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瑛  梁进  马莉  杨丽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415-241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细胞形态特征、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404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细胞形态特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例患者中骨髓侵犯69例.404NHL(17.1%),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年龄35岁以下者多见(53.6%),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78.2%),骨髓侵犯晚期多见,其侵犯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重,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预后不良。结论:NHL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治疗与预后等密切相关,骨髓侵犯程度重,临床分期晚,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特征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13 例经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骨髓穿刺检查后,对112例诊断为骨髓侵犯患者的骨髓病理形态学特征、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分期,疗效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骨髓侵犯的发生率为27.12%,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的一致;骨髓侵犯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多发生在晚期;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疗效、预后明显相关,骨髓侵犯越重,临床症状越重,预后不良。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细胞的形态一致,骨髓侵犯程度越重,临床出现各种相关症状重,化疗的缓解率低,疗效差,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但仍有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特征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13例经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骨髓穿刺检查后,对112例诊断为骨髓侵犯患者的骨髓病理形态学特征、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分期,疗效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骨髓侵犯的发生率为27.12%,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的一致;骨髓侵犯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多发生在晚期;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疗效、预后明显相关,骨髓侵犯越重,临床症状越重,预后不良.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细胞的形态一致,骨髓侵犯程度越重,临床出现各种相关症状重,化疗的缓解率低,疗效差,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但仍有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之瘤细胞形态学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经病理确诊的150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并对受侵骨髓中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40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与并发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群生  闵碧荷 《白血病》2000,9(2):70-72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BMI)或并发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LMCL)后9种变量为预后的关系。方法:地408例NHL的9种变理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NHL出现骨髓受累后与未受累组1a、34a和5a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BMI或LMCL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早期诊断和合理化疗是长期存主要可操作因素之一。结论:NHL出现BMI或LMCL后预后较差,特别是LMCL治  相似文献   

6.
40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与并发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骨髓侵犯 (BMI)或并发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 (L MCL )后 9种变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0 8例 NHL 的 9种变量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NHL 出现骨髓受累后与未受累组 1a、3a和 5 a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BMI或 L MCL 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早期诊断和合理化疗是长期存活的主要可操作因素之一。结论 :NHL 出现 BMI或 L MCL 后预后较差 ,特别是 L MCL治疗更为困难 ,但仍有完全缓解和长期存活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骨髓侵犯与相关血液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5例初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体组织检查,并检测其血常规及其他外周血相关参数的情况,分析这些参数与骨髓侵犯的相关性。结果:淋巴瘤侵犯骨髓发生率为29.09%。淋巴瘤侵犯骨髓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分别为(10967±20.90)g/L和(148.93±96.79)×10^9/L,均低于无骨髓侵犯的患者[(120.31±15.21)g/L和(293.38±138.91)×10^9/L](P〈0.05);前者D-二聚体和β2-MG分别为(2671.73±2443.12)ng/ml和(5.76±3.62)mg/L,均高于后者(1224.29±1063.10)ng/ml和(3.28±1.59)mg/L)](P〈0.05)。而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为(11.42±9.29)×10^9/L,FIB和LDH分别为(5.90±2.61)g/L和(818.33±1011.36)U/L,均高于淋巴瘤侵犯骨髓患者的水平[(5.73±2.07)×10^9/L,(3.64±1.29)g/L,(307.64±274.08)U/L](P〈0.05)。结论:初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象的异常、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高水平的血清D-二聚体、LDH、β2-MG,与发生骨髓侵犯相关,及时诊断淋巴瘤侵犯骨髓和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为NHL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病理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辉树  钱林生  沈建平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6):513-515,I018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侵犯骨髓(BMI)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H-Giemsa-E染色及免疫组化确定淋巴瘤表现。70例NHLBMI中,男52例,女18例。中位年龄49(4~78)岁。T-NHL20例,B-NHL50例。结果 NHLBMI呈轻度15例(21.4%),中度16例(22.9%),重度39例(55.7%)。瘤细胞分布呈间质型23例(32.9%),结节型7例(10.0%),混合型18例(25.7%)和弥漫型22例(31.4%)。结节型侵犯伴脾肿大者显著高于其他型,结节型者主要为B-NHLBMI,表明NHLBMI伴脾肿大与淋巴瘤表型有关。显著侵犯组易合并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CL),表明NHLBMI越重,越易合并LCL。还提示淋巴瘤侵犯骨髓越轻,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NHL)骨髓侵犯患者骨髓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26例,骨髓组织中查见呈灶性分布且已通过免疫组化证实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的患者9例,正常骨髓组织1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阳性率及阳性程度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x43在NHL样本中的阳性率(30.8%)低于在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88.9%)及正常样本(100%)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和正常样本间Cx43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的阳性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样本(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时病灶处Cx43表达情况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及正常骨髓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CNSL)的认识。