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叔微,字叔可,宋代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绍兴二年进士,并官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现存主要著作有《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许氏一生潜心研究《伤寒论》,对阴证伤寒尤有见地。他在理论上注重阳气,推重脾肾,并侧重于肾中真阳;在治疗上,主张温补,灸药兼施,对后世温补学派影响很大,本文拟就许氏的温补学术思想择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叔微治学,尤于《伤寒论》研究颇深,对后世的影响较大。许氏的伤寒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伤寒论著三种》。凡遇仲景有论无方者,采《备急千金要方》等方补之,遇仲景议论尚有不足者,以《诸病源候论》诸说辅之,所言皆浅显晓畅,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就是"论伤寒"。在仲景前后那个时代"论伤寒"的诸家中,张仲景是影响最大的一家,但不可能是唯一的一家。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使今人只见到一部比较完整论述"伤寒"的《伤寒论》。医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伤寒"的再认识和新探索,从而在中国医学史上,形成了内容庞大的"伤寒病学"或"伤寒学"。伤寒学的定义可以借鉴现今温病学定义的表述形式。《伤寒论》是庞大的"伤寒学"体系中一支根深叶茂的主干。《伤寒论》是"伤寒学"非常重要或最主要的内容,但不是"伤寒学"的全部,"伤寒学"绝不等同于《伤寒论》。以伤寒病为对象研究伤寒病和以《伤寒论》为对象研究《伤寒论》,是两个不能混为一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伤寒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所撰写的有关伤寒学说的书目数量极多,内容亦十分丰富。文章以现存历代伤寒书目的内容为研究基础,将624种书目初步分为7类,分别为《伤寒论》本书、《伤寒论》原文注释、《伤寒论》理论发挥、《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相关歌括、伤寒教材及其他伤寒相关书目。通过探究此7类书目在历代伤寒学说研究内容中的地位,了解伤寒学说在不同时期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浅谈黄元御、陈修园应用运气学说在《伤寒论》研究中的贡献青海省中医院刘香春《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自成体系的医学专著。为研究《伤寒论》而在医学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医学的一大流派,即伤寒学派。在伤寒学派中,黄元御、陈修园、张志聪、张锡驹等医...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是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无数奇珍异宝。浩瀚的医学典著如颗颗明珠辉眼夺目。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更以它璀灿的光辉指导着我国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从唐宋以来仲景学说还传到日本、朝鲜等国,被视为珍宝造福我国和亚洲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伤寒杂病论》亦称《伤寒卒病论》,共十六卷,包括《伤寒论》二十二篇,《金匮要略》二十五篇。《伤寒论》以外感热病为主;《金匮要略》以述内伤杂病为要。《伤寒杂病  相似文献   

7.
浅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为已是宋金时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构成成氏伤寒医学三种。其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注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简述许叔微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叔微,字知可,南宋绍兴年间名医。生于1079年,卒于1154年,真州白沙(现江苏仪征县)人。曾举进士并官集贤院学士,故有许学士之称。许氏著作较多,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尚有《伤寒脉法三十六国》(已亡佚)。从这些文献分析,许氏是立足临床,对伤寒学、方剂学、杂病有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本文兹对许氏主要学术思想,作一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陈庆保,岭南伤寒名医,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伤寒论》,参考《难经》的伤寒定义,编撰《伤寒类编》。陈氏提倡修订伤寒例之非,对王叔和《伤寒论》的序作了考证,取《千金方》《外台秘要》作对照,删除了"运气图解""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该书遵从仲景的伤寒有五之说,以六经为纲、五种伤寒为目、因伤寒以聚方的编排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伤寒病证的概念更趋清楚明晰,更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开辟了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使后人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伤寒论》。临证上陈氏用药谨慎稳重,方解精辟简练,体现了经方大家之特色。  相似文献   

10.
“伤寒”一词较早见于《内经》、《难经》,有广义、狭义之分。认为《伤寒论》之“伤寒”另有深意:古人因气候、社会等因素而重视寒邪,故以伤寒病统领外感诸病;《伤寒论》重视寒邪伤人,所谓伤寒,即是寒邪伤阳之意,而阳气为病,一则阳虚,一则阳郁。伤寒与阳虚、阳郁当为互辞,《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阳虚、阳郁之病机。  相似文献   

