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内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1例临床经验.结果 31例均获成功,2例合并乳头局部少量出血,4例并发一过性高胰酶血症.无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并发症.结论 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有一定困难,但只要细心操作,内镜治疗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10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和(或)适度水压气囊扩张,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107例行EST后99例取净结石(92.5%),术后发生胰腺炎3例,出血2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4%。结论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只要熟悉胆总管末端与憩室的解剖关系;明确适当的切开指征,掌握EST及取石的操作技巧,就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90例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探讨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共51例患者发生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发生率为5.7%。出血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未出血组,胆管癌、胰头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结石直径2 cm、结石嵌顿及憩室内十二指肠乳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嵌顿或直径2 cm、恶性胆胰肿瘤、合并高血压病或憩室内十二指肠乳头均是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重在预防出血,内镜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对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7.56%,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术后6年结石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避免漏诊胆总管微小结石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06例,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微小结石16例.结果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造影发现单发结石11例,二块以上者5例,结石直径3~5 mm,平均4 mm,11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取石,5例行气囊扩张十二指乳头扩约肌后取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发烧,上腹痛,常规B超、CT不能发现病变时应及时行EKCP检查,可发现胆总管残余微小结石,经内镜取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0 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 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1例行10 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辅以取石、留置鼻胆管治疗,取尽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2年28例治愈无复发.结论 1.0 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内镜下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方法:对246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全部行逆行胆管造影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根据情况分别行网篮取石、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或气囊取石。结果:246例患者行EST后239例取出结石,213例行鼻胆管引流术。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内镜下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经内镜下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取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K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60%(48/80).EKCP造影成功率97.9%(47/48),47例患者中45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2例EST失败,1例因结石太大网篮圈套困难,另1例因十二指肠变形,内镜难以达到理想位置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该组EST术中创口出血者4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aphy,ERCP),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或择期)行内镜治疗。结果:69例行ERCP,67例成功,成功率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6例,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18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总管癌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失败的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26例,2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一次成功,1例需2次取石.亦成功;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18例).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2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总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硬化性胆管炎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5例、逆行胆道感染1例,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梗阻性黄疸的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其中38例行EPBD术,30例行EST术。结果结石取净率,EPBD术比EST术更加有效(分别为97%和81%,P=0.027);EPBD组总的并发症和胰腺炎并发症分别为5.3%和5.3%,明显低于EST组的20%和13.3%(P值分别为0.024和0.028)。结论EPBD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比EST术操作方便、简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465-846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证实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有无狭窄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术后2-3 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30例中,8例取石失败,留置鼻胆管引流,行LC加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期缝合术,余均成功。取石成功率93%,住院时间平均10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东南大学厌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近5 a来收治的5例胃癌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病理结果: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病理分期:Ⅰ a 1例,Ⅱ1例,Ⅲa 3例.结论:我们认为胃癌合并胆总管结石时,行胃癌根治术的同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而随着ERCP、EST技术的口臻完善,术前取石有可能会成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该院急诊内镜诊疗ABP患者22例,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2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14例,胆管结石+胆囊结石4例,胆道蛔虫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ABP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B超、CT和MRCP。22例ABP患者行急诊内镜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3例行急性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9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22例ABP经内镜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1例合并胆管及肺部感染,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论EST和ENBD是治疗AB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160例,男94例,女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10例。结石最大径<1 cm 72例,1~2 cm 68例,>2 cm 20例。对于<10 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0 mm采用EST。结果 91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69例采用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自然排出者30例(18.7%),1例继发急性胆管炎,4例急性胰腺炎。本组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结论 EST和EPBD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石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钟亮玉  吴静  常青  詹红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0):55-56,59
目的 探讨多种微创治疗手段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留结石。方法 运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对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68例行EST,66例胆管取石成功,14例配合术中胆道镜下取石者,12例取石成功。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石症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该术式可代替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罗珉  李培明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57-159,16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 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 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等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ESR)+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术后3—7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286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14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3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22例、结石性胰腺炎28例。结果 ERCP成功率100%,EST成功率96.2%,tc(除外2例中转开腹)及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扩张取石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在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扩张取石,第3天实施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成功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53例成功地在十二指肠镜下取出胆总管结石,EST处理胆总管结石并放置鼻胆引流管,在保胆术中经管行胆道造影,8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淀粉酶升高,经抑酶治疗3~5d后恢复正常,无胆管炎、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第3天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无1例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5~8d,术后随访未见胆管结石及胆管炎发生。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插管困难取石失败而改腹腔镜保胆取石、胆总管切口取石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扩张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道结石的关系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6月该院ERCP诊疗1560例,总结分析乳头旁憩室的临床资料及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ERCP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56例,占ERCP检查总数的16.4%(256/1 560),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195例,占76.2%(195/256)。ERCP造影成功率94.1%(241/256),实施EST188例,全部成功,内镜取石成功率85.1%(166/195)。ERCP术后并发症7.0%(18/256)。结论十二指肠憩室与胆道结石关系密切,内镜治疗是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71例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1-200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51例(71.8%),误诊胰头癌4例,误诊胆管末端癌5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2例,误诊为壶腹部结石1例,诊断胃扩张2例,提示胰胆管扩张,胆囊增大6例。超声在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与检查的手法及经验密切相关,本组超声定位准确率88.7%,高于CT(84%),低于ERCP(96%)。超声为目前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首选的最佳方法。结论 超声和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