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广泛重视的性传播因子是病毒,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目前已经有100种以上的HPV型被鉴定,依HPV病情不同,可将其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别,前者可以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其中百分之一发展为宫颈癌,从而进一步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人乳头瘤HPV感染的临床治疗如下:  相似文献   

2.
1.人乳头瘤病毒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之分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一种嗜上皮性小型环状双链DNA病毒,由于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目前已知的HPV型别有200多种,大约40种型别涉及女性生殖道感染,约20种与肿瘤有关.根据致病力的强弱,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型,分型的标志便是导致宫颈癌危险性大小.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瘤病毒的状况能够预测鳞状上皮内病变将来的进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肛门及生殖器区域的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有关.持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上皮癌变的重要危险因子.预防性疫苗旨在增强免疫应答,以预防感染和防止临床疾病的发展.治疗性疫苗适用于已经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个体.发展中国家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宫颈癌会得到的巨大受益,儿科给药也许是较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6日,德国科学家楚尔·豪森登上了国际领奖台,荣获科学界最高奖赏——诺贝尔医学奖。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揭密了导致宫颈癌的病因——人乳头瘤病毒,使子宫颈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治疗和彻底根除的癌症。人乳头瘤病毒从此声名显赫,令人闻而生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 PCR技术检测了 16 6例女性性乱者宫颈分泌物中淋球菌 (NG)、人乳头瘤病毒 (HPV)、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 )四种病原体的感染状况。结果表明 :女性性乱者中 HPV - DNA的阳性率最高 ,为 33.1% ,NG-DNA、 CT- DNA、 U U -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2 7.1%、 2 7.1%和 14.5 %。各种病原体之间存在交叉感染 ,该人群的混合感染率为 2 4.1% ,以 NG与 HPV混合感染最多占 2 5 .0 %。经流行病学分析 ,性病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为 :性生活初始年龄早(<2 0岁 ) ,性伴数多 (≥ 3)以及流产史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以该地区2008年9月19日到2011年3月15日期间2 638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HybriX 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系统进行21种HPV(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 8304)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分析常见感染亚型和分布特点。结果:研究人群HPV总阳性率为50.87%,常见的10种高危型为HPV 16、52、58、33、31、53、68、CP 8304、18、39型;常见的2种低危型为HPV 11、6型。多重感染的比例为32.41%,其中以二重感染最多见。结论:该地区HPV感染率和多重感染比例均较高,常见感染亚型总体符合亚洲人群的分布规律,又有独特的区域分布特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宫颈尖锐湿疣、其他部位尖锐湿疣以及宫颈尖锐湿疣伴轻/中度上皮内瘤变与HPV6/11和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地区宫颈尖锐湿疣8例,36例其他部位尖锐湿疣,21例宫颈尖锐湿疣伴上皮内瘤变组织,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HPV-D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在HPV6/11和HPV16/18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1)宫颈、其他部位尖锐湿疣以及宫颈尖锐湿疣伴轻/中度上皮内瘤变的HPV6/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和其他部位尖锐湿疣的HPV16/18阳性表达率为38.8%、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尖锐湿疣伴轻/中度上皮内瘤变的HPV16/18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宫颈尖锐湿疣和其他部位尖锐湿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的HPV6/11和HPV16/18都没有阳性表达.[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用原位杂交检测HPV6/11和HPV16/18非常有必要,高危型HPV16/18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伴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能够引起人类上皮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尖锐湿疣、子宙颈癌和肛门癌等。近年来,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有人谈之色变。HPV真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先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接着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但是这项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检测对于资源匮乏国家的群众仍然是支付不起,而更容易获得的检测方法还在研发中。HPV疫苗的接种大大增加了预防宫颈癌的选择,但对于资源匮乏的地区还面临许多挑战。疫苗的价格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还太高,  相似文献   

11.
雷雨  阚延静  潘连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405-5408
<正>致癌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高度相关。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第3位〔1〕,是未来几年年轻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2012年美国癌症学会估计,宫颈浸润癌新发  相似文献   

12.
13.
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报道,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癌症和感染因子有关,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癌的关联最为密切。95%以上的子宫颈癌病变中都可以检测到HPV。因此,HPV感染已被确认为子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十年中,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剧增,其范围也不断扩大,尤其是病毒和衣原体引起的STD。本文着重介绍了人乳头瘤病毒与性病的关系,诊断和治疗,以及STD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等举措已经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检出率,但其仅仅是宫颈癌的筛查手段而非预防或治疗措施.因此,研制高效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以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良、恶性病变,尤其是宫颈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该疫苗分为3类: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及嵌合疫苗.然而疫苗的研制和发展仍需更大样本的观察,此外,接种成本无疑也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各50例,其中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25例、单纯癌18例、其他类型7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所有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18的表达,对两组患者及不同组织学分型乳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组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分别为36.00%、20.00%和18.00%,乳腺增生组三者感染率分别为8.00%、4.00%和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及其他类型乳腺癌三组患者中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乳腺癌的组织分型与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乳癌的发病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乳癌和60例乳腺增生症中HPV16、18表达。结果在乳癌中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45%和55%、在乳腺增生症分别为15.00%和16.67%(P<0.05),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HPV16、18的感染率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HPV16、18感染能够诱导乳癌的发生,HPV16、18感染与乳癌组织学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共计950名伴有各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与体征的妇女,病原体的检测包括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HPV和梅毒。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与其他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生殖道HPV6、11感染合并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HPV6、11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1),HPV6、11、16、18感染与解脲支原体(P=0.02),沙眼衣原体(P=0.04),梅毒(P=0.01)感染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的感染有关。HPV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探讨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全部患者共1851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分析HPV各亚型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互关系。【结果】在1851例患者中,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为主,HPV16检出率居首位,其次为HPV52、HPV58、HPV53等,其中病理组织活检结果阳性患者共234例,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上病变者77例。HPV16型感染者CIN2级以上比例为11.8%(45/380),高于HPV52、HPV58等其他高危亚型感染者2.4%(32/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0,P<0.001)。在年龄因素中,>35岁组HPV高危阳性比例为96.91%(1225/1264),高于≤35岁组94.38%(554/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P=0.009)。HPV分型检测检出CIN1级以上病变为12.64%(234/1851),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出CIN1级以上病变为8.59%(159/1851),TCT作为筛查手段其检出率低于HPV检测方法(χ^2=16.01,P<0.001)。【结论】HPV亚型感染依次以HPV16、HPV52、HPV58、HPV53、HPV18递减,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密切相关,且随着高危感染的升高,其宫颈病变程度也升高。HPV分型检测较TCT筛查宫颈病变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河源地区妇女宫颈感染HPV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实验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037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行21种HPV基因型别检测,并对227例阳性患者中的163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1 037例受检妇女中感染HPV 227例,感染率为21.89%,检出20种基因型,共314项,高危型269项,占85.67%;低危型45例,占14.33%,未检出基因亚型为42。高危型感染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HPV52(18.47%)、HPV16(11.78%)、HPV58(11.15%)、HPV53(7.32%)、HPV18(5.1%);低危型以HPV11、HPVCP8304与HPV6多见。单一感染171例,占75.33%,双重感染34例,占14.98%,多重感染22例,占9.69%。HPV感染率最高在3039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6.56%。163人进行病理活检,137人有宫颈组织病变,病变率达到84%。结论河源地区妇女HPV总感染率较高,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预防、早发现和早诊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