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39岁,既往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0年,自服中药治疗;3年前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呈钝痛,间断发作,1个月前症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查体:脊柱生理曲度消失,腰椎活动受限,腰椎侧凸时可见弓旋征,右侧腹股沟区压痛及扣击痛,右侧"4"字征阳性,右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外展15°、内收5°、内旋10°、外旋30°.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X线平片示双侧骶髂关节及下腰椎椎小关节间隙消失,可见骨小梁通过,骨性连接,符合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骶髂关节炎的放射学分级标准Ⅳ级:严重异常,关节完全骨性强直;右髋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边缘可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右侧髋臼顶可见圆形透亮影,边缘清晰,可见薄的硬化边,中间可见横形条状高密度影,病变紧邻关节,左髋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  相似文献   

2.
王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20-520
女,38岁.腰骶部疼痛7年,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半年,伴胸廓运动受限4个月.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感晨起腰骶部疼痛僵硬,夜间有疼痛发生,活动后缓解,未行任何治疗.2005年4月双膝关节肿胀疼痛,胸部疼痛,呼吸时加剧,入我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膝关节S+T+,骶髂关节压迫实验阳性.  相似文献   

3.
膝骨性关节炎 (OA )是中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常见病。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 OA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 [1 ,2 ] ,但在临床中发现广泛关节清理术后膝痛反而加重。我院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 ,行关节镜下选择性关节清理术治疗膝 OA6 8例 (90个膝关节 ) ,现进行回顾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 2 1例 ,女 4 7例 ,年龄 4 7~ 78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 5 7.7岁 ,男性平均发病年龄 5 5 .9岁。左膝 2 5例 ,右膝 2 1例 ,双膝 2 2例。膝关节反复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限 ,关节绞锁、压痛、过伸试验阳性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 ,病…  相似文献   

