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3):279-281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子试验中心提供)分为空白对照组(加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10μg/ml)及实验组(分别为5mg/ml、10mg/ml、20mg/ml、25mg/ml、50mg/ml柴胡注射液)。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即MT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对柴胡注射液药物和氟尿嘧啶注射液的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柴胡注射液对SMMC-7721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柴胡注射液浓度呈正相关。不同浓度柴胡注射液处理肝癌细胞时,药物浓度与凋亡细胞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柴胡提取物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槲寄生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接种96孔板,待细胞生长良好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槲寄生碱培养液,取3个时间点(作用24h、48h、72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槲寄生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孔A值)×100%.结果:0.1mg/mL和0.2mg/mL浓度组在24h、48h、72h均表现出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作用,且作用强于5-Fu.0.05mg/mL组在3个时间点也表现出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作用,但作用弱于5-Fu.0.025mg/mL组在作用48h后才表现出对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论:槲寄生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内外肿瘤血管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株VEGF分泌量变化.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荷瘤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测定瘤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VEGF表达.结果 体外实验中随着沙利度胺药物浓度增加,VEGF含量逐渐下降:沙利度胺浓度从0 μg/ml升至400 μg/ml,VEGF值由(83.21±8.32)pg/ml降至(33.59±10.98)pg/ml;体内实验:成功建立了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荷瘤小鼠模型,沙利度胺组小鼠外周血VEGF含量为(32.17±12.11)pg/ml,对照组为(69.35±17.56)pg/ml,在沙利度胺瘤体中微血管密度值为13.17±3.15,对照组为18.34±2.2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沙利度胺能抑制SMMC-7721细胞株及荷瘤鼠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银杏酚对体外SMMC-7721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体内荷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银杏酚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银杏酚20、40、80、160 mg/kg组,分别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20、40、80、160 mg/kg银杏酚,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24 h,眼球采血后脱颈处死小鼠,剥离瘤体,分别摘取脾脏、胸腺,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并作血常规检测。结果: 银杏酚作用于SMMC-7721 细胞24、48和72 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5.33±1.19)、(12.20±1.08)、(10.88±1.03)mg/L。银杏酚20、40、80、160 m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96%、39.81%、48.51%和28.36%,除外40 mg/kg组,其余组与环磷酰胺组(42.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银杏酚组的胸腺指数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5);银杏酚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与环磷酰胺组(P均<0.05)。结论: 银杏酚于体外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于体内能显著抑制荷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其抑瘤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肝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研究对象,四唑氮蓝还原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建立昆明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MTT显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40 μmol/L)作用于SMMC-7721细胞36h后,G1期细胞比率由44.7%上升至49.9%,S G2/M期细胞比率由55.4%下降至50.1%,细胞增殖受抑制.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的生长和局部转移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不同来源的肝癌细胞株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灵芝三萜组分GLA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GLA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和人结肠癌Colon26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GL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GLA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CA46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为0.50,0.52,0.53 mg/mL,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0,0.82,0.85 mg/mL和0.97 mg/mL,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和人恶性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基本无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GLA在高剂量2 g/kg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小鼠S180肉瘤细胞及裸小鼠Colon26结肠癌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65.6%,50.1%和46.5%。结论体内外试验均表明灵芝三萜组分GLA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奥曲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 Q  Meng LQ  Liu JC  Hu JP  Ge J  Wan YL  Jia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0):716-718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为奥曲肽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奥曲肽4、7、10 μ g/ml作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24、48、72 h,以空白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MMC-7721凋亡;直接标记单克隆(CD95/CDl78)抗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MMC-7721 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 奥曲肽在4、7、10 μg/ml d作用 SMMC-7721 24 h后,SMMC-7721凋亡率从8%升高为40%(P<0.05),Fas表达率从57%升高为76%(P<0.05),FasL表达率从54%升高为63%(P<0.05).结论 奥曲肽能诱导肝癌细胞(Hep SMMC-7721)凋亡的发生,而且能促进肝癌细胞Fas/Fas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对荷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氯化锂(LiCl)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氯化锂处理SMMC-7721肝癌细胞后,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利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观察氯化锂对荷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超微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氯化锂对SMMC-772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浓度依赖性;且氯化锂可诱导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荷肝癌小鼠动物实验中氯化锂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瘤率分别达到50.0%和60.7%,提示氯化锂对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电镜下可见氯化锂处理组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结论氯化锂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荷肝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珍珠菜提取物 (ZE4) 对肝癌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采用 MTT 法、3H-TdR 掺入法、集落形成实验观察 ZE4 对肝癌 SMMC-7721 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法与内皮细胞黏附实验观察 ZE4 对 SMMC-7721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体内以抑瘤率和脏器指数为指标观察 ZE4 对小鼠肝癌 H22 的作用。结果 ZE4 可抑制 SMMC-7721 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体内实验显示 ZE4 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 H22 的增殖,抑瘤率均在 30% 以上,其中中剂量 (200 mg/kg) 组的效果最好,可达到 57.8%。结论 ZE4 对肝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猫人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猫人参注射液抗动物移植性肝癌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内抗肿瘤实验采用液下接种肿瘤细胞及实体瘤称重的方法,腹腔接种肿瘤液观察荷瘤动物存活率,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猫人参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结果:猫人参注射液100g/kg、50g/kg、25g/kg连续尾静脉注静10天后,对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2.16%、35.14%、17.13%,有较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剂量为100g/kg时抗肿瘤作用较理想,且可延长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期,对H22肝癌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T细胞CD4 /CD8 比值有升高趋势,略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CTX对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猫人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Apoptosis is a form of cell death differentfrom necrosis.It is believed to be the essentialphysiologic process underlying controlled or pro-grammed celldeletion during phenomena such asembryonic development,cell differentiation,ortissue turnover[1] .Fas antigen or Apo- 1 ( recent-ly designated as CD95 ) is now known to belongto the TNF/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Itis a48- ku type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Fasreceptormakesan importantcontribu-tion to determining the lymphocyte l…  相似文献   

12.
