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后三至七年方可采药,故名“三七”。其叶似人参,又称“参三七”,别名田七,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之优异品种,主产广西、云南一带。其于燥根是名贵的中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相似文献   

2.
三七的传说     
荣蔚 《开卷有益》2010,(2):42-43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三七,是一种常用中药,又名山漆、田七、金不换、人参三七。关于三七的传说很多。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古方。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今清肝胆,除少阳半里之热,二味相伍是和解少阳之要药,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伍人参、大枣、甘草扶正和中,姜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共奏和解少阳之功。关于小柴胡汤的主药,前人曾有争论。有认为“此汤转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热,黄芩清里热也。”;有说“以柴胡,半夏得二至  相似文献   

4.
<正> 自宋金李东垣“十九畏歌”提出“人参最怕五灵脂”说后,虽持异议者代不乏人,然究因李氏为名家,故历代医家多尊信之,不敢轻易尝试,犹恐误事。人参味甘微苦而性平,有大补元气之功。《本经》谓:“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开心益智”,自古即视为治虚劳内伤之第一要药;五灵脂味微甘咸而性温,能活血止血,但以散瘀止痛为其作用专长,《本草纲目》谓治“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为治一切血瘀气滞痛证之要药。两药能否为伍?笔者近年来,试将两药同用,治疗气虚血瘀、虚实互见的冠心  相似文献   

5.
“开心”是古代文献所载人参的主要功效之一,本义指开通心窍。人参祛痰逐邪,开窍启闭,可使气液宣通正常,治疗诸邪蒙蔽心窍导致的健忘、癫狂等神志病,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皆可用之,而非用其纯补之功。隋唐以来,“参补虚”理论日趋兴盛,人参“开心”的功效逐渐被“补心”所取代,现代以来已经少有人提及。现代临床中,人参主要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一方面忽略了其在表证、实证方面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使人参治疗范围较古时有所缩小。重拾人参在中古时期的“开心”功效,有助于扩大人参的应用范围,提高产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薛氏医案》说:“人参但入肺经”。考诸家本草,如《本草衍义补遗》、《本草汇言》等,亦多谓其为肺脾二经之药。景岳《新方八略》,有“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之说。至赵养葵《医贯》,则断然云:“人参乃是脾经药,到不得肾经。”  相似文献   

7.
四川型紫癜     
进食有些中菜后,出现头痛、发汗及麻木感,其原因不明,故有“中餐馆综合症”之称.有些滋补食品兼有一定药效,例如人参.被认为有强身壮阳之功.近来,偶而发现另一滋补食品黑木耳,(图1)食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提到冬季进补,很多人都会想到人参,少有人能想起与之齐名的补血药——三七。三七又叫田七,广泛用于各种药品和保健品,乃至牙膏这样的生活用品。《本草纲目》中说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本草纲目拾遗》则认为三七与人参一样,是"中药之最珍贵者","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地下块茎。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三七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20多种皂苷,总含量约为12%。其主要功效与传统典籍上记载的出入不大,有止血、造血、镇痛、抗  相似文献   

9.
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女子以血为本,病多及血,本品专入血分,能行淤血,生新血,有活血祛淤之功,妇科经产最为常用,故有“益母”之称。  相似文献   

10.
人参蜂王浆有补元气、生津安神、恢复体力的功效,但对于实热症却属禁服之列,因人参性属温热,服用人参蜂王浆,易于“上火”,甚至烦燥不安,导致鼻流血等实热症状。这就是补得不当之故。银耳蜂王浆,性凉,有补虚除热之功,长于养阴生津,补肺止血,是补肺首选的滋  相似文献   

