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价胺碘酮对常规治疗失败的房颤的价值。 38例症状性房颤,至少用过两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电复律后又复发。于30分钟内静滴胺碘酮5 mg/kg;继以口服每日600~800 mg,7~10日后改为每日200~400 mg。平均治疗16(3~35)个月。每1~3个月进行Holter心电图监测1次。胺碘酮治疗后,25例持久性房颤的19例(76%)恢复窦性心律,其中8例(32%)单用胺碘酮3日至3个月后转复,11例(44%)胺碘酮配合直流电转复成功;6例无效。长程治疗(16±9个月)的24例(维持量每日232  相似文献   

2.
14例常规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症状性室速。口服氯卡胺起始量100mg,每6~12小时1次,4天后电生理刺激,如无效,则静注本品或增加口服量(极量每日400 mg),静注量控制在QRS增宽25%、QTc间期延长50%或动脉收缩压降至100mmHg。氯卡胺治疗后,6例(43%)控制,9例仍诱致室速,但室速的心动周期已由平均264±32增至306±34ms(P<0.01)。QRS由102±28增宽至125±28 ms(P<0.01),QTc间期由430±39延长至471±32ms(P<0.01);PR间期无明显变化。右室有效不应期由258土8延长至285±22 ms(P<0.001)。电生理刺激时,有效病例血浆氯卡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口服吡美诺(Pirmenol)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长期(3年)疗效。 12例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或有严重副作用的室性早搏患者,口服吡美诺每日200~500mg。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凡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5%者列为有效。平均随访33±4(24~36)个月,7例(58%)有效;2例(17%)部分有效;3例(25%)无效。起始量每日317±94mg,末次随访时每日375±97mg;有效者每日343±113mg,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冠心病房颤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房颤84例,除外胺碘酮的禁忌症,用药前原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至少停服5个半衰期,给予胺碘酮负荷量600mg/d,1~2周后用维持量100~300mg/d,若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12~36个月.结果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房颤显效50例(59.5%),有效12例(14.3%),总有效率73.8%.未见明显副作用及毒性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房颤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恩卡胺(Encainidc,英卡胺)为IC型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为目前不良反应较小、疗效甚佳的抗心律失常新药。药理作用一、药代动力学~(1.2)幻恩卡胺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1.09小时达血浆峰值.在90%以上的患者中有显著的首次通过代谢作用,故生物利用度较低(30士75%);  相似文献   

6.
醋酸氟卡尼(flecainideacetate)是抗心律失常药,本文介绍用新的和有选择性的HPLC和UV-分光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的氟卡尼。方法快速、简单、准确。用甲醇为抽提剂,样品在LichrosorbRP-18柱上层析。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剂pH2.9/甲醇(3∶1∶6,v/v/v),胺碘酮(amiodarone)为内标(IS),UV检定在254nm,HPLC法,浓度在4~20μg·mL-1时呈直线,平均回收率为99.27%,平均SD为1.32,UV分光光度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8%,平均SD为0.93。回归方程为y=1.665x-0.0005,y为氟卡尼对IS的峰高比,x为每50μL中μg药物浓度,r=0.999。试剂和仪器 醋酸氟卡…  相似文献   

7.
美西律结构类似利多卡因,具有抗惊厥和局部麻醉作用,列为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据证明,本品对慢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类似普鲁卡因胺、奎尼丁或丙吡胺。 100例频发性、高级别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olter监测48小时,室早每小时348±411次,成对室早每小时352±480对,非阵发性室速每24小时39±107阵。曾用过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普萘洛尔或氯卡胺,因不能耐受,或治疗量无效或禁忌而停药。美西律,静滴负荷量400mg(每分钟10mg),继以维持量每分钟1mg(0.5~1.5mg)共24~48小时;口服起始量150~200mg每6~8小时1次,极量300mg每6小时1次。随访17个月(2日至84个月)。随访期有39%病例需联合用药;美西律维持量每日平均782±189mg。  相似文献   

8.
戴爱玲 《江苏医药》2001,27(10):796-797
我院 198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诊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症 )患者中有 4 2例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现临床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 :4 2例中男 14例 ,女 2 8例 ,年龄 2 8~ 6 7岁 ,平均 4 7 3岁 ;病程 3个月~ 4年。诊断 :查血清T3 、T4 均增高 ,TSH均减低 ;均经常规或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治疗 :均予他巴唑 30毫克 /日 ,分 3次口服 ;部分房速、窦速者予心得安 ,快速房颤者予心律平治疗。结果一、心律失常情况 :房颤 18例 (占 4 2 9% ) ;频发房早、房速 8例 (占 19% ) ;窦速 12例 (2 8 6 % ) ;室早 3例 (…  相似文献   

