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青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5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8.9%.结论青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甜没药萜醇 (Bisabolol,23.47%)、甜没药萜醇氧化物B (Bisabolol oxide B,11.31%)、甜没药萜醇氧化物A (Bisabolol oxide A,6.27%)、反-橙花叔醇 (Trans-Nerolidol,10.04%)等. 相似文献
2.
柠檬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柠檬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柠檬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面积归一化法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00余种成分,鉴别出其中40种成分,其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3.954%。结论 柠檬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3.
河北卢龙地区青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对产自河北卢龙地区青蒿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青蒿挥发油含量为7.2%;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鉴定21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74.02%。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N,N?-双(2,6-二甲基-6-亚硝基)庚-2-烯-4-酮(29.29%)、桉叶油素(7.16%)、二十六烷(5.93%)、二十五(碳)烷(5.1%)等。 相似文献
4.
连钱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连钱草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钱草挥发油,用GC/MS分析连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1.34%。结论:连钱草挥发油中主要化合物为6,10-二甲基-2-异丙烯基螺[4,5]-6-癸烯-8-酮(16.4%)、松莰酮(15.58%)、(+)-喇叭烯(7.63%)、β-葎草烯(7.51%)等。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花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41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油总鼍的96.34%.主要含有肉桂酸甲酯(9.6985%).苯乙酸(4.8831%),乙酸异冰片酯(3.8516%),β-愈创木烯(3.5064%),反式-罗勒烯(3.5001%)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浙贝母花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组分的影响,为浙贝母花的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浙贝母花样品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在分离到的60种组分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新鲜浙贝母花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十八烯酸甲酯类物质,而经流化床或阴干处理后,浙贝母花的芳香醛酮类物质增加,尤以流化床干燥后的浙贝母花,其中的香味成分含量变化最为显著.结论:浙贝母花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与其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其中流化床干燥处理的方法增加了其香味成分的比例,因此,可以作为浙贝母花产品加工的一种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江苏产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挥发油中提取挥发油,研究其分离分析的条件,对分离的物质用GC-MS鉴定,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27个主要成分。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研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新疆一枝蒿的全草及花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新疆一枝蒿全草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3种成分,从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6种成分。结论:2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酮类。已鉴定组分分别占相应挥发油量的87.39%和76.4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桃和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桃枝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和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和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分别鉴定出45个和43个化学成分,从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分别鉴定出19个和29个化学成分。结论:山桃新鲜枝条、桃干燥和新鲜枝条的主要成分都是苯甲醛,山桃干燥枝条中十六烷酸含量最大,其他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黄花蒿不同组织中挥发油及青蒿素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利用HPLC测定黄花蒿叶、花、根、子及茎中青蒿素的含量,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8 m L·min-1。结果:黄花蒿植株各组织挥发油含量排序为花叶子根茎,青蒿素含量排序为花子叶根茎。青蒿素在1.025×10-3~1.02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平均回收率100.34%,RSD 2.3%。结论:挥发油和青蒿素在黄花蒿不同组织中分布差异较大,两者均以花中含量为最高。青蒿素HPLC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方法可靠,适用于黄花蒿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提取青蒿素后的黄花蒿残渣中挥发油进行综合利用.方法 采用水蒸气提取法对黄花蒿残渣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薄层色谱及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黄花蒿残渣挥发油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水蒸气提取法提取的黄花蒿残渣挥发油,每100g干植物得油量为0.43 mL,提取总量约为黄花蒿挥发油总量的69%;薄层色谱分析黄花蒿残渣挥发油存在5个组分.GC-MS鉴定黄花蒿残渣挥发油共40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84%.抑菌活性测试表明黄花蒿残渣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黄花蒿残渣挥发油仍然保留与原植物相同的部分化学成分,并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具有医药、化工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探讨青蒿与肿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方法,探讨青蒿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文本挖掘工具Polysearch数据库完成信息检索,并将所得信息转换格式后,导入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Cytoscape3.2.1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后续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青蒿通过TNF,VEGF,PI3K,ALDH1,Bcl-2,MicroRNA,p38和CASP3共8个关键蛋白与肿瘤建立关联。结果提示青蒿抗肿瘤作用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周期、翻译后蛋白修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泛素化和细胞器组织的调控等5个方面。通过中心性子网络分析其关键生物学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油三酯代谢过程调控、甘油三酯代谢过程正调控、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出芽细胞顶芽生长调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等7个生物学过程实现的。表明青蒿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脂质代谢过程,分解大量脂质,释放能量,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产生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野生青蒿中重金属铜(Cu)、铅(Pb)、砷(As)、镉(Cd)、汞(Hg)的生物可给性,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提出的靶标危害系数法(THQ)评估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对暴露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青蒿中Cu,Pb,As,Cd,Hg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0.77,0.66,0.46,0.68,0。通过风险评估模型计算成人和小孩的THQ分别为0.030,0.025。结果表明青蒿中重金属的含量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且实验所用的青蒿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安全范围内。该文结合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野生青蒿中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中药材重金属标准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蒿70%乙醇冷浸提取物的甲醇可溶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花蒿苷A(1)、东莨菪苷(2)、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咖啡酸甲酯(4)、水杨酸(5)、阿魏酸(6)、香草酸(7)、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8)、高圣草酚(9)、棕鳞矢车菊黄酮素(10)、penduletin(11)、甲氧基寿菊素(12)、圣草酚(13)和(R)-15,16-didehydrocoriolic acid(14)。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香豆素苷;化合物14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黄花蒿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黄花蒿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疟疾的首选治疗方案,而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是青蒿素的唯一天然来源,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青蒿素来源,因此培育高产青蒿素的黄花蒿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青蒿素是黄花蒿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合成过程中,关键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代谢途径中某个或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代谢流的方向和速度,决定着代谢物的产量,因此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对于青蒿素的合成非常重要,通过干预转录因子的表达也是提高青蒿素产量的重要手段。综述了黄花蒿中已研究的转录因子功能及调控机制,特别是对筛选获得转录因子基因的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揭示青蒿素合成调控网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及定向分离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以Agilent Extend-C18 ODS(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05%醋酸水溶液(85:15)作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乙醇冷浸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手段定向分离青蒿酸。结果:青蒿酸在0.11~2.76 μg 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98.39%,RSD 0.81%,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为0.36%~0.58%;建立了从北京产黄花蒿中定向分离纯度>98%的青蒿酸的方法。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北京产青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提取分离路线可用于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定向分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产艾叶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艾叶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分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类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67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6.5%。结论:该研究可为广西产艾叶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