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光损伤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周,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的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瘤体,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肿瘤体积有增大趋势,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HE染色、瑞氏染色、基底膜带染色均显示为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因素,但停止该处理因素后荷瘤数量呈下降趋势;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皮肤肿瘤模型。该模型具有出瘤率高,出瘤整齐,荷瘤量多,除去处理因素后瘤体数量依旧稳定,且体积有增大趋势等特点,为皮肤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两步化学诱导法建立BALB/c小鼠皮肤癌模型进行方法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背部剃毛暴露出约2 cm×2 cm的皮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4个模型组第1周分别涂1、2、4、7次100 μg/100 μL DMBA/丙酮液,后续均1周涂两次4 μg/100 μL TPA/丙酮液,记录小鼠体重、成瘤时间、成瘤数量,并在12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做HE染色分析。结果 1周涂1次DMBA成瘤周期长;1周两次成瘤周期短,质量高;1周4次会损伤皮肤但不影响肿瘤的形成;1周7次对皮肤伤害较大并导致小鼠死亡。结论 采用第1周涂两次DMBA启动,后续用TPA连续诱导建立BALB/c小鼠皮肤癌模型操作简便,成瘤期短,癌变率高,与人类皮肤癌发生发展相似,可用于建立研究皮肤癌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1 mm的丘疹,第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 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DMBA(二甲基苯并蒽)/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树鼩乳腺肿瘤模型。方法用DMBA联合人工合成孕激素MPA的方法,挑选45只雌性树鼩,随机分为3组。(1)DMBA组:连续3次进行DMBA(20 mg/次)灌胃处理,每周1次;(2)DMBA+MPA组:每3周1次,连续3次DMBA灌胃处理之后,于树鼩背部左侧皮下第1次植入MPA缓释片剂(150 mg/片,90 d缓释),间隔3个月,第2次植入MPA片;(3)正常对照组:使用花生油进行灌胃处理,每3周1次,连续3次。实验处理后,每周定期观察肿瘤发生情况,共观察45周。采用HE染色对诱发肿瘤的病理类型进行鉴定。结果 DMBA能单独诱导树鼩特异的产生乳腺肿瘤,诱发率为12%;联合MPA皮下植入可以把DMBA诱导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提高到50%;而对照组没有观察到乳腺肿瘤的发生。诱导的肿瘤主要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程度低,仅有一例为恶性程度高的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所诱导的树鼩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均为人类共有的肿瘤病理类型。诱发肿瘤形态与自发肿瘤相似。  相似文献   

6.
红光与红外线辐射对荷瘤小鼠免疫抑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比较研究单纯红光照射、红外线照射及红外线与红外联合照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波长为2.5~5.0um、功率密度为0.06W/cm2的中波红外线,波长为628nh、照射强度为200LX/cTm2红光以及上述条件的红外线与红光联合照射荷瘤小鼠,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RBC-CR1花环率、RBC-IC花环率、作为免疫指标,并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单纯红光照不能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各项免疫指标与肿瘤对照组比P>0.05,单纯红外线照射可使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RBC-CR1花环率明显提高(P<0.05);红光加红外线联合照射亦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RBC-CR1花环率,其效果优于单纯红外线照射,与单纯红外线组比较(P<0.05),且瘤重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26%.结论:单纯红光照射不能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单纯红外线照射以及红外线加红光联合照射均可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且红外线与红光联合照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红外线照射并可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紫外线照射SKH-1小鼠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 探讨紫外线诱发皮肤SCC发生及AK向SCC转化过程中DNA-PKcs-m TORC2/Akt信号转导通路的DNA-PKcs活化水平。方法 将43只SKH-l无毛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 (33只) 和对照组 (10只) 。实验组采用SUV-1000日光模拟器模拟日光照射SKH-1无毛鼠,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18、24、28周分别处死小鼠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8周取同一只小鼠背部不同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收集成人日光性角化病 (AK) 、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 、正常避光部位 (NNS) 、正常曝光部位 (NES) 皮肤组织各5例, 进行后续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12周后实验组部分小鼠背部皮肤增厚, 皮棘隆起;17周开始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陆续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照射28周后成瘤率达100%;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均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小鼠表皮组织中DNA-PKcs表达含量增加, 统计学分析有差异 (P<0.05) , 而p-DNA-PKcs (T2609) 无差异 (P>0.05) 。人表皮组织中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表达含量均增加且有统计学分析差异 (P<0.05) 。结论 成功制备小鼠AK模型和SCC模型;明确了紫外线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 可诱发DNA损伤及修复等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DCs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雌性小鼠长骨骨髓中分离并扩增DC,B16黑色素瘤细胞皮下接种建立荷瘤动物模型。采用黑色素瘤肿瘤相关抗原(TAA)使DCs致敏,以致敏的DCs免疫治疗荷瘤小鼠,观察抗原致敏DC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接种肿瘤细胞数5×105个/只的实验小鼠成瘤率为100%,接种细胞数为5×104个/只的小鼠成瘤率为60%。对照组(甲组)和未致敏的DCs治疗组(乙组,DC细胞数5×105个/只)小鼠生存时间基本一致,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差异。丙组和丁组(接种抗原致敏DC细胞数分别为5×105个/只和5×104个/只)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丙组生存时间又长于丁组(P<0.05)。甲、乙组小鼠肿瘤生长迅速,而丙、丁组受到明显抑制(P<0.01),丙组肿瘤生长较丁组缓慢(P<0.05)。荷瘤小鼠的体重随时间逐渐减轻,甲、乙两组体重减轻明显,和丙、丁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后期丁组荷瘤小鼠体重减轻较丙组明显(P<0.05)。结论小鼠成瘤率与接种肿瘤的细胞数有关,细胞数量越大成瘤率越高,宿主存活时间越短。肿瘤抗原致敏的DCs对荷瘤鼠有治疗作用,而未致敏的成熟的DC则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在一定细胞数的范围内治疗效果与致敏的DC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以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用S180肿瘤抗原致敏,获得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S180荷瘤小鼠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0.2mL/只)、环磷酰胺组(50mg/kg/只)、黄芪多糖组(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2×105/只)、细胞因子组(TNF-α诱导的树突状细胞2×105/只),于荷瘤第5天和第10天给予相应治疗。荷瘤第12天,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2、TNF-α的水平;处死小鼠,剥瘤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另外4组小鼠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生存时间。结果黄芪多糖组的抑瘤率与生命延长率均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和模型组(P<0.05),与细胞因子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多糖组小鼠血清IL-12、TNF-α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和模型组(P<0.05),与细胞因子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在荷瘤小鼠体内可有效发挥抑瘤作用,延长荷瘤小鼠生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荷瘤小鼠产生抗肿瘤细胞因子IL-12、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动细胞测量仪、检测了移植肿瘤(EMT—6肉瘤)局部X线照射后的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局部照射明显抑瘤的同时,荷瘤小鼠脾重减轻,脾有核细胞数减少,脾脏IgM~+细胞,Lyt1~+细胞及Lyt2~+细胞数均明显降低。讨论了肿瘤局部照射后,荷瘤机体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