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分析35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发生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8例,囊袋反复破溃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心脏穿孔1例,导线断裂1例,感知功能障碍5例,起搏功能障碍4例.结论 充分认识植入起搏器的相关并发症,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随访,进行起搏器植入后知识健康教育,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基层医院起搏器植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院目前起搏器植入情况,强调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①有适应证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②基层医院以植入单腔VVI起搏器为主,占46.27%;③发生并发症26例,占9.70%。术后囊袋渗血2例,起搏器电极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10例,囊袋感染1例,术后发热1例,电池提前耗竭5例,死亡4例。结论对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积极行起搏器植入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基层医院应增加生理性起搏器应用;加强随访,严防起搏器植入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对2000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7例(10.3%),其中气胸1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3例,起搏器工作不正常2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囊袋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脑梗死1例。结论充分认识起搏相关的各种并发症,重视术前准备,严格规范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尽量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8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8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6年该院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857例,其中4~6岁学龄前儿童3例,占0.35%。该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5岁,体重平均17.8公斤;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停搏,2例为室缺术后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心律失常。3例均采用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治疗,1例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术后1周、1、3、6、9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继发感染,予取出起搏器,清创缝合,患者交界性逸搏心率55次/min,家属拒绝再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自动出院;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术后随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学龄前儿童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是可行、有效的,但有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等并发症的风险;电极经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源县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297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病人,因“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有2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系统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结果单纯囊袋局部感染21例,囊袋感染合并全身感染2例。2例经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3例行局部清创,18例行整个起搏装置移除与清创。局部清创组2例感染复发(66.7%),装置移除组1例感染复发(5.6%)。起搏器装置感染的发生率为0.77%,起搏器装置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起搏器装置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36%,首次植入起搏器患者感染发生率较起搏器更换患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较高,永久起搏装置移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方法: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464例,记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近期(术后6~8周内)以及术后远期的并发症,并进行分类、统计,计算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4.74%;其中囊袋积血8例、囊袋感染1例、囊袋破溃2例、气胸3例、心脏穿孔1例、左上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电极脱位4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结论: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及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置,可以降低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过程中操作的一些细节问题,为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提供借鉴.方法 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2月~2009年5月4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植入方法、植入效果、植入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 1例患者术后1年因脑卒中死亡,1例患者出现术后囊袋渗血、血肿,1例患者出现起搏综合征,1例患者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牢被发现重新连接后起搏正常,经室间隔起搏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明显缩窄,经双心室起搏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术后起搏器随诊为延长起搏器寿命,发挥起搏器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清琳  梁兴国 《西部医学》2008,20(5):992-993
目的观察比较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方法将360眼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1组行超声乳化吸出术,2组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术后1周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组≤0.4者分别占18.3%和18.9%,0.5~0.9者占66.1%和66.6%,≥1.0者占15.6%和14.4%;术中后囊破裂两组分别为4.4%和3.3%;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分别为16.1%和17.2%。结论两种手术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法简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连续环形撕囊术应用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局麻下对242例白内障患者(264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64眼中231眼(87.5%)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均成功地将晶状体核自囊袋旋至前房,并顺利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时,187眼矫正视力≥0.5,占随访眼的80.9%(187/231).结论 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应用可提高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获得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姚俊  周宁杰 《当代医学》2016,(31):39-40
目的:研究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将Mirizzi综合征患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前诊断患者为36例(术前组),术中诊断患者36例(术中组),观察2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中转开腹例数以及手术类型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术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术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irizzi综合征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Mirizzi综合征患者Ⅰ、Ⅱ型患者各临床症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进行术前明确诊断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将68例(69眼)不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外伤性白内障病人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B、C、D共4个组,对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比较分析。结果 B组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6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8-0.030);术后出现严重前房反应及后囊混浊者,A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45)。结论 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病人取得最佳视力及减少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陈世蓉  陈勇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13,25(3):375-377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出现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所完成的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出现30例,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气胸2例,囊袋出血18例,囊袋缺血坏死1例,电极脱位1例,穿刺侧上肢肿胀1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所出现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了解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类型,术中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83例(8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视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该组83例患者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后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眼压叫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前房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巩膜突可见范围均有不同程度增宽,均〉180°范围,视野范围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该组83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前房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术中使用两种不同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40例60眼,采用MI60人工晶体19例31眼为A组,MA60MA人工晶状体21例29眼为B组,对比2组病人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病人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1),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房深度增加值大于B组(P<0.05).2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术中采用MI60人工晶体相较于MA60MA人工晶体能够维持更深的前房深度,减少后囊膜皱褶和后囊膜混浊的发生,降低对玻璃体视网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48-51+55
目的探讨体外碎石失败后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失败原因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158例体外碎石失败后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石直径为0.7~3.5 cm,35例结石合并息肉,均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采用钬激光汽化息肉。一般术后放置双J管2周。术中计算钬激光碎石时间、假道、穿孔情况,术后观察是否出现血凝块、发热、术后石街形成、结石排尽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一次碎石成功率达97.47%(154/158),手术时间16~78 min,平均(31.16±3.21)min。术后住院天数2~5 d,平均(3.13±0.29)d。其中输尿管结石73例一次成功,1例出现石街,成功率达98.64%(73/74),肾结石、肾盂结石术后有3例出现石街,81例一次成功,成功率达96.43%(81/84)。术后4周行KUB复查结石排净率为94.94%(150/158),肾结石排净率为91.67%(77/84),输尿管结石排净率为98.64%(73/74)。在总病例中,术中发现1例输尿管穿孔,但是无输尿管内膜撕脱、断裂及假道形成。结石在年龄、男女、左右侧等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在核心CT值和平均直径比较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软镜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效率高、创伤小、出血少、碎石排净率高,患者并发症少、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碎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单纯灌注冲洗法清除晶状体硬核碎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纯灌注冲洗法治疗在超声乳化术中存在核碎块或皮质硬核的白内障病人和成熟期白内障病人共146例(160眼)。观察其手术并发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力: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0.5者,38只眼(23.75%),0.5~1.0者,108只眼(67.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均并发有其他眼疾。并发症:术中无后囊破裂及悬韧带离断发生,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术后切口水肿消失快,均无渗漏,前房形成良好,散光轻,视力恢复快。随访半年至1年,虹膜部分后粘连2眼,小切口组瞳孔轻度上移1眼,后囊膜混浊2眼。结论: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单纯灌注法冲洗法能安全、准确的、有效地清除晶状体核碎块或皮质硬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眼科对30例(30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随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然后在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顺利植入CTR和IOL,术后切口对合良好,无渗漏;术后1周30只眼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恢复,裸眼视力最高0.6,矫正视力最高0.8;术后1个月扩瞳后观察,30例IOL位置良好,晶状体囊袋完整,未出现囊膜收缩,囊袋口无撕裂。结论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CTR植入可提高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