4.
双氯芬酸钠合用来氟米特致肾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四肢关节痛10年,水肿8年,关节痛再发1个月,于2007年6月8日入院治疗.体检:慢性肾病面容,颜面水肿,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轻度畸形,活动受限,双膝双踝关节肿胀、压痛,以右侧明显,双膝关节皮温高,右下肢活动受限,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5.
例1:男,36岁。双膝、踝、脚掌关节疼痛,伴低热,活动时痛加重,抗“O”1∶400,血沉第一小时31毫米,第二小时75毫米。按关节炎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恶心、厌油,肝区痛,肝肋下1cm,质软有压痛。肝功能SGPT500单位以上,HBsAg阳性,硷性磷酸酶11单位,免疫球蛋白IgG2713.5mg、IgA IgM正常,诊断为乙型肝炎收入院。经综合保肝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46天后临床治愈出院。例2,男,31岁。因双膝、髋、腰椎关节疼痛3天入院。查体:肝肋下1.5cm,质软,有触痛。双膝、髋、腰椎关节无红肿,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炎痛喜康对骨关节炎 ( OA)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 ,并与芬必得比较。方法 选取OA患者 82例。芬必得缓释胶囊治疗剂量为 60 0mg·d-1;炎痛喜康治疗剂量为 2 0 mg·d-1。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结果 芬必得和炎痛喜康治疗 OA 2周后 ,关节活动痛、僵硬时间 ,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者综合评估均有显著改善。炎痛喜康总有效率 77.9% ,炎痛喜康与芬必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 0 mg· d-1炎痛喜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7.1 % ,与芬必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炎痛喜康治疗费用为芬必得的 1 /30 ,明显低于芬必得。结论 炎痛喜康治疗 OA是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七年五月我院对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两髋强直的病员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报告如下: 陈××,男性,22岁,学生。现病史:右髋关节酸痛,活动受限,继而波及左髋已五年。五年来症状日益加重,逐渐发展至两膝及腰背部,至患者不能坐、蹲,只能卧、立,生活须由他人照顾。于一九七七年五月来本院诊治。体检:患者消瘦,呈慢性病容,皮肤未见皮下结节,心脏无异常发现,腹软,肝脾未触及。两上肢肌力良好,关节活动正常,脊柱活动受限,呈轻度前屈强直,双髋双膝呈伸直位强直,右膝仅有15°屈曲功能。实验室检查:血象无异常;血沉23mm/小时。 X线检查:双髋双膝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和消失,腰椎体有类似改变。(插图)胸透:心肺正常。临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于1977年5月8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左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一周开始右下肢功能锻炼,十天拆线,一月后下地开始活动,术后38天出院。经过半年随访观察,左髋疼痛减轻,感觉良好,可屈曲40°,外旋75°、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藏族 ,50岁。 1 8年前原因不明右膝关节股骨下端可触摸两个蚕豆大小的块状物 ,无痛 ,活动度可。该块状物逐渐增大 ,左膝关节股骨下端仍可见与右膝改变相似的块状物。逐渐使双膝关节功能受限 ,来医院就诊。检查 :右膝关节股骨下端扪及两个约 2× 3cm大小块状物 ,质硬 ,活动度可。左膝股骨下端扪及大小约 7× 3cm块状物 ,质硬 ,活动度可 ,压痛不明显 ,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双膝关节活动略受限。患者精神佳 ,食欲良好 ,二便及体温正常 ,局部疼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 :WBC 5 9× 1 0 9 L、WL6 1 %、WS 30 5%、B超 :肝脏…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男,52岁.因右髋关节疼痛20年、活动受限畸形15年入院.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不适,后转为疼痛,劳累时明显,轻度跛行,未予特殊治疗.5年后髋部疼痛明显加剧,跛行加重,患侧较对侧短缩,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确诊为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后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次入院查体:右髋关节微屈,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右侧臀肌、骨四头肌及小腿部肌肉萎缩明显;右侧腹股沟部压痛,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髋关节外展0°,内收15°,内外旋0°,屈曲30~70°,患侧下肢短缩6 cm.双髋关节X线检查示:右侧股骨头变形,密度明显增高,髋臼骨质硬化,关节间隙消失,股骨颈变短,骨盆倾斜.入院第4天在全麻下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假体安装后肢体长度恢复.术后查血红蛋白5 g/L,陆续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1600 ml.术后第2天大腿部疼痛明显加重,肿胀明显,被动活动时更重,肢体远端麻木,足背伸肌力明显减弱,足背伸肌力减弱,小腿上端出现水泡,皮温较对侧低.诊断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行大腿筋膜切开减压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肢体远端麻木缓解,4周后足背伸肌力恢复,6周后小腿及足背部麻木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男,52岁.因右髋关节疼痛20年、活动受限畸形15年入院.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不适,后转为疼痛,劳累时明显,轻度跛行,未予特殊治疗.5年后髋部疼痛明显加剧,跛行加重,患侧较对侧短缩,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确诊为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后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次入院查体:右髋关节微屈,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右侧臀肌、骨四头肌及小腿部肌肉萎缩明显;右侧腹股沟部压痛,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髋关节外展0°,内收15°,内外旋0°,屈曲30~70°,患侧下肢短缩6 cm.双髋关节X线检查示:右侧股骨头变形,密度明显增高,髋臼骨质硬化,关节间隙消失,股骨颈变短,骨盆倾斜.入院第4天在全麻下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假体安装后肢体长度恢复.术后查血红蛋白5 g/L,陆续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1600 ml.术后第2天大腿部疼痛明显加重,肿胀明显,被动活动时更重,肢体远端麻木,足背伸肌力明显减弱,足背伸肌力减弱,小腿上端出现水泡,皮温较对侧低.诊断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行大腿筋膜切开减压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肢体远端麻木缓解,4周后足背伸肌力恢复,6周后小腿及足背部麻木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6岁。因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2月入院。2月前患者不慎从三轮车上摔下,即感右髋部疼痛,前屈、后伸活动时更为明显,并渐加重,无发热及注射史。临床检查;右髋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内收、外展尚可,右髂前下棘处压痛明显,X线片示:右髂前下棘处有-2cm×2cm密度增高阴影。诊断:①右髋关节退休性变。②右髋关节软组织内机化,收住院。入院实验室检查、B超、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CT检查示:右髋关节上方有-1.3cm×1.6cm密度增高阴影,CT值为453Ha,周边光滑锐利,密度均匀,似与右髋臼相连,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CT印象:右髋关节软组织内骨化影:①右髋关节撕脱性骨折。②右髋关节血肿机化。在500mAX光机透视下摄4张不同角度摄片观察:右髋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大小,周边完整,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无特殊征象,X线意见:①右髋关节退行性变。②右髋关节软组织内钙化。于1994年10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髋关节钙化灶探查术,取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6岁。因高热,鼻出血在当地医院肌注安络血2ml,2d后臀部出现红肿热痛,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持续加剧,关节活动受限20d后来我院摄片提示有髂骨骨质破坏。体检:右髂部肌注部位压痛明显,但皮肤无波动感,右髂节关活动明显受限,马氏试验阳性,“4”试验阳性,体温39℃、血沉60mm/h,血常规:白细胞17×10~9/L、中性0.88,诊断:右髂骨骨髓炎。于1990年10月17日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右髂骨病灶清除术,术中清除大量脓液及坏死组织,脓液培养出大肠杆菌,病理检查:符合右髂骨骨髓凝。经大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障碍而致髋关节功能受限。临床特点为髋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跛行。我科2001年10月收治1名该病病人,经及时正确治疗和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护理措施得当,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农民,小学文化,右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三年,加重两个月,该患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关节疼痛,呈间歇性钝痛,于负重后加重,严重时不能下蹲,进行性加重。于11月7日经“CT”检查,门诊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收住骨科。由家属扶入病室,测T…  相似文献   

