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30-83岁,平均66岁。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人院时有间歇性跛行23例,有下肢静息痛或/和足趾坏疽11例。伴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8例,脑中风2例,冠心病或心电图异常10例。全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均未能扪及,但股动脉能扪及正常搏动。1.2方法全组所有病人先作下肢踝/肱指数测定,患侧踝/肽指数在0.16~0.68之间,平均0.38,提示下肢有严重缺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有5例作术前常规插管动脉造影,有13例作术…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70岁 ,因左下肢间歇性跛行 2年 ,加重伴静息痛 3个月于 2 0 0 0年 11月 2 8日入院。查体 :右下肢截肢术后 ,左下肢皮温低 ,静脉充盈差 ,股动脉搏动可扪及 ,但较弱 ,动脉、足背动脉及胫前、胫后动脉均未触及搏动 ,足趾无坏死及溃疡 ,Buerger试验阳性。肢体节段测压示踝肱指数 (ABI)为 0 .2 6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示左股动脉下段至膝上动脉处闭塞 ,周围有少量侧枝血管形成。诊断为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为挽救患肢 ,于 2 0 0 0年12月 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下肢股 -动脉人造血管(e PTFE)旁路…  相似文献   

3.
目曲探讨经皮介入诊治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应用经皮介入诊治术对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诊疗,一临床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陆床症状体征,应用踝/肱指数等来评价疗效。结果7O例患者术后动脉造影显示均能血管再通,54例患者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68例患者术后静息痛明显缓解,24例(24/26)患者术后溃疡愈合,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0.27±0.15)提高到术后的(0.68±0.13)。结论经皮介入诊治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6岁。1998年3月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0个月来诊。10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肢怕凉麻木,继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改变,右股动脉下端1∶6狭窄,踝肱指数0-56,曾口服维脑路通、塞宁及静点复方丹参等药物均无明显疗效。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双上肢血压21-3/10kPa,左下肢血压24/12kPa,右下肢血压16/8kPa,右下肢皮肤润泽,温度正常,无水肿及溃疡。右足背支脉、腘后动脉搏动减弱。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胆固醇8mmol/L,甘油三酯2-2…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术后应用西洛他唑(Cilostazol CS)的疗效。方法:DM合并下肢ASO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联用)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CS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血管踝臂指数(ABI,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截肢率。结果:CS明显降低DM合并下肢ASO患者介入术后半年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ABI。结论:CS在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血管再堵塞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配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下肢小动脉闭塞的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动脉内球囊扩张,然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92例患者82例手术获得成功,有效率90%。术后经高压氧治疗,间歇性跛行距离、足趾坏死、静息痛都得到显著缓解。治疗前后皮温、经皮氧分压、踝肱指数、血液流变学都有显著改善。结论球囊扩张配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的踝/肱指数对其下肢缺血程度进行评估。方法:采用以色列Flo-link 500T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我院50例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进行了分组踝/肱指数的检测。结果:踝/肱指数在0.5—0.9之间,常提示下肢动脉或近端有单水平阻塞;踝/肱指数在0.45以下常提示患下肢缺血程度严重,为坏疽前期静息痛表现;踝/肱指数在0.30以下多伴有缺血性溃癌或坏死。结论:踝/肱指数的检测可以反映下肢缺血程度,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判断愈后及疗效,其无创性、可重复性、价格低康,更易被患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表现为腹股沟部红肿疼痛肿块,24例伴搏动性,26例破裂出血;25例术前经彩超检查,4例CT检查;19例踝肱指数(ABI)0.48-0.70(平均0.61).25例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手术均采用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及股深动脉结扎、清创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肢体坏死,术后19例AB10.41-0.69(平均0.51).出院后随访19例(3个月-30个月,平均9个月)均有不同程度下肢间歇性跛行,其中4例病人于伤口愈合4个月至10个月后行股动脉重建,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 动脉结扎清创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简单、有效而安全,术后下肢间歇性跛行明显者可行二期股动脉重建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于我院的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踝/肱血压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距离.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患侧肢体温度较术前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肢体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有患肢溃疡的患者于术后1月左右愈合.26例患者静息痛消失,10例好转,2例无效,于术后1周截肢治疗.出现坏疽的患者经截肢治疗后创面均愈合.随访患者半年,术后踝/肱指数平均为(0.58±0.15),间歇性跛行距离平均为(500.3±132.7)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踝/肱血压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适合在此类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病儿,女,4岁。因左下肢发凉、怕冷、酸痛、间歇性跛行30天。持续性疼痛,夜间加剧10天于1991年11月19日而住院。查体:T37℃,BP14/8 kPa,心肺未见异常。跛行步态,左小腿以下,皮肤苍白,左足(足母)趾和第二趾末端呈紫红色。