11.
唐代医学著作《千金方》在中医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伤寒方剂与东汉《伤寒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命名亦延续了《伤寒论》中方剂的命名特点。总结了《千金方》中伤寒方剂的10种命名特征,即以君药、方剂功效、功效和药物组合、主治病症、古代传统鬼神崇拜、道家文化、组方种类、药色、主药与入药方式、药物特征为命名依据,分析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及异同,阐述二者方剂命名的传承关系。揭示了《千金方》中伤寒方剂的命名规律以及与《伤寒论》方剂的命名联系,为古代中医方剂命名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医学衷中参西录》,分析张锡纯对《伤寒论》方的变化应用,主要对伤寒理法的闸发,遵循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和仿仲景方义,并结合临床实际而灵活制方,对临床运用《伤寒论》方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许叔微伤寒著作的版本流传、学术贡献进行了论述。认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及《类证普济本事方》中的卷第八、卷第九为其现存的伤寒专著。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倡导以表里虚实为纲结合寒热阴阳论治伤寒的辨证方法;开创以病案分析法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以类证的方法,阐发《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引经据典,补充《伤寒论》未备方论;临证善于化裁古方,创立新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自王叔和收集整理后,未能广泛流传。至北宋,政府重视中医学的发展,令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伤寒论》,并作为太医局教材,印刷技术改新进步则大量出版《伤寒论》,促使其广泛流行与传播。同时提高医生社会地位,科举制度使医学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学习研究者日众,伤寒学研究蔚然成风,伤寒学派开始形成,“经方”崛起,使《伤寒论》研究走向新阶段,为明清时期的伤寒分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宋代名医许叔微,年轻时因父母双亡,再加屡试不举,遂弃儒习医。他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对辨证施治理论多有阐述和补充,尤其对《伤寒论》研究最为透彻,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本事方》《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翼伤寒论》等。他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他总结《伤寒论》的辨证方法,编撰了《伤寒百证歌》,以歌诀体裁将仲景方论编成100证,以便后学习记,成为后世学习《伤寒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是什么? 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伤寒论》,《金匿要略》、《神农本草经》.但也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仍合为《伤寒杂病论》作为一部,再加《难经》称为'四大经典." 2、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凡是任何一门专著或学科,都必然有其一定的研究对象,《伤寒论》自不例外。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伤寒论》虽然以“伤寒”作为书名,顾名思义,它是以“伤寒”作为研究对象,似无疑义。然而,“伤寒”一词,古今涵义各别,因此.还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故仍有进行讨论的必要。实践证明,学用《伤寒论》时,如果不明确仲景何以要用“伤寒”作为书名,那就很难全面理解论中的研究对象、论述内容的精神实质和进一步掌握其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清代著名的伤寒家陆九芝曾深有感慨地说:“昔人谓读《伤寒论》当先求其所以立法之意,余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汉代张仲景所著。后经历代医家编注的书有几百种。笔者选择了《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与《注解伤寒论》相校读,发现二者差异不少。据笔者粗略统汁,仅六经辨证部分就有  相似文献   

19.
伤寒与流感浅识王建全,金翠兰(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276800)关键词伤寒,流感,伤寒论伤寒在祖国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伤寒显然包括所有外感热性病,是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  相似文献   

20.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载录的《伤寒论》称《唐本伤寒论》,又称《孙思邈本伤寒论》。犹如《宋本伤寒论》又称《赵开美本伤寒论》一样。《孙思邈本伤寒论》与《赵开美本伤寒论》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本,即均来自南朝梁阮孝绪《七录》著录的《辨伤寒十卷》。阮孝绪《辨伤寒十卷》与陈延之《小品方》著录的《辨伤寒》相关。《宋本伤寒论》受到世人高度崇信赞佩,关于它的研究已成滔滔江河之势,《唐本伤寒论》直至现在,对它的研究考证仅是涓涓细流,未被医家与学者周知。文章考证《千金翼方》成书时代及其流传,考证《伤寒辨》之特点与结构,比较《辨伤寒》与宋本《伤寒论》之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