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T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经手术或活检诊断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按Kadish标准分期 ,本组 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 6例为C期 ,1例为B期 ,病灶均位于鼻腔顶部 ,均侵犯鼻窦、眼眶和前颅窝或中颅窝。 4例增强扫描中 3例明显不均匀强化 ,1例中度强化。结论 CT扫描可明确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和程度 ,并对肿瘤进行正确的分期 ,对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探讨MRI和MSCT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7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I、MSCT表现。结果 14例肿瘤位于单侧鼻腔,其中左侧6例,右侧8例,3例位于双侧鼻腔。A期2例,B期6例,C期9例,D期0例。MRI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高、稍高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肿块,1例见条状、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呈轻度至明显强化。7例复发。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有其好发部位,MRI及MSCT表现出一定的影像特征且能明确肿瘤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连舟洋  张水兴  黄飚  梁长虹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75-1078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完整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除异位于左侧蝶骨-鼻咽部和鞍区各1例未分期,A期0例,B期1例,C期7例。B期1例侵犯筛窦,C期7例均破坏筛骨,其中1例累及仅眼眶,6例突破前颅底硬脑膜而累及脑实质,部分肿瘤破坏蝶骨、上颌骨或眼眶。MR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呈现中度至明显强化,肿块信号多不均匀,内出现囊变、出血或坏死。C期累及脑实质时5例病灶周围出现不同程度水肿,1例无明显水肿。结论:MR可准确显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部位、形态、信号改变及累及范围,对于其定位、定性、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200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资料。结果:21例术前CT检查,按Kadish分期标准:A期1例.B期6例,C期14例。5例平扫病灶为软组织密度,16例平扫 增强病例.其中12例呈中等不均匀强化.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全组病例均有骨破坏,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钙化或骨破坏碎骨片不能区分.2例可见骨质增生。病灶侵犯鼻腔21例,筛窦19例、蝶窦12例;上颌窦9例,额窦5例;眼眶侵犯8例.其中侵犯视神经管2例;颅内侵犯9例,其中侵犯前颅底脑外7例,海绵窦、额叶各2例.蝶鞍,鞍上池各1例;翼腭窝,口咽腔侵犯各4例;颞下窝、口咽部、鼻泪管、泪囊、面颊部软组织、鼻背部软组织侵犯各1例。有3例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检查主要为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从而为临床制定治疔方案提供依据。冠状面扫描显示颅内、眼眶的侵犯更为清晰,是必小可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ON)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结果:13例患者中,8例行CT平扫,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瘤体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中病灶局限于鼻腔者4例;有上颌骨、筛骨、鼻中隔或颅底骨质破坏者9例(69.23%);其中2例侵及同侧的前颅窝(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鼻腔中上部肿物,MRI显示内部信号不均匀,而CT显示密度大都较均匀,且增强有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有破坏,甚至病灶自鼻腔延续至前颅窝者,呈"蘑菇"状,应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搜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6例,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有3例术后复发,3例肿瘤局限于鼻腔,表现为膨胀性生长,13例均表现为鼻腔中后部肿块,累及单侧或双侧筛窦、上颌窦,其中5例破坏纸样板,侵入眼眶,5例破坏颅底骨一筛板侵入颅内。3例肿瘤内有钙化和骨化。肿瘤密度或信号不均,但强化明显。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病部位多位于鼻腔中后部,强化显著,多呈浸润性生长,易向副鼻窦、眼眶和颅内侵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3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结果:15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位于鼻腔及鼻旁窦,1例位于鼻咽及口咽,1例位于右耳,1例位于左侧颞下窝,1例位于右颈部,1例位于左上牙龈。肿瘤形态多不规则,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其中3例见出血,2例见坏死,均无钙化,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5例肿瘤内见多发小环状强化,2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强化。4例肿瘤侵犯颅内,3例侵犯眼眶,9例侵犯周围骨质结构。结论: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好发于鼻腔及鼻旁窦内,平扫无明显特异性,MRI增强扫描肿瘤内多发小环状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可以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的CT诊断价值(附1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息肉的CT诊断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息肉病例。全部病例术前均经仰卧位CT扫描,其中横断位11例,冠状位87例,横断+冠状位26例。平扫88例,平扫+增强36例。结果:鼻息肉多位于筛窦+上中鼻道;单发息肉呈圆形、卵圆形,多发息肉充满鼻腔呈不规则形;平扫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约25-50HU,增强后多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约35-70HU。阻塞性炎症可为全副鼻窦炎或上颌窦炎+筛窦炎。分型以息肉型和OMC型居多;鼻息肉常伴有中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Haller气房及板障型筛窦等解剖变异。结论:螺旋CT冠状位扫描能直观地显示鼻道、鼻窦整体解剖影像,显示病变范围,大小,毗邻关系及继发改变,指导内窥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室管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5例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接受CT平扫.结果 5例室管膜母细胞瘤中4例为单发病灶,其中1例发生于右侧额叶,3例发生于脑室内(右侧侧脑室、左侧侧脑室及四脑室各1例).1例为多发病灶,主体位于双侧额叶侵犯胼胝体膝部并脑室及鞍上池多发播散转移.肿瘤体积2.6 cm ×2.4 cm×3.4 cm~5.7 cm×5.6 cm×5.4 cm.CT平扫1例发生于左侧侧脑室内病灶表现为大片状钙化,边界清晰,瘤周无水肿,另1例发生于双侧额叶病灶表现为不均匀稍高密度,边界不清,可见大片水肿.MRI平扫T1WI多表现为等稍低信号,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例见肿瘤内囊变.结论 CT和MR检查能准确显示室管膜母细胞瘤部位、范围及周围受累情况,但是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定性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晏  黄飚  刘红军  梁长虹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91-1194
