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氯异氰尿酸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8LD50)、中剂量组(1/16 LD50)、低剂量组(1/64LD50)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的受试物饲料90 d,观察大鼠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血清生化、脏体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雌性大鼠在染毒第70 d后生长明显减缓并持续到实验结束,AST、ALT活性明显升高;雄性大鼠睾丸脏体系数明显增大,AST、BUN显著升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AST、BUN也明显增高。低剂量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各剂量组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提示三氯异氰尿酸原药对动物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经口染毒的亚慢性毒性阈剂量雌雄大鼠分别为99.25、49.62 mg/kg,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大鼠分别为49.62、12.41 mg/kg。  相似文献   

2.
苯醚甲环唑的亚慢性经口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醚甲环唑原药对大鼠的主要亚慢性毒性作用及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方法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中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设0、300、900、2 700 mg/kg 4个剂量组。结果中剂量组(900 mg/kg)雌性大鼠肝/体比、肾/体比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RBC计数、血容积比(HCT)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2 700 mg/kg)雌性大鼠体重总增加量、总摄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低于对照组,肝/体比、肾/体比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肝/体比高于对照组,RBC、HGB、HCT、球蛋白(GLOB)平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活力高于对照组。上述观察指标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苯醚甲环唑原药的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NOAEL)为:雄性大鼠(20.94±2.64)mg/(kg.d),雌性大鼠(24.54±1.35)mg/(kg.d)。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偶氮四唑二胍(GZT)对大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效应,为职业接触人群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6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卫星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125 mg/kg·bw、250 mg/kg·bw和500 mg/kg·bw GZT-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经口灌胃染毒,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1次/d,连续28 d。卫星组动物染毒28 d后不再染毒,继续观察14 d。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清生化、脏器系数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试验期间大鼠一般情况较好,各剂量组雌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食物利用率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10);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8、0.010、0.001);雄性大鼠高剂量组BUN、CREA、UA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4、0.009、0.001),中、高剂量组CH...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甲-4-氯原药(MCPA)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对大鼠经口灌胃进行单次染毒,观察动物中毒症状,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亚慢性毒性实验分别以113.50、37.83、18.92 mg/kg不同剂量连续经口灌胃染毒13周,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记录每周体质量.试验结束时测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脏器系数及病理变化.结果 MCPA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雄性动物均为681.00 mg/kg.亚慢性染毒后,113.50 mg/kg组动物出现明显中毒症状,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升高,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肾脏系数增大,动物尿中蛋白和红细胞阳性;37.83 mg/kg组动物出现明显中毒症状,部分动物尿蛋白和红细胞阳性;18.92 mg/kg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2-甲-4-氯原药属于低毒性物质,本实验条件下,大鼠90 d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8.92 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杀扑磷原药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求出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 按照GB 15 670 -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和GB 15 193 -94进行试验。结果 雌性大鼠LD50 为 3 8 3mg/kg ,雄性大鼠为 3 1 6mg/kg。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为阴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 ,11 67mg/kg和 3 5 0 0mg/kg饲料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抑制明显 ,3 5 0 0mg/kg饲料组 ,雌性大鼠总摄食量明显减少。结论 杀扑磷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雌性大鼠(1 2 6± 0 0 8)mg/ (kg·d) ,雄性大鼠 (0 40± 0 0 4)mg/ (kg·d)。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异丙隆原药的慢性毒性,提出其慢性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和无害作用剂量(NOAEL).方法 480只SD种雄性和雌性大鼠(体重110~140 g)分为4组,3个染毒组分别喂饲染毒异丙隆原药50.0 mg/(kg·d)(高剂量组)、5.0 mg/(kg·d)(中剂量组)和0.5 mg/(kg·d)(低剂量组),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历时2 a;观察大鼠日常表现、检测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检查了解解剖、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和尿液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分别从试验第6周和第11个月开始减慢(P<0.01);高、中两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脏肿大,肝细胞水肿样变性和脂肪变性.结论 异丙隆原药对雌性和雄性大鼠慢性毒性的LOAEL分别为50.0 mg/(kg·d)和5.0 mg/(kg·d),而NAOEL为0.5 mg/(kg·d).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铵(ADN)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研究,确定ADN的急性毒性分级、毒作用性质及靶器官.方法 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采用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28d)毒性试验和亚慢性经口(90d)毒性试验.结果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ADN对小鼠的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568.9 mg/kg,大鼠为616.6 mg/kg,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级化学物.(2)亚急性经口(28d)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雌、雄鼠123 mg/kg剂量组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61.6、123 mg/kg剂量组血清中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肝/体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亚慢性经口(90d)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染毒第5周开始,123 mg/kg剂量组雌性大鼠体重增长幅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6、123mg/kg剂量组血清中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高于对照组,肝/体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脏病变检出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N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级,其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30.8 mg/kg,毒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  相似文献   

