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敬远  王庆娟 《江苏医药》2005,31(7):557-557
我院1997~2001年施行儿童眼外伤白内障囊外摘出一期、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玻璃酸酶在囊外白内障摘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眼科胡晓明眼科手术的成功与否与麻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现代显微手术条件下,囊外白内障摘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压要求尤为突出。1994年来我院施行40例人工晶体植入术,我们采取了麻醉...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后房型人工晶体只适应于晶体后囊完整者,而对于外伤性白内障后囊已破裂,或已行白内障囊内摘除二期植入人工晶体,以及准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出现后囊破裂、悬韧带离断者,以往的做法或是放弃植入人工晶体,或是植  相似文献   

4.
1986年3月~1987年6月,我们施行Sinsky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5例(五只眼)。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27~64岁。5例中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外伤性白内障,3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所用Sinsky 型后房人工晶体均为国外进口。人工晶体屈光度采用临床估计法。手采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全部病例均作现代囊外摘出术,随之完成植入Sinsky 型后房型人工晶体。术毕常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术后第4天开始滴0.5%链霉素和0.025%地塞米松眼药水,持续均2个月。如术后暂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 5年来共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82 5例 ,其中并发人工晶体前膜形成 73例 ,现对其形成和治疗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 1999年我院共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82 5例 ,其中 73例出现人工晶体前膜。男 40例 ,女 33例 ;年龄 4~ 87岁 ,平均 5 1.2岁。术后前膜出现在老年性白内障者12例 ,外伤性白内障 2 1例 ,并发性白内障 35例 ,先天性白内障 5例。1.2 手术方式 :本组大多采用常规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4例为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5例联合小梁切除术 ;3例联合角膜裂伤缝合术 ;2例为超声…  相似文献   

6.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524例(586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矫正视力及眼部情况.结果 56例(59眼)矫正视力低于0.3(10.07%),其中手术并发症24眼(4.10%),术前原有并发症22眼(3.75%),两者并发13眼(2.22%).结论 造成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有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原有并发症,术中应尽量减少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应重视术前检查,了解原有并发症,并且作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7.
任兵  王凤秀 《河北医药》1999,21(6):534-534
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常因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继发性青光眼,而影响手术效果。我们对199706至199807的1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及35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术,其中糖尿病患者28例(34眼)中,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我院进行的两种术式用于糖尿病患者共28例(34眼)。年龄40~72岁,患糖尿病时间4~10年,术前血糖均控制在78mmol/L以下。两组术前均用A型超声仪测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采用SPKⅡ公…  相似文献   

8.
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一期或二期植入人工晶体,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对手术的操作要点、并发症的处理、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原因及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囊内与囊外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平  侯家敏 《江苏医药》1994,20(7):372-373
报告123例126眼白内障摘除术,其中囊内摘除24眼,囊外摘除77眼,囊内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5眼。对该三种术式的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本院300眼采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眼术中后囊破裂,20眼术中植入人工晶体,3眼行二期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观察3个月,最终视力≥0.3者19眼(82.61%)。结论晶状体后囊破裂为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最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多个手术步骤。掌握晶状体后囊破裂的高危因素,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发生,及时发现并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病情分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种术式10眼,采用一期修补角膜,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二种术式24眼一期采用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二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三种术式12眼一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视力〉1.0者4例,占8.69%,0.5~0.9者24例占52.17%,0.1~0.4者13例占28.2%,〈0.1以下者5例,占10.87%。结论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亦有很大的改进。我院眼科自1988年9月~1995年12月共做人工晶体植入术162例,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2例病人均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单眼外伤性白内障22例,老年性白内障136例,先天性白内障4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6岁,均为一期手术,随访观察1—12个月。2 手术配合 手术时患者仰卧位,局麻下施行手术。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ECCE)联合人工晶体 (IOL )植入术仍是目前有效的白内障治疗手段 ,可使白内障患者获得复明。现将近年来我科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资料较完整 80例 84只眼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 84眼 ,男 6 0例 6 3眼 ,女 2 0例 2 1眼 ;术前视力光感~ 0 .12 ;年龄 5 5~ 8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76眼 ;并发性白内障 8眼 ,包括糖尿病性 4眼 ,电击伤性 1眼 ,外伤性 1眼 ,高度近视 2眼。均为同期植入人工晶体。2 材料与方法人工晶体选用美国进口 ,缝线选用 Alcon公司生产 10 - 0尼龙线 ,人工晶体屈光…  相似文献   

14.
1999— 2 0 0 3年我院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96例 10 5眼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6例 10 5眼 ,其中男 5 4例 5 6眼 ,女 4 2例4 8眼 ,年龄 10~ 90岁。老年性白内障 88例 ,外伤性白内障 3例 ,糖尿病性白内障 3例 ,高度近视性白内障 2例。同期施行大切口 12例 12眼 ,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最差视力为光感 ,光定位良好 ,最好视力为 0 .15 ,术前常规角膜曲率机、眼科 A超检查并进行电脑程序 SRK- 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体度数 ,采用河南宇宙双凸直径 5 .5 mm人工晶体。1.2 手术方法 :1小…  相似文献   

15.
手术是治疗Fuchs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是否一期或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是眼科医生应当考虑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至1994年两年间,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白内障12例(12眼),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2岁至45岁(平均34岁)。术后随访2~26个月。术前视力20cm手动至0.02,光定位准确,光色觉正常。其中可见灰白色KP者4例,房水闪光者2例。全部病例均有虹膜脱色,基质萎缩,无虹膜后粘连。术前眼压低于2.74kP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1例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反眉弓无缝线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13例,〉0.3者17例,〉0.1者7例,≤0.1者4例。结论 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可获得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其中5眼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摘除术,另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眼压正常40眼(95.24%),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29眼(69.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及时手术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结构的超声检测106医院(山东济南250022)杨艳峰济南军区总医院王焕旭张康兰蒋华于立波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同期植入人工晶体(ECCE+IOL)可使患者恢复视觉功能,但功能恢复程度与术前预测有关。由于白内障的晶体混浊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反眉形隧道小切口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基层白内障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18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反眉形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155例(186眼)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结果小切口组术后1周裸眼视力明显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P<0.05)。小切口组术前散光为(0.80±0.31)D,术后1周为(1.33±0.43)D,术后1个月为(0.99±0.21)D,现代囊外摘除术前为(0.85±0.39)D,术后1周为(3.47±0.76)D,1个月为(2.07±0.55)D。两组病例术前平均角膜散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角膜散光相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月,小切口组均明显小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眉形隧道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手术费用低的优点,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丁颖  郭新蒲 《河北医药》1997,19(3):162-163
人工晶体前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影响病人的术后视力,甚至使一部分病人须再次手术或激光切开前膜才能恢复视力。本文回顾了我科近年来施行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应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扩瞳治疗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1993年4月~1996年7月间共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1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48例57眼,外伤性白内障2例2眼,并发性白内障1例1眼。出现明显的人工晶体前膜者6例(老年性白内障5例,外伤性白内障1例),其中1例老年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