左小肢未触及条索状物,小腿以下皮肤明显发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超声多普勒检直;左侧胫后动脉狭窄,足背动脉闭塞。血常规:Hb120g/L,WBC6.5×10~9/L,N0.54,L0.46,血小板140×10~9/L。血沉4 mm/h。诊断:小儿Buerger氏病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闭塞段动脉,然后对病变段进行球囊扩张.术中经胫后动脉穿刺5例,经足背动脉2例.观察远端动脉逆行穿刺的成功率、闭塞段病变的逆行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本组7例患者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均获成功,其闭塞段腘动脉及胫前或胫后动脉均获逆行开通,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ABI由术前的(0.32±0.13)升至(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复发.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尤其是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可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逆行开通技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2004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间歇性跛行,最长行走距离200 m,无静息痛.查体:右足及小腿皮温较对侧低,皮肤颜色正常,右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未及,右股动脉搏动可及.左下肢无异常.无吸烟史.有肾病综合征病史.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图1A),发现右下肢膝下腘动脉狭窄闭塞,远端胫后、胫前、腓动脉尚显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经肘/股动脉入路治疗长段髂-股动脉病变的有用性。方法本组共20例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54~85岁,全部病例均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下肢发凉。术前踝肱指数0-0.43,PWV为0-1076。全组病例均经CTA或动脉造影证实一侧髂动脉合并对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12例,两侧髂动脉合并一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3例,一侧髂动脉合并两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5例。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肘/股动脉穿刺。结果 18例患者成功进行腔内球囊/支架治疗,2例未能开通闭塞段。术后踝肱指数0.72±0.15(P〈0.05),PWV1783-2532(P〈0.0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术后随访1-24个月。其中有1例在随访过程中因心脏疾病死亡,有2例分别在术后6、9个月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CTA提示髂股动脉有慢性闭塞,再次成功行球囊扩张术。结论当单一经股动脉路径难以实施时,联合经肘/股动脉入路治疗长段髂-股动脉病变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法+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踝肱指数、跛行距离、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变化,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方案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改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治疗目的是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及挽救肢体,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和介入联合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病变之一[1],晚期出现肢端坏疽导致截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观察了通心络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患者56例,均伴有下肢缺血表现的一项或多项症状,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冰冷、发绀或麻木感。查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或动脉搏动减弱,或患肢踝/肱动脉血压比值<1.0。全部病例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存在下肢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致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下肢动脉缺血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并成功进行血运重建。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外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治疗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vs. 71.1%),治疗后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痛以及截肢(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vs. 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致重症下肢动脉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厂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995年9月~1997年9月我们共收治40例(43条肢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50~80岁,平均63岁。均有间歇性跛行,伴静息痛15例,足趾坏疽7例,足背溃疡2例,小腿皮肤大片坏死1例。并发高血压13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7例,脑中风2例。1.2特殊检查①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PVL):趾动脉动态描记示全组均动脉搏动波幅低平或呈直线。踝踝指数(ABI)测定为0~0.51,平均0.23±0.12。②彩色多普勒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5-7+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联合介入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和胫动脉踝肱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胫动脉治疗后的踝肱指数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胫动脉治疗后的踝肱指数分别为(0.95±0.22)、(0.99±0.17),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联合介入治疗后出现过敏反应1例、血小板减少1例、穿刺部位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3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合计达4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改善临床症状,但存在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支架内急性闭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