14.
例 1 女 ,1 0岁。因反复关节痛 1月入院。 1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 ,呈游走性 ;伴发热。体温 38~ 39℃ ,血常规检查示轻度贫血 ,余无异常。院外按“风湿热”予“青霉素”、“阿斯匹林”、“泼尼松”治疗 1 5d ,体温恢复正常 ,关节疼痛消失。近 2d上述现象加重 ,双膝关节肿胀 ,活动受限 ,体温 39℃左右。否认有结核接触史。检查 :轻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部充血 ,扁桃体不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 ,肝脾不大。双膝关节轻度肿胀 ,活动受限。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Hb98g/L …  相似文献   

15.
郭飞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54-154
1临床资料患者,男,5岁。右上臂疼痛不适1周,患者于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疼痛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为右肱骨肿瘤。患者无畏寒发热等症状,休息后右上臂疼痛减轻,精神良好,睡眠佳,二便正常。专科检查:右上肢肿胀不明显,局部未见皮肤溃破、红肿,右上臂压痛明显伴轻叩痛,右肱骨纵向叩痛(-),皮温不高,右肩关节无明显活动受限,右上肢血液循环良好,感觉正常,双下肢等长。2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张玉红 《河北医药》2011,33(24):3766-3767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关节病,其中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以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致残率较高。纯中药制剂正清风痛宁针被广泛用于OA的治疗,效果较好[1-3]。我院2008至2010年使用正清风痛宁针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OA,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1岁.因腰痛、关节肿痛3个月,面色苍白、乏力、发热2个月,于2001年8月25日入院.患者近3个月持续腰背痛,以夜间为重,有时痛醒,适当活动后可减轻,腰椎前屈、后仰、侧弯均受限,伴双膝、左髋关节肿痛,来我院检查,HLA-B27(+),双骶髂关节X线片示:双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未见异常.血沉63mm/1h,血、尿常规正常,RF(-),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自服消炎痛及中药治疗,症状减轻.近2个月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发热.查体:体温37.7℃,脉搏10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6/9kPa.营养不良,神志清,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异常,心音有力,心率10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侧骶髂关节压痛,双侧"4"字试验(+),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辅助检查:血白细胞(2.9~3.1)×109/L,血红蛋白(50~64)g/L,血小板(46~51)×109/L,RF、ANA、抗ENA均阴性,胸椎、腰椎拍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期多关节置换术治疗下肢多关节严重病变畸形的经验。方法对59例下肢多关节严重畸形患者,行同期一次双侧全髋关节置换16例,同期分次双侧全髋关节置换(两次手术间隔一周左右)12例,同期一次同侧髋膝关节置换3例,同期一次双侧全膝关节置换15例,同期分次双膝关节置换13例,共118个关节。结果经6~60个月随访复查,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功能满意,全部病例均可独立或扶拐步行活动,生活均可自理。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8分(15~56分),膝关节HSS评分平均42分(20~58);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6分(69~95分),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1分(76~97)。结论下肢多关节病变的同期双髋、双膝或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的下肢多发畸形的治疗,具有省时、缩短康复周期、见效快等优点。但难度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曾利平  雷廷文  马刚 《贵州医药》2009,33(5):395-395
患者男性,72岁,农民。约4个月前于房顶不慎踩到两瓦砾之间致右足第一跖趾骨扭伤,立感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疼痛、肿胀,但活动自如。求诊于它院治疗,右足肿痛未见缓解,遂来我院求治。体检:一般情况正常。右足跖趾关节处肿胀明显,局部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未见明显皮肤破溃及流脓,无骨擦音及骨擦感,右前足压、叩痛明显,右足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受限,趾间关节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主因"腰骶部及下肢关节疼痛10余年"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跟腱附着处肿痛,后逐渐出现腰骶部、双髋关节疼痛,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有夜间痛醒,活动后缓解,伴腰骶部晨僵,约10 min,无明显腰部活动受限。2年前在我院查血沉、类风湿因子正常,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骶髂关节CT提示:双侧骶髂关节炎。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柳氮磺吡啶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