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在肠道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或/和呼吸衰竭,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005年7月-2006年7月,本院共收治10例中毒性痢疾患儿,因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起病急、变化快,人群普遍易感,在肠道感染症状尚未出现,仅有恶心、呕吐、肠鸣音亢进时即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于本病的抢救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本院感染科2003年共收治中毒性菌痢患者31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科急重症,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卫生的普及,菌痢的发生率已显著减少,因此有关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200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2例中毒性菌痢是我科2001年3月~2012年6月的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4.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桂英 《光明中医》2000,15(5):49-50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传染科危急重症 ,起病急骤 ,来势凶险 ,常在肠道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如高热、烦躁、嗜睡、惊厥、昏迷 ,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患儿很快就会死亡。我科从 1 998年 1 0月至1 999年 1 0月共收治 1 8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 ,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我们肤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8例患儿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7岁 ,其中 2~ 3岁 1 0例 ,4~ 7岁 8例。发病多在夏秋季节 ,其中 6~ 7月 1 4例 ,8月 4例。平均住院 9 5天 ,最短 3…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主要发生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必须及时抢救。我师韩方林主任医师应用中药灌肠辅助治疗中毒性痢疾,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8年 3月至今 ,我科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具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笔者从确诊为细菌性痢疾患儿中 ,抽取 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和对照组 4 5例。治疗组4 5例患儿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发病年龄 :<1岁 7例 ,~ 3岁 2 1例 ,~ 14岁 17例。按病情程度分类 :轻型(呈不典型发作 ,多无全身中毒症状 ,体温正常或稍高 ,腹痛腹泻较轻 ,大便次数 3~ 5次 /日 ,粘液脓血不多 ,里急后重较轻 ) 12例 ;普通型 (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急 ,畏寒 ,发热 ,体温 39℃左右 ,脐…  相似文献   

7.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AHNE)又称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节段性肠炎、节段性出血性肠炎.它是一种急性、暴发性疾病,以小肠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其临床表现有腹泻、便血、腹痛、发热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1].临床上少见,且由于其起病初无特异性,症状类似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胰腺炎、肠梗阻等而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8.
文叶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65-166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全年都可发病,夏秋季最多,急、慢性患者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细菌通过食物、水、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蝇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粪便标本即可确诊。本科运用常规药物,配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暴发型菌痢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细菌性痢疾中最重型的一种。多见于2—4岁之儿童,以高热达40℃以上、急驟出现昏迷及反复痉挛以及呼吸循环衰竭等为特征;临床证状表现为:精神委靡,四肢乏力,唇色青紫,呼吸迫促,神志不清,痉挛发作,眼珠上窜,肢端厥冷,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危象。在胃肠症状方面:初有轻度呕吐,以后呕吐频繁,伴有咖啡样物或血液。大便初为粘液便,1—2日后出现脓血,次数并不过多,病势愈重,大便次数尤少或无脓血便。在中毒症状消退后大便次数反而增加,由于病变不在大肠下部,所以常无里急后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平常所说的痢疾,主要是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此病发病比较急,症状显著,常突然发热,腹疼、腹泻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在显微镜下检查大便,可见多量白血球,脓球和红血球。中医认为,痢疾的发生,主要是由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生冷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13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者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及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3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体会: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良好有效的护理可以解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混合型的小儿中毒性菌痢是儿科急重病例 ,发展快、病死率高。此病由细菌内毒素引起 ,以高热惊厥、昏迷、休克、脑水肿、多脏衰竭等全身毒血症为主的急性细菌性痢疾。 1994~ 1996年 ,我院收治本病患儿 9例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 ,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浅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均符合混合型的小儿中毒性菌痢的诊断标准 ,急起高热 ,抽搐昏迷 ,神志不清 ,面色青灰 ,四肢厥冷 ,呼吸浅表 ,心衰。入院时病危。大便中检出吞噬细胞 ,并培养出痢疾杆菌。男 6例 ,女 3例。1.2 抢救经过1.2 .1 抗休克治疗 :迅速补液 ,纠正酸中毒…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以夏秋季好发,以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重者可致休克,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应用环丙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苯胺中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波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323-323
急性苯胺中毒是化工行业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特别是在染料行业生产过程中,常通过人体呼吸道、皮肤等进入体内引起中毒。我院急诊科近年来救治此类患者多例,现将中西医结合救治体会浅述如下。1临床表现急性苯胺中毒,发病较急,中毒后3~5h即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血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常见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常并发脱水、  相似文献   

16.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fournier's gangrene,FG)是临床上少见的、病情发展迅速、广泛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并长生气体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本病发病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婴幼儿急性汞蒸汽吸入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汞蒸汽吸入2~8 h,平均5 h急骤起病,全部病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伴咳嗽6例,发绀4例,三凹征4例,肺部湿音4例,干音3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例、毛细支气管炎1例。误诊病例全部死亡。结论婴幼儿急性汞中毒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为主。可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急性氟乙酰胺经口中毒是基层医院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病情复杂多变,及时抢救常为治疗成败的关键。近3年来我院收治124例中毒患者,其中12例在症状控制后,再次出现一系列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需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小儿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多起病急骤,有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及腹痛,其病初的高热用常规物理及药物降温缓慢甚至退热困难.2000年5月-2001年9月,我院儿科对30例菌痢患儿采用早期清洁灌肠及肠腔给药方法辅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便)为特征,是夏秋季流行的常见疾患之一。我们采用地产唐松草、苦参、列当制成复方唐松合剂,对50例细菌性痢疾进行了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病例选择一组选经用抗菌素治疗的急性菌痢患者25人,另一组是曾服用抗菌素治疗无效的患者25人,中毒症状较重的住院治疗,轻的门诊观察。另选10名用氯霉素和黄连素治疗为对照组。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五项中四项者均诊为菌痢。①急性发作性腹泻,发烧。③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③有腹痛、里急后重感。④肉眼见脓血便。⑤便培养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