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学校质量文化的涵义和基本形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薄弱的原因;阐述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及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策略,提出高职院校要树立品牌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社会国素 1.1.1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当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就业模式,但受计划体制下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在派遣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这一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是课程设置。由于长期以来高职课程贴近本科的状况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4.
准确把握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总结经验做法,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文章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至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届的总体就业率均在98%以上;各届不同专业方向的总体就业率均在95%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总签约率逐年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届毕业生主要集中就业于院校所在省份及周边长三角地区,而院校所在省份就业比重达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法通过转变学生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专业课教学与实训改革,将GSP模拟药房建设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结果学生就业后具备核心药学服务能力。结论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压力日显突出,解决好高职生的就业安置已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问题。根据本校高职毕业生安置工作的经验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确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特色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其次改变计划经济就业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新的就业观念和体制,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再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就业安置工作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服务,建立就业基地,增强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提高求职能力。总之,政策配套,服务到位,强化意识,转变观念,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各部门协调努力,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受生源质量和学历等因素影响,形势不容乐观。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开辟就业新途径,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就业导向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2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2004年,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必须“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由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思路逐渐深入人心,这也表明了我们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但是如何切实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实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关键。而“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路的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1.1.1 就业政策有待完善 当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就业模式,但受计划体制下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在派遣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均,再加上地方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使一些行业及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突出表现为部分大中城市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有限制,就业渠道不畅通,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我院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自制的问卷对我院1247名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87%,各专业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率均在95%左右,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次就业专业时口率较低。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有显著差异: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以公办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单位为主;药学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医药类非公有制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多为民营医院)的比重较大;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重低。结论2012届我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整体较好,但存在就业方向单一、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等情况,建议探索加强毕业生多渠道择业、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娜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37-1138,1145
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应该成为判断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所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性高等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本文以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内容为研究点,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我国高职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为导向 探索中职课程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技能,获取上岗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但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笔答试卷、记背应试,只注重结果,对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造成考试与社会需要相脱离、考试与学习相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要实现中职培养目标,单纯用试卷考试是不能完成的,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势在必行。基于这种观点,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课程评价方法,改变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现状,运用多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我国各卫生职业学校已经展开。各校通过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原则等途径,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学校改革过于仓促、频繁,进而引发课改"疲劳症";一些学校课程体系改革效果不理想,学生厌学,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推行"双证制",这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传统的"双证制"培训模式的大胆改革,探索实施"三步走"的卫生职业教育"双证制"培养模式,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国家卫生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以"对证施教"为契机,带动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动力,推动"双证制"职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力求开创出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口腔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意识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方针,组织管理的健全、创新改革的力度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规模扩大的今天,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研究生培养工作,实现研究生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让医院文化在组织中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健儿 《中国医院》2002,6(12):12-16
结合本院工作实践,论述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树立现代医院的价值观;恪守崇高的医疗伦理道德;建立优质的服务理念;打造知名的品牌形象。指出,医院文化是医院的重要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深刻理解和把握医院文化的内涵,将医院文化渗透和贯穿到医院管理和为病人服务的全过程,让医院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组织之中,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卫生行业、社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高等卫生职业院校本身,也越来越关注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毕业生顺利通过卫生行业的准入考试等,已成为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妇幼卫生专科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完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优化整合妇幼卫生专业实习内容,加强实习阶段的专项培训,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广西基层医疗单位需求的实用型妇幼卫生人才,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优化护理文化 创建护理品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致使各个医疗机构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占医院主体的护理部门,护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重新诠释护理文化的含义,创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文化,满足人们对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优化护理文化、创建护理品牌,一方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医德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将医德教育的实践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通过医德宣誓、学英模、红丝带宣传、新医改论坛、校企交流等系列医德教育项目的实践,构建起多元化的医德实践教育状态,并实现人才质量显著提升。要使医德教育活动品牌化发展,需走可开放的,持续发展的医德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