9.
<正> 氯喹(Chloroquine)的主要用途是控制疟疾症状发作和治疗肠外阿米巴病。此外,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效。最近又有一些氯喹新用途的报道。 顽固性心律失常:国内有人用氯喹2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3例(2例室早,1倒房颤)。结果室早消失,房颤转为窦性心律,随访3月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120 例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并发房颤的疗效,探讨131I 治疗甲亢并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 例甲亢并房颤患者口服131I 185~518MBq(5~14mCi)治疗,131I 治疗后随访 2~10 年,平均随访5.6 年.结果 131I 治疗后甲亢痊愈103 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85.8%,好转17 例(14.2%),无效0 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6 例(13.3%);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23 例(19.2%),其中11 例在131I 治疗5 年后出现甲减.房颤转为窦性心律107 例(89.2%),13 例(10.8%)房颤持续存在.结论 131I 治疗甲亢并房颤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就诊的3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4.4%的患者既往有一种或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以房颤(38.2%)和室性早搏(20.6%)为主要发病类型;口服胺碘酮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显效(82.4%),有效(17.6%),无效(5.9%);8.8%的患者有轻微的肝、肺功能和皮肤的损害。结论心律失常多伴随其他疾病发生,且以房颤为主,碘胺酮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53例复发性房颤病人,研究前除14例病人继续服用地高辛外,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减期。所有病人先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4次,以后每隔一段时间(≥72小时/调整剂量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每日3~4次。给药时允许病人进食以增加生物利用度。研究期间,每6~12周随访一次。结果:口服普罗帕酮1~24(平均9±6)月后,40例完全或部分有效,13例停药。在有效的40例病人中,7例有器质性心脏病,33例为原发性房颤。本品口服剂量为每日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为9例持续性室速或室速伴室颤的病人,每个病人有平均2次室速发作(1~4次),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0.20。6例病人曾服过1种以上的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研究前所有病人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至少72小时。先进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试验:5例静注普鲁卡因胺10~15mg/kg,3例口服负荷量的普鲁卡因胺,1例静注奎尼丁10mg/kg。停用上述药物一段时间后,所有病人再口服索他洛尔(Sotalol,简称SOT)160、320或480mg每日2次,起始剂量均为320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病人除颤阈的影响了解甚微。早期研究表明:慢性房颤病人应用奎尼丁后进行直流同步电转复时,该药有减少除颤次数及能量的作用,一般在直流同步电复律前24小时内服用负荷量奎尼丁1200mg,但与其相反,Sodermark等对慢性房颤或房扑病人在直流电复律前以奎尼丁600~800mg每日两次,用2.5天与不用药者作比较,并未发现其对房颤除颤阈有何差别。氟卡胺,一种Ic类抗心律失常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奎尼丁比较,氟卡胺对房颤或房扑转为窦性心律的化学转复效果不如奎尼丁好,另一个不同点可能是对病人直流电复律成功所需的能量两者间存在着差异。由于缺乏氟卡胺对房颤病人除颤阈影响的数据,我们比较了房颤或房扑病人静注氟卡胺与否后所需直流电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阵发性房颤患者24例,口服胺碘酮400mg/d,分2次口服,2周后做24h心电图观察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的百分率、Q-T间期及24h平均心率并判定疗效。结果24例阵发性房颤中,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后24h平均心率(次/分)较前明显降低[(81.2±6.8)vs(66.8±8.4),P<0.01)];治疗后Q-T间期(s)较前明显延长[(0.38±0.02)vs(0.40±0.02),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和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5)和胺碘酮 氟伐他汀组(n=43),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研究的一级终点是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胺碘酮组有效率为71.4%,胺碘酮 氟伐他汀组有效率为78.4%(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还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mg,随后以6~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1~4d;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1周后减为400mg/d,2周可减至200~300mg/d维持。如仍有室性心律失常,加用胺碘酮2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15~30d。结果显效18例占52.9%,有效15例占44.1%,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其中出现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少,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并非一律有效,而且常引起副作用。至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法对死亡率的影响豆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增加死亡率。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长程观察证明,心肌梗塞恢复期无症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口服思卡胺、氟卡胺或安慰剂后,药物治疗组死亡率比安慰剂组高2~3倍。据认为,这是由干扰心律失常药诱发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增加。CAST11显示,莫里西唤(moricizine)组与安慰剂组总死亡率相似,分别为15%和12绎。但莫里西喷组头2周的死亡率则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2.3%和0.3掖(户<0,02)。在630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mg,随后以6~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1~4d;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1周后减为400mg/d,2周可减至200~300mg/d维持.如仍有室性心律失常,加用胺碘酮2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15~30d.结果 显效18例占52.9%,有效15例占44.1%,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其中出现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 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少,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可用于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我们于 1997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对 2 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采用小剂量胺碘酮长期口服预防复发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经心电图证实。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4 7~ 70岁。其中冠心病1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7例 ,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 )3例 ,肺心病 1例 ,原因不明 2例。病程 0 5~ 9年。1 2 方法 :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常规描 12联心电图及作肝、甲状腺功能检查 ,拍胸部正位片。开始给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