目的:探讨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33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CT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深部4例,小脑半球表面且突向桥小脑角区2例,双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多发病灶2例。肿瘤内发生囊变5例,囊变区大小不一,3例位于肿瘤周边,2例位于中央,其内壁光滑。MRI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1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信号不均匀,5例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3例肿瘤有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其中1例有脑回状强化。2例CT平扫示肿瘤呈稍高密度。结论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息肉临床与CT的关系,提高对鼻息肉CT影像的认识,合理使用CT检查,方法:41例鼻息肉,分别行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误诊2例,结果: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有关,CT表现为组织肿块,好发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在鼻腔及鼻窦双向生长,结论:CT对鼻息肉的诊断,判定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64层CT冠状位重组图像对肠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64层CT冠状位重组图像对肠梗阻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男40岁,女60岁,平均年龄51岁)可疑肠梗阻患者,每位患者均行增强扫描。2位医生独立对CT定位像,CT横断位,以及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可信度分为1~5级。结果:25例除外肠梗阻,7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2位医生利用CT定位像、横断位、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诊断肠梗阻的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8%和83%,90%和86%,91.5%和87%。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诊断可信度高于横断位。结论:64层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冠状位图像可增加诊断可信度,对诊断肠梗阻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多層螺旋CT各向同性掃描進行多平面重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后處理,顯示鼻竇及其相關結構,探討多層螺旋CT檢查鼻竇及其相關結構的優勢。方法:搜集觀察對象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9~75歲,利用多層螺旋CT各向同性掃描對副鼻竇進行檢查,然后對所得圖像進行多平面重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后處理,重組出標準層面及重點結構的最佳顯示平面,并對某些結構的常規顯示斷面和標準化斷面顯示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①標準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能清晰顯示各竇腔氣化類型以及左右結構的對稱情況等。②一些特殊結構如鉤突、額竇引流通道、鼻淚管以及蝶篩竇壁與視神經管、頸內動脈的關系需要在斜平面觀察。結論:①一次掃描后,可進行任意平面后處理。減少輻射,避免擺位困難。②多層螺旋CT各向同性一次掃描結合多平面重組(MPR)后處理能夠很好地顯示鼻竇及其相關結構。  相似文献   

14.
鼻硬结病CT和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硬结病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硬结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起源于鼻腔7例,鼻窦3例。CT表现:鼻腔硬结病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影2例,索条影5例,7例均见中下鼻甲破坏,4例鼻中隔破坏;7例均侵及邻近鼻窦,其中上颌窦内壁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其余各窦壁骨质明显增生硬化,以上颌窦、蝶窦最显著;2例侵犯眼眶,侵犯翼腭窝及颅内各1例。鼻窦硬结病表现为窦腔充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相应处窦壁骨质破坏,同时伴周围骨质硬化,3例均侵犯翼腭窝,2例侵犯眼眶及颅内。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与脑实质比较)3例,稍高信号4例;T277I呈等信号2例,明显低信号5例,但信号不均匀;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窦腔外周伴阻塞性炎症,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CT可清楚显示骨质改变,是诊断鼻腔硬结病的主要影像方法;MRI能准确显示病变向邻近结构侵犯的范围,为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CT和MRI两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较准确地对鼻窦硬结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0例脑脊液鼻漏分析,提示脑脊液鼻漏X线平片检查能见到漏侧之邻近鼻窦密度增高及骨折线,CT薄层扫描多能显示脑脊液鼻漏骨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以及颅内积气等,并提出筛窦,蝶窦应作冠状面CT薄层扫描,额窦作横断面CT薄层扫描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头颈部肿瘤多层螺旋CT冠状面多平面重建(MPR)与常规扫描图像,探讨冠状面MPR能否替代常规冠状面扫描。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8层螺旋CT扫描仪对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基础上行MPR。由3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对冠状面MPR像与常规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0例冠状面MPR像对正常鼻咽、鼻腔、鼻窦、上颈部等部位软组织的显示与常规扫描冠状面像相似,图像质量好,均为1级。59例(65.6%)冠状面MPR像对骨质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像,68例(75.6%)对颅底孔道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像。增强CT扫描中,51例明显肿瘤病灶,46例(90.2%)对肿瘤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冠状面像。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MPR图像除对口腔、口咽的显示欠佳外,均近似或优于常规冠状面扫描像,多层螺旋CT扫描的冠状面MPR可以替代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诊断(附4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伴有颅内占位的CT资料40例。采用SOMATOMPLUS全身CT扫描机行鼻咽部及颅脑检查,38例行轴位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2例冠扫,层厚层距均为3mm,其中13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1)鼻咽癌原发病灶40例;(2)中颅窝病变海绵窦不对称,患侧增宽36例;蝶鞍破坏11例;颞极占位5例;(3)后颅窝病变桥脑小脑角区占位病变10例;(4)前颅窝病变1例;(5)颅底骨质破坏33例,其中以破裂孔及卵圆孔破坏、吸收扩大最常见,分别为30例和23例。结论CT可精确显示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部位、途径及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及指导放疗野的设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对其CT图像以及临床表现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灶均靠近手术切口处.6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4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在显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位置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术后13例行CT随访.结果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中鼻道为中心,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21例,单纯累及上颌窦2例;所致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术后肿瘤复发率高(85%),3例恶性变.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肿瘤复发,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对伤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损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28例中,平扫能确诊肾损伤20例、可疑肾损伤5例、未见异常3例,敏感性89.2%、特异性71.4%;CT增强扫描后,全部确诊为肾损伤,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CT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