方法 报告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类型、治疗经过及影像报告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病理类型均为中高度恶性,均出现脑实质侵犯,1例尚合并脑膜侵犯,2例出现于病情完全缓解后。结论 对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高危因素的NHL,在有效控制全身淋巴瘤的基础上,有必要早期进行脑脊液、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CNSL患者,同时给予预防性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的淋巴瘤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总结形态特点,为骨髓病理医生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累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共565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滤泡淋巴瘤患者,并挑选其中60例有骨髓侵犯的患者,对其骨髓涂片进行观察,根据其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找出共同特点。结果:对本组60例滤泡淋巴瘤骨髓涂片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特点共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小无裂细胞型(38.3%)、小裂细胞型(31.7%)、幼淋巴细胞型(5.0%)、母细胞化型(5.0%)以及滤泡转大B细胞型(20.0%)。结论:滤泡淋巴瘤累及骨髓病例可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小无裂细胞和小裂细胞最为常见(70.0%),每种类型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病理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69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象与血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与外周血白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9例恶性淋巴瘤具有骨髓侵犯的骨髓细胞分类及外周血白细胞检验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33例,分类计数异常35例,骨髓增生正常者19例,增生异常者50例.结论当恶性淋巴瘤发展到骨髓侵犯或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与骨髓象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如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时则应把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列为常规检查,如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出现异常,则应高度怀疑有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Burkitt淋巴瘤69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H  Sun XF  Zhen ZJ  Xia Y  Xiang XJ  Ling JY  Liu DG  Xia ZJ  Huang HQ  Luo WB  Zheng L  Lin TY  Guan ZZ 《癌症》2008,27(4):425-428
背景与目的:Burkitt淋巴瘤(Burkitt Pslymphoma)是高度恶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非洲流行区的临床特点与美国、欧洲等散发区的临床特点不同,而中国尚未见此型淋巴瘤的大宗临床总结。本文中对中国Burkitt淋巴瘤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8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69例病理确诊为Burkitt淋巴瘤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69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5例;年龄2~72岁,中位年龄7岁;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21例,Ⅳ期34例,晚期(Ⅲ期和Ⅳ期)病例占79.7%。颈部淋巴结(68.1%)、腹部(63.8%)和颌面口咽(34.8%)为最常见的侵犯部位,可伴有骨髓(21.9%)和中枢侵犯(17.4%)。有B症状者占50.7%。42/58(72.4%)血清LDH水平升高,13/56(23.2%)血清尿酸升高。6/57存在HBV感染,7/13存在EBV感染,0/51存在HIV感染。采用短疗程、高强度化疗联合中枢预防,疗效较好,患者生存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本研究收集的69例Burkitt淋巴瘤与散发区的病例临床特点较为接近,但中位发病年龄较低;肿瘤侵犯部位介于流行区和散发区之间,以颈淋巴结、腹部和颌面口咽为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57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受累部位、有无全身症状、病程等有关,年龄以30岁以下为多(50%),病理类型以小淋巴细胞型及弥漫型裂细胞、淋巴母细胞、大细胞多见(84%),临床分期以Ⅲ期、Ⅳ期为多(95%),受累部位以纵隔及脾脏为多(44%、32%),有全身症状者占63%,平均病程4.5月,45例NHL骨髓侵犯(BMI)患者仅有3例外周血象异常。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年轻、病理类型差、临床分期晚、纵隔及脾脏受累、有全身症状、病程长者易出现骨髓侵犯,但BMI患者外周血象不能提示骨髓侵犯。为正确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应常规行骨髓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淋巴瘤与单发继发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18 F -FDG PET/CT 影像学表现,探讨18 F-FDG PET/CT 对原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单发骨淋巴瘤的18 F -FDG PET/CT 影像学资料。结果:25例骨淋巴瘤均为单发,其中14例位于脊柱骨,10例位于附肢骨,1例位于肋骨。15例为原发性骨淋巴瘤,10例为继发性淋巴瘤骨髓浸润。原发性骨淋巴瘤15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霍奇金淋巴瘤4例;继发性淋巴瘤骨髓浸润10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25例骨淋巴瘤中23例 CT 表现为骨质密度异常改变,2例病变骨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病变 FDG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max范围为2.6~24.5。原发性骨淋巴瘤及继发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病变 SUVmax经 Mann-Whitney U 检验提示原发性骨淋巴瘤与继发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病变 SUVmax有差异(P =0.007)。结论:原发性骨淋巴瘤18 F -FDG PET/CT 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表现对原发性和继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的异质性与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9例DLBC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理结果、骨髓活检及异质性。结果 49例DLBCL骨髓侵犯患者中,骨髓侵犯方式分别为弥漫型59. 2%(29/49),间质型16. 3%(8/49),混合型14. 3%(7/49),结节型6. 1%(3/49),窦内型4. 1%(2/49);侵犯程度中,重度占57. 1%(28/49),中度占22. 4%(11/49),轻度占20. 4%(10/49);按照细胞形态学区分,中心母细胞型占81. 6%(40/49),免疫母细胞型占10. 2%(5/49),间质型占8. 2%(4/49)。所有患者表达CD10、CD45RA或Pax5等B细胞阳性种类均超过一种,而CD3、CD5和CD38等不表达,但DLBCL骨髓侵犯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CD10、CD45RA及Pax5细胞异质性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9例DLBCL骨髓侵犯患者中,17例有髓外部位组织样本,对其髓外与髓内瘤细胞形态学比较发现,髓内、髓外瘤细胞形态一致。结论 DLBCL骨髓侵犯方式多为弥漫型,侵犯程度重度占比较高,细胞形态学多为中心母细胞型,异质性分析中CD10、CD45RA或Pax5 B细胞阳性有助于DLBCL的诊断,但其不能用于DLBCL分期的诊断,髓外瘤细胞形态也可用于DLBC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9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临床病理因素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GDLBCL患者占本院同期收治淋巴瘤患者的10.44%(69/661),其中男性29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为54岁(21~7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和黑粪。本组患者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完全缓解率为37.7%(26/69),部分缓解率为46.4%(32/69),总有效率为81.4%(58/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患者的疗效较差(P<0.05)。全组患者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2%、84.2%和8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PGDLBCL以女性居多,多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中应注意消化管出血和穿孔的预防与处理。乳酸脱氢酶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