8.
杨秀鸿  安飞云  陆丹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84-2087
目的探讨戊唑醇原药的诱变性及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按照我国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要求进行。结果 62.5~250μg/皿的Ames实验结果为阴性;染毒14.7~294 mg/kg的剂量组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染毒36.8~147 mg/kg的剂量组的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未见增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高剂量组(71.7mg/kg.bw/d)的雄鼠在染毒中后期出现精神不振、少动、被毛蓬松、会阴部污秽等中毒症状。结论戊唑醇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戊唑醇原药有一定的蓄积毒性作用,可引起潜在的慢性中毒,主要的毒作用部位是肝脏与血液系统。戊唑醇原药SD雌、雄大鼠亚慢性(90 d)经口试验未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水平分别为16.3、8.0 mg/kg.bw/d。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粉唑醇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作用,初步分析染毒后对大鼠血液、肝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实验,将80只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用含37.5、150和600 mg/kg粉唑醇的饲料连续喂饲染毒90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临床表现、摄食量、体重,实验结束时测定相关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雌鼠各组实际染毒剂量分别为2.8、12.2、47.2 mg/kg,雄鼠各组实际染毒剂量分别为2.8、11.3、47.1 mg/kg。试验期间,各剂量组雌、雄鼠活动、进食、饮水基本正常,未见明显中毒表现。与相应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雄鼠白细胞计数(WBC)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雌鼠总胆红素(TBIL)升高;中、高剂量组雌鼠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各剂量组雌、雄鼠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无生物学意义。大体解剖未见明显异常,粉唑醇原药未引起SD大鼠各脏器病理性改变。结论粉唑醇原药长期暴露对大鼠的血液、肝、肾具有毒性作用和潜在的致病风险。其对雌、雄SD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均为2.8 mg/(kg bw·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茶皂素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选8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茶皂素高(500 mg/(kg·bw))、中(100 mg/(kg·bw))、低(20 mg/(kg·bw))剂量组和对照组(无菌蒸馏水),每组22只,雌雄各半。每天经口灌胃染毒1次,连续90 d。实验期间,及时记录大鼠一般状况、动物体重及食物消耗量,实验末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尿液指标检查,解剖动物进行病理观察,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动物均无死亡情况。低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异常情况。雄鼠中剂量组的肺脏器系数明显增高(P<0.05),雄鼠高剂量组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血常规(白细胞)、脏器系数(脑、脾、肺)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雌鼠高剂量组的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碱酯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本实验显示茶皂素(30%原药)对动物体重有一定影响,Wistar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实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20 mg/(kg·bw),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为100 mg/(kg·bw)。  相似文献   

11.
克菌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克茵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确定克茵丹亚慢性经口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并初步确定毒作用靶器官.方法 96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24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受试物低、中、高剂量组,共4个实验组,分别用含0、333、1 105和3 333 ng/kg克茵丹的饲料给无特定病原体级大鼠喂饲90 d(动物实际摄食克茵丹的量在雌性分别为0、36.0、124.4、371.3 mg.kg-1·d-1,在雄性分别为O、30.9.94.2.323.6 mg-1·d-1).以一般状态、体质量、血常规9项,血生化12项,尿液常规,部分脏器系数和病理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 中、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动物试验期间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剂量组雌性动物血小板(Plt)降低,高剂量组雄性动物的白细胞(WBC)降低和血清尿素氮(BUN)升高.中、高剂量组动物部分脏器体比升高.中、高剂量的部分动物肾脏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结论 克茵丹在SD大鼠亚慢性经口试验中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雌性36.0 mg·kg-1·d-1,雄性30.9 mg·kg-1·d-1.肾脏可能是克茵丹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原药的亚慢性经口毒性作用 ,采用国标GB15 6 70 1995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雌、雄性大鼠高剂量给药组 (4 0mg kgBW ,5 4mg kgBW)出现精神萎糜等神经、精神中毒症状 ,体重增长速度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雌性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雌、雄性大鼠胆红素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5 ) ;雌性大鼠肝、脾脏器系数 ,雄性大鼠肝、脾、肾、睾丸脏器系数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原药影响大鼠体重增长并对大鼠多脏器造成了损害。雌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6 8mg kgBW ;雄性大鼠为 9 3mg kgBW。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杀虫磺原药对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探讨其亚慢性毒性的阈作用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雌鼠剂量以135、67.50、22.50mg/kg,雄鼠剂量以157.5、78.752、6.25mg/kg,连续90d给予杀虫磺原药,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及血液、生化指标并解剖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杀虫磺原药高剂量组动物,染毒8周后出现被毛蓬松、活动减少、体重减轻等症状;染毒结束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肝及雄鼠肾脏器系数增大,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细胞明显浊肿,胞浆疏松,汇管区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中剂量组动物染毒结束后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雄鼠肾脏器系数增大;肝细胞病变相同,但程度较轻。低剂量组动物一般行为、体重增长、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变化。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初步确定大鼠90d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为22.50mg/kg;雄性为26.25m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受试样品甲基磺草酮原药的毒性特点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为期90天的毒性实验,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其进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甲基磺草酮原药不诱发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在整个染毒期间,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周平均体重从第4周开始至实验结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的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的葡萄糖(GL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脏器系数测定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和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肾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肝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甲基磺草酮原药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为无致畸变作用,对CHO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无致突变作用。甲基磺草酮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100.0mg/(kg.d)及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甲基磺草酮原药对雄、雌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25.0mg/(kg.d)。  相似文献   

