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正常人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各100名,进行防御方式、简易应对方式、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再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药物组与合并心理干预组,在心理干预2个月前后分别进行量表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面的分值分别为(1.62±0.43)分,(1.18±0.09)分,(1.37±0.36)分,(1.82±0.53)分,(1.35±0.59)分和(1.46±0.40)分,(1.14±0.03)分,(1.30±0.40)分,(1.89±0.45)分,(1.18±0.4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EPQ方面P、N因子分值分别为(5.73±2.43)分,(13.41±3.62)分和(4.55±3.25)分,(11.15±3.7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化性溃疡干预组与单用药物组在心理干预后,在成熟防御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面因子分别为(4.35±2.18)分,(1.91±0.55)分,(1.19±0.44)分和(4.23±3.01)分,(1.83±0.49)分,(1.14±0.5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及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消化性溃疡为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既往研究表明紧张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致病因素[1],其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对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确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心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心理干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8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分值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对治疗消化性溃疡起着协同作用,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和病人交谈,张贴宣传单,对家属施行卫生宣教与护理干预。效果:提高病人的抗病意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即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强化教育模式,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个体化教育、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知识的掌握、疾病的转归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干预可提高消化性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的心理防御与应对方式特点。方法根据CCMD-3诊断标准,实验组共104例,分层抽样取对照组104例,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5.19±0.73)分]高于对照组[(4.4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P〈0.05),其中退缩、躯体化、回避、被动攻击高于对照组,抱怨、幻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成熟型防御方式[(4.49±0.61)分]低于对照组[(6.01±O.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1),其中升华、幽默低于对照组,而压抑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应对方式上,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低于对照组(t=-4.58,P〈0.01;t=-4.49,P〈0.01;t=-4.01,P〈0.01),自责、退避高于对照组(t=8.21,P〈0.01;t=5.31,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倾向于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心理干预需要对患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应对方式进行干预,引导患者有意识地运用成熟的防御与应对方式,以提高治疗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PU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护理干预方法及对生活习惯的影响。结果:在45例患者中,出院6个月以后吸烟、饮酒、饮食不当、精神紧张的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发率仅为2.22%。结论:对PU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及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康复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疗效达90%,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1 -11级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产前教育,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时间为孕28w~产后lw,心理千预前(孕28w)后(产后lw)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妊娠压力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初产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敌对评分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总的妊娠压力及因子2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初产妇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因子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因子评分较千预前显著降低P<0.05e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妊娠压力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关系及心理应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为在全科医疗中重视心理治疗提供直接依据。方法 用电刺激引导心理应激的方法诱导小鼠发生消化性溃疡,对比各实验组小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以研究心理应激因素在小鼠消化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1)各实验组小鼠在电刺激引起心理应激后均有消化性溃疡的发生;(2)心理应激的程度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心理因素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治疗可以减轻这些疾病的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为了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我们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康耐尔心身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Y-G人格测验以及饮酒、吸烟问卷对6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 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合并常规治疗伴心理因素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经胃镜及。C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将测评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黛力新组,对照组按个体化原则应用常规根除幽门菌及制酸护胃药物,黛力新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黛力新(1片/d),疗程均为8周。入组前及治疗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SAS及SDS测评、消化道症状评分,并于用药第4、8周末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黛力新组溃疡治愈率为90.2%,对照组溃疡治愈率为70.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黛力新组治疗后SAS、SDS、消化道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过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理因素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合并黛力新治疗伴心理因素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使用黛力新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U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性心理护理,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率和HD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46、11.73、9.96,均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92,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PU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降低HD的感染率.减少复发.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3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干预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复发率为5.55%,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再次手术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67%、22.22%和5.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雷贝拉唑改善消化性溃疡症状情况及其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相关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其安全性.方法在浙江省13家医院进行多中心、开放试验.观察对象: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有上腹痛、反酸和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片(波利特)10mg,每晨服一次,共5d;记录用药前1天及用药后第1、2、5天的症状并评分,同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本试验共入选消化性溃疡患者1159例.第1、2、5天患者总体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7.5%、98.3%、99.7%;而总体症状消失率分别为23.3%、51.8%、83.6%.第2、5天的缓解率及消失率分别与第1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雷贝拉唑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78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84例60岁及以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和261例60岁及以下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胃溃疡较多,且以胃角溃疡、胃窦溃疡及较大溃疡多见,但症状多不典型。结论应注意老年消化性溃疡在病因构成、临床症状的特点,提高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内镜下止血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7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及7d内止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内镜下止血 心得安 泰胃美治疗,对照组38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73例,随机对照2组36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对照3组37例,内镜下止血 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复合性溃疡居多和并出血率高,内镜下止血 小剂量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7d内止血率,促进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互易并出血,互以复合性溃疡多见,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内镜下注射及喷洒止血剂及口服小剂量心得安及用制酸护肝治疗能有效止血,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