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降压益肾颗粒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因素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水,浸泡1h,每次煎煮1.5h,煎煮3次,醇沉浓度70%。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优选强肝利胆口服液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强肝利胆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时间60min、醇沉浓度50%、煎煮次数2次。结论:该工艺所制成品澄明度好,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银马解毒颗粒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银马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为主要考察因素,以金银花的绿原酸和甘草的甘草酸铵总含量作为选择指标。结果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每次煎煮1h,煎煮2次,醇沉浓度为40%。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放大试验,工艺稳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咽炎宁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射干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三因素对水提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考察醇沉浓度、醇沉前水提液相对密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加水量对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60%,静置48 h。  相似文献   

5.
陈壮  岳桂华  黄敏  黄小鸥 《中国药房》2012,(31):2911-2912
目的:优选芪七连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芪七连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2h,醇沉浓度为65%,醇沉24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芪七连胶囊。  相似文献   

6.
感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芳  刘志辉  张芹 《中国药业》2008,17(21):44-45
目的确定感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60%,水沉时药液量:加水量为1:1。结论该试验结果可靠,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头痛安胶囊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人参皂甙Rb1为指标成分。分光光度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加水倍数、提取时间、煎煮次数和醇沉浓度对方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头痛安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12倍。煎煮1h提取3次,醇沉浓度6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降合剂中总黄酮和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的提取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pH值和醇沉浓度对总黄酮和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水在pH2-3的条件下煎煮2小时,以80%乙醇沉淀去杂质。结论 双降合剂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制剂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醒脑益智颗粒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水提醇沉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醒脑益智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影响因素依次为:加水量(A)〉煎煮次数(C)〉醇沉质量分数(D)〉煎煮时间(B),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1C3D2,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h,醇沉质量分数为50%。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降合剂中总黄酮和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pH值和醇沉浓度对总黄酮和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水在pH23的条件下煎煮2小时,以80%乙醇沉淀去杂质。结论双降合剂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制剂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解庆范  纪艳  林瑶琴 《海峡药学》2011,23(7):205-208
目的 优化橡皮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在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 各因素对提取橡皮树叶总黄嗣的影响为:料液比>提取潼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1:6的50%乙醇70℃提取12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因素A)、乙醇用量(因素B)、提取时间(因素C)、提取次数(因素D)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试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5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夏黄颗粒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夏黄颗粒的全息图谱以及5种蒽醌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并对水回流提取、水提醇沉、醇回流提取、水煎煮、醇提结合水提、水提醇沉结合醇渗漉6种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以总蒽醌转移率、结合蒽醌质量为指标并结合全方全息谱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夏黄颗粒的6种提取工艺中,醇回流提取总蒽醌转移率最高、结合蒽醌质量也最高,全息谱中各峰相对面积也较大。结论醇回流提取工艺为夏黄颗粒处方药材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4.
正交设计优化淫羊藿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溶剂体积和提取时间对淫羊藿总黄酮回流提取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淫羊藿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采用90%乙醇,20倍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h。结论:采用以上提取条件,所得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超微粉碎对提取葛根药材中总黄酮、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微粉碎对提取葛根中总黄酮、多糖及粗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醇提法提取黄酮类成分,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类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含量、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糖含量(P〈0.001)及粗多糖量(P〈0.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超微粉碎对总黄酮提取没有差别,若提取多糖,则以超微粉碎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原儿茶醛为指标优化丹参醇沉工艺。方法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丹参醇沉操作的因素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一次醇沉加醇速度、一次醇沉液乙醇终浓度、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二次醇沉加醇速度、二次醇沉液乙醇终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二次醇沉液的pH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在线性范围内对影响醇沉操作的关键因素(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和pH值)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通过对二次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上述自变量中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为1.15 mg.mL-1、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为1.26 mg.mL-1和pH值为7.68时,原儿茶醛含量达到最佳值为0.512 mg.mL-1。结论优化工艺的原儿茶醛提取含量高,可用于丹参醇沉过程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优化连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优选连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 9 (3 4 )正交设计,以连钱草总黄酮含量、出膏率二项考察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号筛后第1次加12倍量60%乙醇回流40 min,第2,3次分别10倍量60%乙醇回流30 min.结论:本工艺经实验重现性好,是最佳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朱俊访  李博  聂阳 《海峡药学》2014,26(2):15-17
目的 探讨多元非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在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析乙醇量和多糖提取率的实验结果,分别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和BP神经网络;结果 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mse为0.1483,预测误差为1.44%;BP神经网络拟合mse为0.1474,预测误差为1.29%;结论 多元非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均可用于多因素的非线性模型建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知复方治疗糖尿病(DM)的主要有效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水提醇沉法将该方分为20%醇溶部位(20%CR),80%醇沉部位(80%CC)和80%醇溶部位(80%CR).测定给药前后1小时血糖;血清、肾组织的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灌胃给药1小时后,各给药组与DM组相比血糖变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DM组相比,各治疗组血清NO水平均显著下降.肾组织中NO水平,各治疗组均有下降.血清、肾组织MDA含量各给药组均较DM组有非常显著下降.结论:80%CC和80%CR两个部位对于氧化损伤指标的改善基本上接近原方的作用.从血清、肾MDA,血清NO和体质量变化指标来看,80%CC部位和80%CR部位的药效均不及20%CR部位,提示这两个部位对于上述药效指标似乎有协同作用.但是80%CC部位的降血糖作用远远强于80%CR,也强于20%CR部位,提示该复方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来源于80%CC部位.  相似文献   

20.
李嘉珉  郑少文  袁小红 《中国药房》2009,(33):2584-2586
目的:优选叶下珠中以柯里拉京为主的溶栓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浸出物和柯里拉京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考察离心法、酸碱法、乙醇沉淀法的除杂质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倍量3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2h;90%的乙醇除杂质效果最佳。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可为进一步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