血清肌酐较供肾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保持在稳定水平,最近一次随访时血清肌酐与出院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供者供肾后镜下血尿3例(3.2%)、蛋白尿2例(2.1%),经休息后可好转;高血压6例(6.4%);高脂血症6例(6.4%);无一例供者死亡。说明对于健康供者而言,供肾是安全可行的,供肾前全面评估和供肾后长期随访对保障供者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背景:肾移植前正确有效地评价供者双侧肾脏功能,对于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及受者的安全十分重要。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者肾功能评估的指标。方法:17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分成老年组(≥55岁)和中青年组(<55岁),两组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总肾小球滤过率、欲保留肾总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反应肾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析比较移植前后肾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10d供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P<0.01);移植后1个月留存肾脏总肾小球滤过率增加(P=0.0000),但与移植前供者双肾比较下降。提示总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肾功能评估的主要指标,但是仍应结合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