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GDM孕妇和30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真菌性阴道炎、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DM严重影响母儿预后,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孕期血糖控制、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严密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GDM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孕期未治疗;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31例作为对照.分析GDM发病情况及干预效果,对各组间母儿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GDM的检出率为3.2%,接受治疗的97例GDM患者中,81.5%经饮食及运动疗法即可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18.5%需加用胰岛素治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治疗组结局明显优于未治组(P<0.05),正常组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结局明显优于未治组(P<0.05).结论:对GDM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是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俊茹  李乃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10-21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7例GDM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控制满意A1型30例,血糖控制不满意A2型37例(其中包括发现较晚和不配合治疗患者),同时选取近GDM患者分娩后1~2天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两组之间母儿并发症。结果: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早产、剖宫产率、胎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转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性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也较对照组升高。血糖控制不满意患者母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满意者。结论:重视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加强对GDM孕妇的管理和规范化治疗,以改善GDM孕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王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73-5475
目的: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GDM孕妇根据治疗后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84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0例,并设健康孕妇87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对妊娠有较大影响,应及时进行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10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90例,选择同期分娩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1组(治疗组)及GIGT组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2组(未治疗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与GIGT是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尽可能使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双艳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44-134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6年8月,对1039例受检孕妇行糖尿病筛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53例。将诊断GDM接受规范化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的32例作为观察组,另21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36周后确诊的或不配合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GDM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和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惠薇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12-313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84例GDM患者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必要情况下的皮下注射胰岛素干预治疗,力求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妊娠期感染、羊水过多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中,干预组新生儿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窒息及羊水污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要加强孕妇保健,早期发现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以减少GD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具有较大危害.对孕产妇的影响:主要包括自然流产、巨大胎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对新生儿的影响包括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先天性感染.目前治疗手段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是在不引起孕妇产生饥饿性酮体,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使之不引起餐后高血糖;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GDM孕妇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GDM糖代糖紊乱的最佳选择,治疗目的 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补充胰岛素,控制母体血糖水平.本文将对GD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旧妊娠期糖尿病(GDM)新诊断标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分析旧诊断标准漏诊为GDM而新标准确诊为G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干预组50例,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血糖药物等治疗;对照组50例,不给予任何控制血糖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及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分别为6.00%、2.00%、2.00%、4.00%、2.00%和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12.00%、10.00%、13.33%、12.00%和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可更好地管理高危孕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小凤 《现代保健》2014,(10):105-107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GDM孕妇,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26例)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20例),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也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糖对于改善孕妇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血糖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席德娣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16-1918
目的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产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将131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47例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和16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只有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5)。未治疗组孕产妇的先兆子痫、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的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孕早期对有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饮食运动干预,观察干预措施对GDM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社区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的438例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215例孕早期予以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223例予以常规孕期管理。追踪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分娩结局。比较两组GDM、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羊水过少、早产、剖宫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干预组GDM、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羊水过多、羊水过少、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孕早期对GDM高危人群进行饮食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GDM发病率,并减少与其相关部分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及两组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自测血糖、定时产检、讲究卫生等行为习惯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孕期系统的、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结局及孕妇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朱明  温兰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03-250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时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0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2例(GDM组)与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中非妊娠期糖尿病、无内外科并发症的孕妇162例(对照组),就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围产儿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GDM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母儿合并症羊水过多、羊水过少、阴道炎、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胎、新生儿死亡、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筛查、诊断,及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12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建卡的2388名孕妇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筛查,根据结果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再按血糖控制情况将糖尿病组分为血糖控制正常组和未正常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GDM发生率与孕期体重指数相关;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57.56%和47.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正常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4.97%,明显低于血糖未控制正常组的46.15%(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血搪控制情况有直接关系。结论 GDM对母儿的影响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并综合规范治疗,能明显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0例GDM患者(GDM组)和6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经过及其对母子的影响。结果 2组比较GDM组的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2组羊水过少、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时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吴喜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06-106,108
目的研究与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用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132例,将其设定为GDM组,选用同期入住我院未患病的正常产妇132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GDM组孕妇中有98例采用饮食控制联合运动治疗法控制血糖量,其余34例孕妇采用胰岛素控制治疗法控制血糖量。结果两组孕妇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孕妇发生妊高症、羊水过量、产后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情况同GDM组均无显著差别;对照组孕妇剖腹产以及早产现象显著低于GDM组孕妇。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情况同GDM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对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只有这样妊娠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并发症现象才能得以减少。饮食控制联合运动治疗法以及胰岛素控制治疗法治疗GDM孕妇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60例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0例GDM患者(GDM组)和6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的妊娠结局.岳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经过及其对母子的影响。结果2组比较GDM组的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2组羊水过少、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胆虹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时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1至2012年2000例孕妇分别应用新旧诊断标准后其妊娠结局改变情况。结果①妊娠期糖尿病( GDM)检出率由旧标准6.60%升高到新标准15.50%;②新标准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旧标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75、4.546、6.650、7.992、15.442、16.563、16.733,均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57、2.168、2.582,均P>0.05);③观察组和正常组分别与研究组比较,母体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和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GDM诊断标准应用后增加了GDM检出率,使更多的GDM孕妇被及时诊断并给予临床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对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早期饮食和运动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 - 2016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171例GDM高危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饮食和运动全程规范化管理,对照组行常规产检,比较2组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研究组羊水过多和GDM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2)研究组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3)研究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4)研究组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和新生儿肥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结论 孕早期饮食和运动干预可降低 GDM的发病率,减低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预防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