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发生大块性肝坏死预后恶劣。多年来已认识到治疗大块性肝坏死需要对照试验。自1969年起作者有计划地应用双盲法对照来评价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肝炎所致大块性肝坏死的作用。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5月~2017年3月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100例,予以免疫荧光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评估全部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化疗前后、是否出现复发、预后生存期等临床指标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儿童肝母细胞瘤Ⅰ~Ⅱ期者46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3654. 7±134. 5) ng/ml,Ⅲ~Ⅳ期者54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7982. 4±257. 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 60,P 0. 01)。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6854. 6±145. 7) ng/ml,手术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3256. 8±35. 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 76,P 0. 01)。100例儿童肝母细胞瘤,复发2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2例,未复发者8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95,P 0. 01)。预后生存期1~3年者6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34例,预后生存期1年者4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70,P 0. 05)。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手术情况、化疗情况、复发、预后生存期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病情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密切相关,病人在治疗后1个月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下降至正常者说明病人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3.
<正>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cinoma of stomach,HAS)是一种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特征的原发性胃癌[1]。临床上以老年男性多见,可伴血清甲胎蛋白(AFP)不同程度升高,肝和淋巴结转移早,较普通胃癌预后差。自1985年国外Ishikura等[1]和1987年国内王孝廉等[2]首次报道该病以来,相关文献报道有所增多,因而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重视。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山东省泰山医院最近  相似文献   

4.
在肝癌高发的江苏省启东县,对16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了200多万人次的AFP普查,普查中肝癌的检出率为38.1/10万,其中Ⅰ期肝癌占35.5%,肝癌的检出率以肝病组为最高,达984.6/10万。外科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AFP诊断肝癌的准确率达99.0%。普查发现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为65.0%,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6岁,因"口干、双下肢无力2月余"于2013年11月26日入住解放军307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蹲下后无法自行站起,可自行行走10余米,无晨轻暮重现象,并出现口干、唾液减少,无发热、咳嗽、咳痰、腹胀、腹痛。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家族无遗传病及相关病史。体格检查:营养状况较好,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上睑无下  相似文献   

6.
<正>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生殖腺胚胎癌、胃癌、胰腺癌等疾病发生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中多用于监测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进展。近年来其定量检测在肝细胞坏死后的肝细胞再生、判断重症肝炎预后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1])。在良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中,血清 AFP 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现有报道的峰值极少超过1 000 ng/mL~([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近期接收的1  相似文献   

7.
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率很高。近来通过放射免疫检定,已能对AFP进行微量定量,并已证明在原发性肝癌以外的肝脏疾患时也存在微量的AFP。作者观察急性肝炎患者28例(包括亚急住肝炎5例),对照健康成人56名,报告其AFP的变动经过,并讨论了它的临床意义。健康成人56名血清AFP浓度都在10毫微克/毫升以下,因此作者等把10毫微克/毫升以下作为正常值。急性肝炎时,于发病初期大部分在10毫微克/毫  相似文献   

8.
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进展期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已被确认。一些作者试图通过检测AFP诊断早期肝癌,但结果不尽一致。作者等随访肝癌17例,直径均小于3cm,肿瘤数少于4个。所有病例的诊断均得到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未手术病例的肿瘤根据超声测定其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AFP)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5%正肝方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正肝方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5%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10%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10%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共8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肝方血清组显著抑制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结论]正肝方血清通过影响AFP介导的AFPsiRNA-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一33岁妇女以胸痛呼吸困难及进行性加重的疲劳感而住院。三周前在休息时突然发生胸骨后剧痛,10分钟即止。既往体健。四天后痛复发放射到背部并伴严重呼吸困难。用地高辛,速尿及香豆素,症状有改善。病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56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初AFP测定值与同时检测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AFP值大小分为A(〈20ug/L)、B(20-600ug/L)、c(≥600ug/L)3组,分别为44例、185例、2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8.2%、34.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64,P=O.000),AFP值明显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钦  高碧华  叶报春 《肝脏》2007,12(6):510-510
本文对38例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AFP)的改变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科2004—2006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14~86岁,平均年龄(43.89±17.86)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2例,慢性重型肝炎2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阳性者29例,病原未明6例,甲型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亚急性),酒精性肝损害1例(重型酒精性肝炎)。住院时间(30.76±27.17)d,最短1d,最长者113d。根据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3例,死亡组16例。重型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标准[1]。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引起肝充血和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近年来又有严重心力衰竭发生暴发性肝功衰竭和肝性脑病的报告,临床上常因病人出现黄疸,意识障碍和严重肝功损害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者。为引起临床医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复习有关文献综合报导。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引起肝充血以及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近年来又有严重心力衰竭发生暴发性肝功衰竭和肝性脑病的报告,临床上常因病人出现黄疸,意识障碍和严重肝功损害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者。为引起临床医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复习有关文献综合报导。心衰时的肝功损害早在30年代Jolliffe氏等就证实了心力衰竭病人有肝功损害。心力衰竭病人出现黄疸之主要原因为肺梗塞后发生溶血及胆栓所致肝内胆管阻塞,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红质分泌排泄障碍,部份可因肝小叶中央部坏死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AFP)刺激的AFPsiRNA 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 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组、5%正肝方大鼠血清组、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正肝方大鼠血清组、5%正常大鼠血清+AFP组、5%正肝方血清+AFP组、10%正常大鼠血清+AFP组、10%正肝方大鼠血清+AFP组共8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大鼠血清与正常大鼠血清对HepG2细胞凋亡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与正常大鼠血清对细胞凋亡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正肝方大鼠血清能显著诱导AFPsiRNA 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影响AFP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疗效、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7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院对其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测定,而后观察治疗2月后的患者肝功能等恢复情况。初次血清甲胎蛋白测定浓度大于200μg/L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率明显高于(100-200)μg/L组及100μg/L以下组。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高,则其治疗后肝功能好转率高,预后好,反之则差。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1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结果示:44例AFP升高,占72.13%,AFP升高组抢救存活率(59.09%)明显高于AFP正常组(23.53%);总蛋白(TP)平均值(59.14G/L)明显低于AFP正常组(65.00G/L)。AFP升高呈一过性,高峰时间约在肝功能开始恢复后5~15天,提示AFP升高可能与肝细胞再生有关,为预后良好的一个指标,文末对AFP升高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血清AFP水平和血生化指标情况。结果按血清AFP水平分为A组(〈20μg/L)、B组(20-400μg/L)和C组(≥400μg/L)三组,分别为17例、62例和21例,其中在A组患者中,死亡3例(17.6%)、B组死亡5例(8.1%),C组死亡1例(4.8%),提示AFP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产前检查的283例孕妇(8~40周)静脉采血1毫升,稀释到100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双抗体法)测定甲胎蛋白(AFP),其中正常孕妇281例,按妊娠周数分为33组,其最高平均值为241.57±47.66ng/ml,最低平均值为26.85±4.50ng/ml。妊娠12周AFP值已超过正常人的两倍,并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高,21周开始明显升高,到33周达最高峰(241.57ng/ml),以后又随妊娠周数增加而递减,至40周时为73.29ng/ml。2例孕妇AFP超过本组上限532ng/ml,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