15.
2,4-二氯苯氧乙酸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61.50、20.50、10.25 mg/kg 3个2,4-D染毒组.连续经口灌胃染毒90 d,实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记录每周体质量,结束时检测血、尿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变化.结果 ①61.50 mg/kg组动物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染毒14、18 d时雌性动物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升高(P<0.05),且雄性动物尿素氮亦升高(P<0.05),尿中蛋白和红细胞阳性;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②20.50mg/kg组动物出现中毒症状,染毒14 d时雌性动物体质量增长缓慢,尿蛋白和红细胞阳性;③10.25 mg/kg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2,4-D大鼠经口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本实验条件下,供参考的经口慢性毒性实验适宜剂量范围为0.21 ~ 10.25 mg·kg-1·d-1.  相似文献   

16.
单甲脒盐酸盐原药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分别用含625、125、25、0 mg/kg 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的饲料,给大鼠连续喂饲染毒3个月,观察一般表现、体重、进食量,实验结束时测定血常规7项、血生化11项、尿常规及生化8项,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质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动物无异常发现;高、中剂量组动物活动减少,烦躁,眼鼻血性分泌物,会阴部污秽,皮肤破损或溃烂,体重、进食量下降,体重增长缓慢。实验结束时,高剂量组雌雄动物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胆碱酯酶(ChE)降低;雄性动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降低。中剂量组雌雄动物总蛋白(TP)、血糖(GLU)降低。高、中剂量组部分动物尿蛋白呈阳性。高剂量组动物脑、心、肝、肾、肾上腺及雄性睾丸脏器质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雌性动物脑、肾及雄性动物脑、肝及睾丸脏器重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可见肝细胞肿胀,细胞内有小圆形空泡,肝窦结构受压,中剂量组部分雌性动物周边性肝细胞内小圆形空泡。结论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影响动物食量、营养状况,引起行为改变、抗感染能力减低,体重和食物利用率下降,部分生化指标(TP、ALB、GLU、BUN、ALP、ChE)及部分脏器质量系数改变,且能造成部分动物肝脏损害。该药喂饲染毒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大鼠为2.34 mg/kg,雄性大鼠为1.59 mg/kg。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茚虫威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将9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染毒剂量分别为0.92、3.68、14.7 mg/kg和1.04、4.18、16.7 mg/kg),连续经口灌胃染毒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雌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增高;大部分雄鼠尿胆原阳性。高剂量组及雄性中剂量组大鼠肝、脾脏器系数增高。高剂量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质地较硬,颜色较深。高剂量组大鼠和中剂量2只雌鼠脾脏红髓髓窦高度扩张并充满大量红细胞,髓质内含铁血黄素沉积明显。提示脾脏可能是茚虫威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8.
十三吗啉原药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十三吗啉原药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62mg/kg,雄性大鼠为68lmg/kg,雌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mg/kg。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均为阴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性大鼠的未见有害作用量(NOAEL)值分别为(7.47±0.61)mg/(kg·d)和(20.27±1.06)mg/(kg·d);雌雄性大鼠的基准剂量可信限下限(BMDL)值分别为25.58、35.57mg/(kg·d)。结论十三吗啉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级,无致突变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NOAEL值,雌雄结果差异较大,为克服其方法在评价中的不足,结果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阈值采用BMDL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参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版)进行28天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88 mg/kg剂量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食物利用率降低;雄性鼠脑、肺、肝、脾、睾丸脏器系数升高,雌性鼠脑、肺、肝脏器系数升高;病理检查脑、肝、肺、肾出现轻微病变。提示TNAZ对SD大鼠的脑、肺、肝、脾、睾丸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制蚜菌素对SD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设为0.0、2.4、9.6、38.3 mg/kg饲料4个剂量组,每组2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别采用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NOAEL)和基准剂量(BMD)计算亚慢性经口毒性阈值。结果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高、中剂量组肝重、肝脏器系数及摄食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呈负相关。结论制蚜菌素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NOAEL雌雄性大鼠分别为(0.22±0.02)、(0.18±0.01)mg/(kg.d),BMD的95%可信限下限(BMDL)雌雄性大鼠分别为0.790、0.319 mg/(k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