11.
人参,有大补无气、延年益寿之功。历来为稀贵之品,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有的甚至于一年四季都以“参”进补:冬季吃红参,春秋服生晒参,夏季饮西洋参,其实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12.
徐灵胎说:‘天下之害人者,杀其身,未能破其家,……先破人之家而害其身者,人参也。人参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病家好补,医家如此而害人。今医家用参救人者少,害人者多。’(《医书汇集》人参注)徐氏针对医者,不问人体虚实,病情深浅,滥用人参之弊。我们认为人参大补亢气,气虚欲脱之证,有起死回生之功,对正虚邪实,脾虚食少,心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名贵中药货源不足,市售中药材常发现有伪品出现。这里介绍几种名贵中药的独特鉴别法,供鉴别时参考。人参口尝法:人参味特殊,真品口尝,苦中带甜,如带麻辣、酸涩味者,则系伪品。天麻水蒸法:真品有“鹦哥嘴”(系残留之茎基痕)、“横环纹”(系退化之须根痕)、“凹肚脐”(系母根脱落之疤痕)。天麻隔水蒸后,嗅其有躁臭气味者为真品。虎骨比重法:虎骨因其质量坚实而异于  相似文献   

14.
川贝母与浙贝母是临床常用的两味中药,先秦时期均以“贝母”之名统之,用以疗郁疾。明末以后,川贝母、浙贝母从“贝母”之名的统称下区分出来,其功效也开始独立划分,并经历了从区分到明确、从深入到总结、从矫往到承袭的认识发展过程。与现代记载相较,古代文献对川贝母的“解郁愁、散逆气”之功以及浙贝母的“清降”之性有更明确深入的认识,前者多体现在解气郁、痰郁之疾,后者多体现在宣降止咳、内开郁结、通降痹阻等。  相似文献   

15.
参苓白术散治疗多发性脂肪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莲子肉、砂仁、苡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 ,脘腹闷胀 ,便溏等症。多发性脂肪瘤在中医外科学中属“肉瘤”范畴 ,其特点如《外科正宗》曰 :“软似绵 ,肿似馒 ,皮色不变 ,不紧不宽。”因其多发之特性 ,客观上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机会。笔者于临床实践中治一多发性脂肪瘤病人 ,由于病人兼有上述参苓白术散证 ,因此用本方加入川贝、白芥子、桂枝三味 ,取得殊效 ,特将体会叙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脂肪瘤为单发或多…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系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其姊妹方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等7味药组成,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症的有效方剂,具有和解少阳,清热解毒,疏肝和胃,扶正祛邪之功。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大黄组成,主治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症。大柴胡汤症是少阳病主要病症,临床较为多见,是古今临床常用方剂。有关此汤的研究报道很多,现将有关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大柴胡汤的主要功能是和解少阳,通里泄热,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郁滞,黄芩清解胸腹之热,大黄通里泄热,枳实政结…  相似文献   

17.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用于阳明气分热盛.人参,味甘微苦,其性微温,其功能大补元气,养心安神,补脾益肺,是补虚济弱之良药.温病系因感受温热、温毒、湿热等病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多起自上焦,盛于中焦,伤及下焦,该病每以热盛为特点,最易化燥伤阴,治疗初期宜辛凉解表,中期宜清泄实热,末期拟滋养阴液为大法变通.于此,人参何宜?吴鞠通之<温病条辨>示上、中、下焦之病证巧用白虎加人参于关键时刻,确起沉疴霍然,昭示后学.  相似文献   

18.
韩旭 《大家健康》2014,(12):48-48
烹调方式选“焐炖”。营养师说,焐炖能降低猪肉的胆固醇。对北京市40多位百岁老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一周吃2~3次红烧肉的习惯,这正是因为猪肉经过科学的烹饪之后营养成分得到了改善。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实验表明,经过2个半小时的焐炖之后,猪肉中对人体有害的脂肪含量下降41.04%,饱和脂肪酸下降40%~51%,胆固醇减少51.3%。而对人体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却大量增加。不过要注意,必须要“文火”、“焐炖”才有效果,中间不能开盖,水要一次性加足。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苷Rb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参(Radix gingseng)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中国古老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言其具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久服有轻身延年之功效”。人参素有“百草药王”之美称,应用于中医临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医疗用途。  相似文献   

20.
民间谚语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多吃萝卜少吃药”,“十月(农历)萝卜小人参”等等。可见对其防病价值的肯定。吃萝卜、好处多1.萝卜含有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肌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预防癌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萝卜中的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