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省丙肝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肝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出现,为我们了解河南省丙肝流行状况提供了可能。为摸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3763份正常人和496例急性散发性肝炎病例、138名献血员、59例原发性肝癌和5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血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妇女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妊娠妇女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沈阳110003)赵桂珍,马力,曲以琴,吴秀芳1993年8月~1994年4月对1249名正常妊娠妇女进行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调查。方法:孕妇于产前检查同时采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河南省丙肝疫情的时间序列特征,比较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BSTS)和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ARIMA)模型在丙肝发病趋势预测中的性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2年9月河南省丙肝发病数据,采用普雷斯科特(HP)和相乘季节分解法解析数据的周期和季节模式。使用2013年1月—2021年6月数据分别构建SARIMA和BSTS模型,2021年7月—2022年9月数据测试预测准确性。结果 2013—2022年河南省共报告丙肝267 968例,2月的季节因子最小(0.85),3月和4月的季节因子较大(分别为1.22和1.11)。BSTS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307.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18.86%)、均方根误差(409.57)、平均误差率(0.17)、均方根百分比误差(0.27)均小于SARIMA模型(分别为469.29、27.80%、532.59、0.26、0.34),敏感性分析结果相似。使用BSTS模型预测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河南省丙肝发病总数为27 981(95%CI:14 729~41 612)例,月均发病数为1 865(95%CI:982~2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5-2020年河南省≤14岁儿童丙型肝炎(丙肝)疫情的时间序列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模型预测其流行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5-2020年河南省报告的≤14岁儿童丙肝个案,季节特征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趋势分解法,以季节指数表示季节趋势的显著程度,按月变化的长期趋...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丙肝)者50%以上发展成慢性肝炎,其肝组织清理改变可日益加重。近年,国内外用干扰素治疗丙肝取得初步疗效[1~3]。本院于1992年起用重组α-2b干扰素(α-2b-IFN)联合病毒叹治疗丙肝19例,并与单用α-2b-IFN相对照,旨在提高治愈好转率,经随访已2年余,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1992年12月~1994年3月收治的丙肝37例,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商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诊为慢性丙肝(CH),5例经肝穿病理检查,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  相似文献   

6.
对输血后丙型肝炎(丙肝)和献血员抗-HCV进行随访。结果:1991年7月至1993年6月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46.66%,明显高于1989年5月至1990年11月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5.81%)。献血员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987年1.16%、1990年6.97%、1992~1993年36.80%,这一特点与输血后丙肝发病趋势一致,亦与本地单采血浆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输血后丙型肝炎(丙肝)和献血员抗-HCV进行随访。结果:1991年7月至1993年6月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46.66%,明显高于1989年5月至1990年11月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5.81%)。献血员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987年1.16%、1990年6.97%、1992 ̄1993年36.80%,这一特点与输血后丙肝发病趋势一致,亦与本地单采血浆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2014年丙型肝炎住院病例报告情况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河南省2014年丙型肝炎(丙肝)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4年河南省部分病例报告机构丙肝病例资料,与现行报告标准进行核对,采用丙肝病例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漏报率、误报率、抗-HCV和HCV-RNA阳性上报率、报告符合率等指标对全省2014年丙肝病例网络直报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共核查了170家医疗机构2 778例住院病例,丙肝病例报告率为84.10%,报告及时率为100.00%,漏报率为15.90%,误报率为13.17%,抗-HCV和HCV-RNA阳性上报率为91.06%,诊断类型报告符合率为58.61%,急慢性报告符合率为30.93%。临床诊断病例漏报较多,病例诊断分类中确诊病例报告符合率较低,省级报病机构诊断类型报告符合率较低。结论 河南省丙肝病例报告率较高,抗-HCV和HCV-RNA阳性报告率有待提高。丙肝病例报告符合率较低,漏报、误报情况均存在,省级报病机构病例报告工作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春节前后,各大媒体纷纷披露了广东河源紫金县的离奇丙肝疫情。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该县紫城镇响水路一带,患者自发统计感染人数超过200名。 而在此前的两个多月,即2011年11月,安徽和河南的交界地同样发生了百余例丙肝“聚集性”感染。 短短几个月内,两次暴发丙肝疫情,人们不免焦虑:难道丙肝风暴卷土重来?中国难道又将背上丙肝大国的帽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湖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短期发病趋势预测。方法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0-2015年湖南省丙肝疫情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使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16-2017年湖南省丙肝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15年,湖南省累计报告丙肝病例60 328例,其中男性32 597例,女性27 731例,男女比例为1.18:1。年平均发病率为18.337/10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数、发病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39%和20.86%。发病有较明显季节性,表现为春夏季高发,3月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为怀化市(10 138例,占16.8%),邵阳(7 335例,占12.16%),衡阳(7 016例,11.63%)以及长沙(6 530例,占10.82%)。丙肝发病具有年龄单峰分布特征,从20岁开始发病急剧增高,40~50岁达到顶峰。在不同的职业构成中,农民构成比最高,为50.00%。