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素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19-52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225mg/d)和氟西汀组(20~40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80例,其中文拉法辛组40例,氟西汀组40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6.47,P<O.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x^2=10.05.P<0.01)。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忙8.097,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7.5%和54.8%,氟西汀组分别为2.5%和2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5,P<0.0l;x^2=18.5l,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40%和62.5%,氟西汀组分别为22.5%和47.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36,P<0.05;x^2=4.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1;x^2=0.866,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和13例(分别占3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4,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发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1、2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件。结论: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3.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旺  裴静云  刘晓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47-1148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48例,用文拉法辛75~150 mg/d;氟西汀组48例,用氟西汀20~40 mg/d,观察6周。疗效评定用HAMD,HAMA;不良反应评价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经过6周治疗文拉法辛组有效率为79.17%;氟西汀组有效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对焦虑症状的疗效优于氟西汀(P<0.01)。文拉法辛不良反应轻。常见的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出汗、食欲减退等。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抗焦虑疗效较好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4.
周国平  李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68-68,89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照组用氟西汀,两组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第6周、第8周末HAbID、HA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半年两组显效率为76.6%和63.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疗效更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安成革 《中外医疗》2008,27(12):53-53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5例)和文拉法辛组(35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对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种药物疗效相仿,文拉法辛起效快.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有效,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1、2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7.
安成革 《中外医疗》2008,27(24):70-70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抑郁症志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5例)和文拉法辛组(35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对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种药物疗效相仿,文拉法辛起效快.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有效,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与氟西汀组,每组80例,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文拉法辛组痊愈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1.3%;氟西汀组痊愈率为51.3%,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1、6周末,文拉法辛组与氟西汀组比较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比氟西汀起效快,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研究组,30例)和氟西汀组(对照组,30例),进行开放式临床对照研究,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及躁狂抑郁印象量表(CG I-BP)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总分均明显减低,文拉法辛组HAMD减分率为(61.0&#177;14.0)%,氟西汀组为(60.0&#177;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3,P=0.951)。文拉法辛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氟西汀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718)。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7/30),氟西汀组为26.6%(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766)。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汉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32-1033
比较拉法辛(商品名:博乐欣)与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伟  王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64-665,709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6例年龄18~49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2、4、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情况。结果:实际完成观察73例,其中氟伏沙明组39例,阿米替林组34例。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有效率分别为17.94%、56.41%、79.48%,阿米替林组分别为14.70%、61.76%、76.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阿米替林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问差异无显著性。氟伏沙明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6例(41.02%),阿米替林组26(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03,P〈0.01)。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同阿米替林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146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3例,分别用文拉法辛及氟西汀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对两组治疗无显著疗效者交叉换药继续治疗.结果 文拉法辛组痊愈率(38.4%)高于氟西汀组(20.6%),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67.2%、57.6%,无显著性差异(P>0.05);交叉换药的患者,文拉法辛组总显效率(48.3%)高于氟西汀组(16.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总体疗效相当,前者痊愈率高于氟西汀.部分对氟西汀疗效不佳者对文拉法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万拉法新组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在第1,2周末HAMD评分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14和2.02,P<0.05)。经过6周治疗,万拉法新组显效率80.0%,氟西汀组显效率66.7%,差异无显著性(2=1.36,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万拉法新组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在第1,2周末HAMD评分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14和2.02,P<0.05).经过6周治疗,万拉法新组显效率80.0%,氟西汀组显效率66.7%,差异无显著性(χ2=1.36,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米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为期6周米氮平治疗,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2.8%和80.0%.副反应主要为眩晕、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程度均较轻微.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A组)和氟西汀治疗组 (B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测试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A、B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基线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A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P2、N2、P3 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2、N2、P3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1).A组较B组P3潜伏期、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且N2、P3波幅A组高于B组(P<0.01).结论:在改善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方面,艾司西酞普兰优于氟西汀,且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明显、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氟西汀与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副作用.结果两组间HAMD和HAMA减分率于第1、2、6周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TESS各周无明显差异.结论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副作用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