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女, G1P139周孕顺产出生,无窒息史、产伤史。该儿哺乳差、呼吸急促、口周紫绀,出生后 48h转新生儿科治疗。母孕期身体健康,否认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放射线等有害物质接触史。母孕晚期未作胎儿彩超检查。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T36. 2℃、P126n·min-1 (n=次 )、R65n·min  相似文献   

2.
张洁  张国英 《江苏医药》2012,38(10):1237
患者,女,28岁,2011年12月1日入院,孕3产0,停经14周本院建大卡,正规产检.甲状减机能减退病史1年,孕期口服"优甲乐"治疗,孕晚期2片/日.母血甲胎蛋白1300U/L.余检查无明显异常.既往2次流产史,第1次为无脑儿,第2次于孕3个月胚停流产.停经37+4周,自觉胎动减少1d就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八珍益母丸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诊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患者106例,根据门诊号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从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每天同一时间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次,1次/d,连续服用21 d,随后停药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八珍益母丸,6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和月经周期天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96.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升高(P0.05),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FSH、LH和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天数均显著趋于正常化(P0.05),且治疗组在月经周期天数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益母丸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机体性激素水平和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4.
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21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早发型49例,即24~34孕周发病者;晚发型164例,即≥34孕周发病者)及其新生儿2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症/合并症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较晚发型早(P<0.01),治疗时间较晚发型长(P<0.05),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合并症较晚发型严重,母婴结局明显较晚发型严重.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伟,应根据母胎情况,严格选择病例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梅里斯区中医院和建华区医院妇产科2004-01-2008-12收治的17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早发型42例,即24~34孕周发病者;晚发型136例,即≥34孕周发病者)及其新生儿2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症/合并症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较晚发型早(P<0.01)、治疗时间较晚发型长(P<0.05),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合并症较晚发型严重,母婴结局明显较晚发型差。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根据母胎情况,严格选择病例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检测母胎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Ⅳ1),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瞳孔区发白1年"入院.母孕时正常,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查:全身情况可.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性,18d。因进行性呼吸困难18d入院。其为孕1产1足月顺产,无产伤史。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低热;母乳喂养,身体较出生后消瘦,母孕8月时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用青霉素及中成药后治愈。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个体化期待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本院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发生的146 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SPE)的个体化治疗分析.根据不同孕周分为4组,比较分析各组结局. 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孕周增长而下降,无明显差别.而围生儿死亡率随终止妊娠的孕周增加而下降,有明显差别. 结论 ESPE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1.1病例简介患儿母亲31岁,孕5产2,8年前曾产下一健康女婴,近2年来孕3次均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005年3月19日在本市医学院附院产下一男婴,24小时内发生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总胆红素280.1μmol/L,Hb105μmol/L,其母无输血史。在遵义医学院输血科检测血样发现直抗强阳性后,将标本送到本室。经血型血清学检测,测得母亲体内含有高效价的IgG抗-E。经换血治疗后,患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5例不同孕周发现的GDM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孕36周前发现并进行治疗的GDM患者母、儿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围产儿死亡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结论:孕期进行糖尿病的筛查,早期诊断及孕期血糖控制,可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先天性疟疾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例1 :患儿男 ,20天。因全身皮肤黄染17天于2003年2月10日入院。系足月顺产 ,黄疸持续未退 ,于第15天皮肤黄染加重并发热 ,体温38℃左右 ,当地有疟疾流行 ,其母孕16周时因发热寒颤5天 ,查疟原虫阳性 ,因孕期未作治疗。入院查体 :T38 5℃ ,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巩膜黄染 ,  相似文献   

12.
<正> 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笔者遇到1例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致惊厥,因未见文献提及,今报告如下: 患儿,金某,男,第1胎第1产,孕38wk(周)于86年8月16日顺产,无窒息史。出生重量2900g,阿氏评分9分,生后12h喂牛奶与葡萄糖,食欲好,一切正常。其母孕30wk时查抗-HBs(+),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了解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与孕妇并发症、胎婴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孕34周前发生子痫前期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孕周不同分为三组,以孕周〈28周者为a组、以孕周≥28周但〈32周者为b组、以孕周≥32周但〈34周者为C组。另选取同期人院分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1例孕周≥34周1d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且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严格选择病例进行期待治疗,严密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正>1患儿男,5.5小时,以"呻呤4h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诉入院。患儿系母孕38w+6第二胎,第2产。脐带绕颈一周。剖宫产娩出无出生窒息史。生后半小时出现呼吸困难,表现是呻吟、颜面发绀、且呈进行性加重,急来诊。其母孕期有多饮多尿症状,产前测空腹血糖7.8mmol/L。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1],对母儿危害较大。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临床观察,及时进行治疗,对降低围产期母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高危病区自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9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2月~1999年2月我院共收住妊娠期糖尿病9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4~35岁,孕周33~40周。本组合并酮症酸中毒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羊水过多1例,死胎2例,剖宫产7例,产后出血1例。2 观察与护理2.1 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24~28周常规进行糖筛查试验,对…  相似文献   

16.
吴剑波  张艳林 《江西医药》2013,(10):860-862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米桂兰  舒志明 《安徽医药》2013,17(4):677-678
目的探讨孕康糖浆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予孕康糖浆治疗,对照组1予黄体酮胶丸治疗,对照组2予孕康糖浆,黄体酮胶丸联合治疗,比较各组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P<0.05),而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说明孕康糖浆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无禁忌证,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体会。方法外翻56例85足,全部采用小切口截骨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3年,优:61足;良:21足,优良率96.47%。1例术后5周出现足母内翻,用弹力绷带固定在10°位8周后矫正;1例出现足母趾过伸,行足母长伸肌腱延长,效果较好;1例足母趾活动范围减小,伸屈力量减弱,不感疼痛,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小切口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具有创伤小、不需内固定,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病例 6岁,孕1产0。因孕31周,发现胎儿畸形,于1997年3月16日入院。孕4至7个月期间曾先后4次住两家医院做B超等产前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非近亲结婚,既往月经规律,无家族性畸胎史和遗传病病史。体格检查,发育营养正常,一般情况好,子宫底高38cm,腹围100cm,胎心148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母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体会。方法外翻56例85足,全部采用小切口截骨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3年,优:61足;良:21足,优良率96.47%。1例术后5周出现[足母]内翻,用弹力绷带固定在10。位8周后矫正;1例出现[足母]趾过伸,行[足母]长伸肌腱延长,效果较好;1例[足母]趾活动范围减小,伸屈力量减弱,不感疼痛,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小切口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具有创伤小、不需内固定,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