使用Winters可加性模型预测2016-2017年月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4.769/10万、13.687/10万,2016-2017年湖南省丙肝发病率较2015年水平将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 2010-2015年湖南省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Winters可加性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短期湖南省丙肝发病趋势,应结合预测情况与其实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防控丙肝策略,合理规划、分配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合并感染丙肝、乙肝及肝功能情况。方法收集河南省某艾滋病村HIV/AIDS患者3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 356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有丙肝感染335例,感染率为94.10%,其中仅合并丙肝双重感染318例,双重感染率为89.33%;合并乙肝和丙肝三重感染17例,三重感染率为4.78%。是否合并肝炎的HIV/AIDS患者肝功能指标间,未合并乙肝和丙肝、合并丙肝双重感染、合并乙肝和丙肝三重感染HIV/AIDS患者肝功能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总蛋白(TP)指标外,其他各指标值/异常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指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LT、AST、GGT、TP指标异常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河南省某艾滋病村HIV/AIDS患者合并丙肝感染率偏高,男性肝功能损伤程度高于女性,应开展针对性治疗,促进HIV/AIDS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3个月内孕妇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梅毒及HIV的感染状况,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丙肝抗体(抗-HCV)、艾滋抗体(抗-HIV)、梅毒(抗-TP)。结果:2886例妊娠早期妇女检测的8个指标总阳性率为36.24%,乙肝感染率为36.12%,丙肝感染率为0.06%;乙肝和丙肝混合感染率0.06%;未检出抗-HIV及抗-TP。结论:兰州地区早孕孕妇血液传播性疾病以乙肝为主,乙肝和丙肝混合感染次之;继续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注射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丙型肝炎(丙肝)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8-2013年河南省丙肝报告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儿童丙肝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2008-2012年间逐年增加,2013年有所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2.37/10万上升至2012年的3.23/10万,2013年下降至1.77/10万。女童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0~1岁组病例报告较为集中,但构成比逐年下降。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郑州等大城市,省内流动人口报告病例的构成比从2008年的49.02%上升到2013年的59.77%。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逐年增大,2008-2013年M和四分位数间距(IQR)分别为0(0~2)、0(0~2)、1(0~2)、1(0~3)、1(0~5)、1(0~3)d。结论河南省儿童丙肝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显现省内病例流动性增大、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4100名,梅毒抗体阳性963例,检出率1.78%。合并感染情况为:963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中,乙肝合并感染91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4例,占HIV感染总数的10%(HIV阳性40例);梅毒与丙肝合并感染10例;梅毒、乙肝、丙肝三种合并感染2例;梅毒、乙肝、HIV合并感染1例;总合并感染率0.20%。结论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工作,尤其是劳务人员的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建立适合预测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的最优模型,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基于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丙肝月报...  相似文献   

16.
信阳地区50所学校内外饮食摊点卫生状况调查苏荣,王峰按照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制定的《河南省学校饮食卫生状况调查方案》,于1997年4月~10月份分别对我区6县1市的50所学校饮食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是抽查部分县、...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丙型肝炎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郭爱芝,闫秀芳,李肖红,张万青,王迎秋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关于丙肝的家庭聚集性各家报道不一。为了解我省丙肝的感染情况及家庭聚集性,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2010-2011年河南省医疗机构乙肝、丙肝和梅毒诊断准确性和诊断符合程度,为提高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报告质量中等的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各1个,筛选2年累计分别报告20张以上有效卡片的医疗机构,单纯随机获得调查样本,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进行病例核实。结果 9家医疗机构7 338例病例抽取964例进行调查。3种疾病总的疾病分类诊断符合率为45.07%。乙肝、丙肝和梅毒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5.69%、27.43%和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医疗机构的乙肝、丙肝诊断符合率较低,相关部门在诊断标准的贯彻方面,加强专业培训、技术指导和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大学生对丙肝及其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究影响丙肝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两所综合院校的在校大学生1429名,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丙型肝炎的认知情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丙型肝炎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5%。1429名大学生的丙肝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32%,问卷中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风险知识和基本知识四部分的知晓率分别为66.35%,60.94%,57.96%,和64.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专业(t =-12.207,P<0.001),年龄较大(t=2.435,P=0.015),性别为女生(t=4.180,P<0.001),曾进行过拔牙、 补牙、洁牙等牙科治疗(t=2.103,P=0.036)的在校大学生丙肝知识得分相对更高。大学生丙肝知识最愿意接受的宣传途径为互联网宣传。结论 河南省大学生群体对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认知情况与大学生人口学特征和丙肝相关危险行为有关,可根据专业、年龄等进行丙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太原市健康人群、个体献血者及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93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采自1997年2月太原市健康体检者,HBsAg和抗HCV均为阴性,ALT正常;100份供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