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5.
患者,男,56岁。因“左侧腰部胀痛3个月”于2008年8月16日入院。既往无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查体:腹部平坦对称,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左侧脊肋角区饱满,叩痛弱阳性。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无异常;常规生化: 相似文献
6.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90%来自肾上腺髓质,10%来自肾上腺外嗜铬组织。最近我院遇见一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63岁,以间断性出现血尿1月余收住院。自诉1月前无诱因突然起病,血尿、尿痛、尿频。当时在外院检查尿中有红细胞,给予止血、消炎治疗,病情有好转,但以后又出现血尿。1.2体检生命体征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脊柱四肢无阳性发现,未见病理反射。腹部检查:皮色正常,无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1.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9.3×109/L,中性粒细胞0.85,嗜酸细胞0.025…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阵发性高血压.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再次突然发作,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且继之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血压230/110mmHg,肌注降压药后头痛减轻,但恶心、呕吐不止,且出现右上腹绞痛,难以缓解,血压进行性下降到80/55mmHg,给予升压药6h后血压回升,情况渐好转.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kPa,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区有叩痛,肾区无叩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2岁,以头痛、恶心、呕吐3天为主诉收住心内科病房,当时测血压(BP)190/100mm Hg(1mmHg=0.133kPa),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高血压3级,值班医生给予硝普钠针50mg+5%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脉滴注。第2天早上,上级医师查房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呈嗜睡状, 相似文献
9.
曲举东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7):102-10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患糖尿病7年、高血压6年、腹胀半年入院。I992年经数次血糖检验均明显高于正常,空腹血糖高时达19mmol/L,伴体重明显下降,当地医院诊为“2型糖尿病”,应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应用胰岛素治疗至今已5年,目前用量为50U/d,血糖控制仍欠佳;1993年诊为“高血压”,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高时达230/120mmHg,应用“洛汀新”等多种降压药物,效果差;1995年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半年前开始出现腹胀,以中上腹为主,周期性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伴大便秘结,呈羊粪状,每4~5天大使1次,多时长达6d大便一次,于当地医院诊为“糖尿病继发性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给予“吗叮啉”“番泻叶”“果导”及中药制剂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发病以来常感多汗、焦虑、烦躁,易发脾气。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女,46岁。因尿频1个月余,经B超证实为膀胱内肿物入院。查体:T 36.8℃,P 80次/m in,R 20次/m in,BP 130/70mm Hg,皮肤黏膜(-),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下腹部无压痛,外阴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示:膀胱右侧壁见一3.0 cm×2.0 cm肿物,双肾(-)。于2007-10-01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 a无复发。2讨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可早期手术治愈,但病情凶险,变化多端,约10%为恶性肿瘤。本病80%~90%位于肾上腺,多见于儿童及家族性患者。有报道本病中,原癌基因REF突变致癌者(M EN-2A)达7.8%。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主要位于腹部,多在主动脉旁(10%~15%),其他少见部位为肾门、肾上级、肝门区、肝及下腔静脉之间,近胰头部位、髂窝或近髂窝血管处,腹外者罕见。本例瘤体位于膀胱内,无血压、代谢等症状,仅以尿频就诊(无排尿时高血压及血尿),易误诊漏诊。本...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 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 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 cm×2.2 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给予酚苄明20 mg,3次/d,7 d,充分扩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12.
段欣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0)
患者男,35岁。诉近三年来,初为尿频、尿痛、未经治疗自行好转,随后即出现夜间或晨起小便后心悸、胸闷、头痛等不适,持续4~5分钟自然缓解。无发热、血尿及腰痛。平素有蹲起后头晕、黑朦现象。BP14/8KPa。B超所见:膀胱右侧壁见503cm×358cm的类椭圆形稍高回声团,向膀胱内膨出,内回声均质。膀胱壁回声光滑、整齐、连续性好(图1)。提示:1膀胱外肿物向膀胱内挤压;2、膀胱占位不能排除。手术所见:转上级医院手术,见膀光三角区粘膜下8cm×6cm肿块,作病灶切除。病理诊断: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男,60岁。高血压病史3 a。2 a前曾患高血压脑出血,已治愈。近10 d出现胸闷,背部疼痛,无咳嗽、咳痰、痰血及咯血,查体: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右上后纵隔相当第四胸椎体旁见大小约3.20 cm×3.55 cm软组织影,其边缘较清,CT值48~51Hu,第四后肋肋骨小头有骨质破坏,内侧端向前移位,双侧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各支气管开口通畅,纵隔内未见异常肿大的淋巴结,提示:右后上纵隔占位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术前初步诊断为右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于2001-07-26在全麻下行右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后上纵隔第四胸椎旁3 cm处…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5岁,3年前发现小便时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出现小便昏倒现象,而其他时间无此现象。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诊断为"低血糖"、"神经官能症"等。病程中无血尿、无尿频、尿痛、尿急、无排解困难,无腹痛、腹胀。后来我院门诊查CT后 相似文献
15.
对嗜铬细胞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7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低钾血症(血钾2.5mmol/L),给予抗病毒、补钾治疗1周后恢复。半个月后,患者再次因双下肢无力来我院就诊。查体:T36.7℃,P89次/min,R20次/min,BP175/105mmHg。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正常。血生化:血钾2.3mmol/L,余正常。心电图示:T波低平。B超检查示: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0岁。无明显透因、间断出现心悸、气短、大汗二个月,休息后渐缓解。近一个月加重,多发生于夜间睡眠时。血压最高达34/16kPa,口服降压药物无效。查体:血压22.66/14.66kPa,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腹盆腔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0岁,主因上腹不适伴高血压半年入院。血压24/14kPa。腹部触诊左上腹可触及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WBC94×10/L,碱性磷酸酶2单位(成人15~4单位),尿儿茶酚胺19umol/L。B超检查:左肾上极腹侧面(...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2岁。因反复上腹部痛4年,加重伴呼吸困难7小时于2000-11-11就诊。患者4年前常于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出现上中腹部痛,发作时间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伴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次约50mL。多次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发作时未测过血压,未作治疗。一日前再发上中腹部痛,伴发热,体温37.4℃。入院前7小时于晨起活动时突然出现心悸、眩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40mL,伴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约100mL,当时查血压23.9/16kPa,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 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 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 cm×2.2 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给予酚苄明20 mg,3次/d,7 d,充分扩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cm×2.2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