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离纯化大黄结合型蒽醌总提取物。方法: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依次用水、不同浓度乙醇冲洗,TLC指导,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结果:lg提取物中的总结合型蒽醌以1,8-二羟基蒽醌计平均为0.52g,收率87.6%。结论:分离方法简便快速,收率高,能耗低,总提取物适合于胶囊剂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应用,结合硅胶柱层析还可得到各种蒽醌甙的单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米托蒽醌固体脂质纳米粒并优化其处方组成。方法:采用薄膜蒸发-超声分散法制备米托蒽醌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产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为考察指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处方中米托蒽醌、磷脂、山嵛酸甘油酯和硬脂酸聚烃氧酯(S-40)的组成。结果:米托蒽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米托蒽醌0.2%,磷脂3.0%,山嵛酸甘油酯1.0%,S-400.5%,注射用水加至10mL;优化处方的各指标值依次为包封产率(87.2±2.2)%,载药量(4.2±0.1)%,Q2h为(7.6±0.2)%,Q24h为(25.9±0.8)%,t50为(5.3±1.1)d和t90为(28.4±4.5)d。结论:薄膜蒸发-超声分散法适于制备米托蒽醌固体脂质纳米粒,优化后的各指标值均接近预测值。  相似文献   

3.
大黄总游离蒽醌提取与纯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大黄总游离蒽醌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大黄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总蒽醌的洗脱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用药材8倍量的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提取物水解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用50%乙醇的Na2CO3饱和溶液洗脱,总蒽醌洗脱率在80%以上,纯度可达40.21%。结论:该试验所确定的大黄总游离蒽醌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大黄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晔  林竹青 《黑龙江医药》2003,16(3):171-172
目的: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醚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冷浸法,利用蒽醌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的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该法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2.96%(n=5),线性范围为5μg一30μg,r=0.9999。结论:用本法检测大黄中的蒽醌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夏黄颗粒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夏黄颗粒的全息图谱以及5种蒽醌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并对水回流提取、水提醇沉、醇回流提取、水煎煮、醇提结合水提、水提醇沉结合醇渗漉6种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以总蒽醌转移率、结合蒽醌质量为指标并结合全方全息谱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夏黄颗粒的6种提取工艺中,醇回流提取总蒽醌转移率最高、结合蒽醌质量也最高,全息谱中各峰相对面积也较大。结论醇回流提取工艺为夏黄颗粒处方药材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虎杖乙醇渗滤液中以大黄素为标准的总蒽醌含量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大黄素为标准,以分光光度法对虎杖乙醇渗滤液中总蒽醌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A3B3C1D2即用30倍量70%乙醇渗漉二次每次2h。结论 本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最佳提取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RP—HPLC法测定射干和鸢尾中射干甙,鸢尾甙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RP-HPLC法测定射干和鸢尾中射干甙,鸢尾甙的含量。色谱柱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料,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65nm。射干甙,鸢尾甙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0%,110.23%;RSD分别为2.6%,2.2%。结果射干中射干甙0.24%,鸢尾甙0.35%,鸢尾中含射干甙2.66%,鸢尾甙0.07%。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牛黄解毒片中蒽醌甙及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1)用比色法测定蒽醌甙和大黄酸混合成分的含量,以1,8—二羟基蒽醌为参比物,0.5%醋酸镁甲醇溶液色剂,测定波长为515nm。(2)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总大黄酸的含量,波长λs=430nm,λR=610nm。  相似文献   

9.
郑娟 《海峡药学》2002,14(5):60-61
目的 测定保健茶中总蒽醌含量。方法 用分光光度在520nm处进行测定。结果 最大变异系数为1.1%,加标回收率为94.33%-98.7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保健茶中总蒽醌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水或乙醇为浸出溶媒(10种提取条件),大黄提取液中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含量的差异。水沸加入大黄,煎煮10min提取液中蒽醌含量较高;80%乙醇提取液中蒽醌含量最高;醇提液蒽醌含量高于水提液。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的3000张门诊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129张,占4.3%,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的121张,用药不适宜的8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比率为4%、0.27%。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林平  吴雪  赵怀全  甄健存 《中国药房》2012,(45):4313-4314
目的:研究不同点评人员对处方点评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地区8家医疗机构的8名处方点评人员均分为4组,分别对254张样本处方进行点评,记录点评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254张处方中,4组点评人员判断为合理处方的百分率分别为73.2%、79.1%、72.0%、90.2%,判断为不规范处方的百分率分别为23.2%、15.4%、21.3%、5.1%,判断为用药不适宜处方的百分率分别为3.9%、7.9%、6.7%、4.7%,其中判断结果一致的处方百分率仅为44.5%。结论:不同点评人员对相同样本处方的点评结果差异较大,与点评人员对点评依据的理解、掌握、执行等不同有关。可通过提高点评人员工作技能、规范点评标准等降低点评人员对处方点评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12月门诊处方共4320张,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点评指标、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1.9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6.76%;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1.6%,其中书写不规范占调查总数的0.72%,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总数的0.88%,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虽然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议通过完善院内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优势及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封闭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封闭疗法;对照组6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结果5周为1疗程评定。治疗组60例,治愈28,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46.67%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60例,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0例,治愈率20%,总有效率66.67%。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局部痛点封闭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五倍子软膏剂的最佳处方。方法以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以蜂蜡用量、乳化剂用量、主要的加入方式为可变因素,并测定流变学参数。结果优化处方A2B3C2,即蜂蜡2%,span-80 4%,加药方式为药物加入油相。结论该软膏处方设计合理,制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以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1月门 诊处方244 607张中随机抽取4900张(约2%),参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书籍文献,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就处方用药和书写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900张处方中,使用药品商品名处方294张占6%,前记不规范处方274张占5.6%,用药超过5种处方126张占2.6%,超7天用量未注明理由98张占2%,用普通处方代替其他处方有9张占0.2%.[结论]我院需加强处方管理,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芬  苏芬丽  唐洪梅 《中国药房》2010,(37):3548-3550
目的:了解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7年第1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的门诊处方各1000张作为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前、后的处方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前、后,写有商品名的处方比例分别为57.5%、14.4%;药品规格书写不合规范比例分别为55%、4.8%;同张处方开具药品超过5种的比例分别为5.8%、1.2%;抗菌药物使用的百分率分别为40%、22.4%;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三联、四联使用的比率分别为38.32%、48.60%、12.15%、0.93%和82.14%、14.29%、3.57%、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分别为64.79%、40.54%。结论: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本院门诊处方的质量,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等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