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2.
头颈肿瘤切除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秀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1):31-3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近年来,各种皮瓣、肌皮瓣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10年来,我科采用岛壮胸大肌肌皮瓣整复102例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广泛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既达到了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的目的,又是一个修复头颈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较大创面及洞穿性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胸大肌肌皮瓣坏死感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坏死原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口腔癌同期行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的病例,对其皮瓣坏死的原因进行多元化分析.结果 68例病例中,12例出现坏死,其中3例完全坏死,9例部分坏死.结论 肌皮瓣坏死是由于患者全身情况、皮瓣制取方法、供受区情况及术中、术后处理措施等多因素的影响,应对的关键在于保护肌皮瓣的血运,充分的术中止血、术后引流及良好的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4.
5.
口腔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常需以肌皮瓣修复。作者自 1992年至 2 0 0 0年以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颊部及磨牙后区肿瘤术后缺损 3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1例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9~ 72岁。其中口颊部血管瘤及淋巴管瘤 11例 ,口颊癌 12例 ,颊部肉瘤 2例 ,磨牙后区癌 6例。 18例口腔癌患者均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1·2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 :首先根据原发灶大小预测出缺损面积大小 ,使设计的肌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面积 ,肌皮瓣长度 (包括蒂部 )适当地大于蒂部至缺损区的距离。蒂部基本以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修复全身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18例,经1~2随访,疗效满意。作者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分析了游离肌皮瓣的优点,对手术成功要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游离肌皮瓣在修复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四种肌皮瓣对14例舌癌患者舌缺损进行了舌修复和再造,现就这四种肌皮瓣应用的适应症、优缺点等作一初步总结。1资料与疗效本组共收治14例舌癌,男性10例,女性4例,除2例为舌腺样囊性癌,余全部为舌鳞状细胞癌。采用前臂游离肌皮瓣舌成形4例,带蒂舌骨下肌皮瓣舌成形3例,带蒂胸大肌肌皮瓣5例,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舌成形2例。1.1前臂游离皮瓣移植舌成形4例,舌缺损1/2~3/4,皮瓣最/J‘10X5cm,最大12X5cm,选用折叠形成皮瓣,4例全部成活。1.2带蒂舌骨下肌皮瓣舌成形2例,舌缺损为1/2~3/4,皮瓣分别为10x4cm、12x5cm,…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是肿瘤常发部位,据统计,我国近年头颈部肿瘤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头颈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术前放化疗或术后放化疗进行治疗.但头颈部特别是口腔颌面部为语言、咀嚼、吞咽、呼吸及维系面容的重要解剖部位,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在进行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后会造成严重的软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功能散失和面容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和适应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上斜方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5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1例中47例肌皮瓣成活,成活率为92.2%。术后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切除的范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供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颊粘膜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9岁至85岁,平均年龄62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9例,中分化鳞癌2例;T1N0M0 2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7cm×4cm~12cm×5cm。结果 11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10例患者颊部、颈部创面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一周出现口底颌下瘘,经换药处理后颈部创面愈合。患者颊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术后无明显张口受限,术后术前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a~2a,颊部及颈部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