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观察其活性及抗癌效果.方法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与载阿霉素(ADR)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球[HSA(ADR)-NS]偶联,制成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球HAb18-HSA(ADR)-NS,使用凝集试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其活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特异性结合.MTT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的体外杀伤性.于人肝癌裸鼠模型上分别使用HAbl8-HSA(ADM)-NS、HSA(ADM)-NS及ADM,检测3者的肿瘤抑制率.结果 HAb18-HSA(ADM)-NS具有单抗活性,能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其体外杀伤SMMC-7721细胞IC50值为44.6μg/ml,与HSA(ADM)-NS(345.5μg/ml)及ADM(365.5μg/ml)相比,明显降低;体内肿瘤抑制率比HSA(ADM)-NS及ADM明显增强(P<0.001).结论 HAb18-HSA(ADM)-NS具有免疫活性,对肝癌细胞有主动靶向性,体内外均具有比HSA(ADM)-NS及ADM更强的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a)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细胞骨架和肿瘤转移抑制蛋白23(non-metastasis23,nm23)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Asta作用下对CBRH-7919细胞生长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骨架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nm23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Asta能够抑制CBRH-7919细胞的生长,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sta对CBRH-7919细胞骨架有破坏作用,骨架网状结构降解、凝聚、分布不均,Asta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越明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m23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sta作用下nm23蛋白在0~18 h内表达上调,18 h后表达下调。结论 Asta能显著抑制CBRH-7919细胞生长,可能与其破坏肿瘤细胞骨架及对nm23蛋白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阿司匹林处理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程度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凋亡指数也随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阿司匹林对SMMC-772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阿司匹林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去甲斑蝥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GQ  Zhang SJ  Lü JF  Wu Y  Li J  Zhang G  Yu J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45-2148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学机制,为合理应用NCTD治疗肝细胞肝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2进行体外培养,应用不同浓度的NCTD(3、10、30μg/ml)处理肝癌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以及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显示NCTD处理24、48和72 h后SMMC-7721细胞IC50分别为12、6和1.6μg/ml,BEL-7402细胞IC50分别为10、4和2 μg/ml;锥虫蓝拒染法结果显示,浓度为3、10、30 μg/ml的NCTD处理24 h后,SMMC-7721细胞的死细胞率分别为16.89%、46.16%、72.13%,均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的死细胞率3.34%(P<0.01);BEL-7402细胞的死细胞率分别为19.59%、50.10%、90.31%,均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的死细胞率2.88%(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CTD 10 μg/ml处理12 h,SMMC-7721细胞凋亡率达到27%,较未处理对照组(7%)升高20%,BEL-7402细胞凋亡率达到30%,较未处理对照组(8%)升高22%;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NCTD 10μg/ml处理8、14和24 h后,在两株肝癌细胞均检测到caspase-9,-3活化,PARP蛋白裂解,以及Bcl-2、Bcl-XL和Mcl-1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 结果提示NCTD具有较强的抑制肝癌细胞生存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NCTD的抗肝癌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多个Bcl-2抑凋亡家族蛋白表达下调,激活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ASPP基因干扰RNA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后的干扰效果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设计特异性siRNA序列,将序列克隆至PGCsilencerTMH1/Neo质粒中,用脂质体将重组子转染至SMMC-7721细胞中,用RT-PCR方法检测iASPP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iASPP干扰质粒转染SMMC-7721细胞后,iASPP表达下降,凋亡细胞增加。结论:抑制内源性的iASPP,能有效地恢复肝癌细胞SMMC-7721中p53的抑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NP-470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检测药物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峰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MT法显示TNP-470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DNA电泳显示典型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查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实验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NP-470对SMMC-7721体外直接杀伤作用不明显,但可诱导SMMC-7721细胞体外凋亡,诱导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