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背景:多项临床试验反映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用于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或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史的患者有效。作者评估它对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或未发生过心梗的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人的可能裨益。方法:这是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入意大利860名执业医师随访的一个网络的队列。选入条件为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但未有心梗)和非致命性脑卒中的男、女病人。事件率低于预期的一年后,第一终点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十余年研究。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所指的根据血压水平高低和危险因素的多少,给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后进行HRV分析的文章,尚鲜见报道。为此,本文对160例EH患者根据《指南》中“按病人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即血压水平的高低、危险因素的多少以及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HRV分析,探讨EH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HRV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认识到心血管总负荷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以及控制高血压同时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绝对益处,提出应视高血压病为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一个组成成分。现着重复习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中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益处。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治疗原则,降压目的,目标血压,药物选择。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及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时的药物选择,包括脑血管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损害及相关危险因素,伴随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危险的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一、概念近半个世纪以来 ,大规模前瞻性临床试验已经表明 ,通过改善生活行为和药物治疗干预能降低心脑血管病 (CVD)发生率与死亡率 ,例如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现代心血管病预防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挑战是如何确定那些非常可能发生CVD的个体 ,从而对这些个体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1991年著名学者Dzau和Braunwald提出心血管事件链(cardiovascularcontinuum) ,将现代心血管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防治 ,从而形成一个重要的概念 ,即心血管危险(cardiovascularrisk)。心血…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一直依据血压水平决定是否对高血压进行药物治疗 ,可是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心血管并发症 (如卒中和心肌梗死 )的危险不单独决定于血压水平 ,其他危险因素 ,以及心绞痛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本身均明显影响这些心血管并发症 ,而且临床试验也证实心血管疾病 (CVD)绝对危险决定了抗高血压治疗的获益机会。 1995年新西兰指南首先推荐是否治疗高血压应由CVD绝对危险来确定 ,而不是单独依据血压水平 ,此后一些国际和国家指南也接受了把CVD绝对危险作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目标这一观点。 1999年英国高血压协会和 1998年英国联合委员会的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杂志》2003,11(4):399-399
过去研究认为VitE可以减少糖尿病人心血管(CV)病及微血管并发症 ,但很少有人做随机临床研究。本文研究VitE对糖尿病人主要心血管病与肾病的作用。HOPE研究 (TheHeartoutcomesPreven tionEvaluation)是一个随机临床研究 ,用 2× 2因素设计 ,评估VitE与Ramipril对高危糖尿病病人发生CV的影响 ,病人年龄 >5 5年 ,过去有CV或一种以上冠心病危险因子 ,病人随机分为每天 4 0 0IuVitE。CV死亡为主要评估标准 ,以总病死率 ,心衰住院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率 ,血管再通术及明显肾病人为次要评估标准。结果 :36 5 4名糖尿病人 ,VitE对主…  相似文献   

7.
<正>鉴于有论据反映,他汀治疗增加糖尿病危险,他汀类药物用作一级预防仍有争议。作者分析临床试验JUPITER中的血管裨益与糖尿病危险。方法 17 663例无心血管病史或糖尿病史的男、女随机分入20 mg rosuvastatin或安慰剂组,随访5年。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治疗的最新策略——高举明灯,控制总危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高血压为全球高发疾病,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病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最新的高血压治疗策略特别强调根据诊所血压值、动态血压值、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相关的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等评价病人的总危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长期的心血管总危险。需要降压达标、控制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至少需降至140/90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于糖尿病及其它高危、极高危病人血压应尽量降至130/80mmHg以下。主张及早考虑联合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另外所有高血压病人均应积极评价是否有指征使用他汀类降脂药以及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杂志》2008,16(2):139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肾脏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心率增加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评估高血压病人MAU的国际研究(I-SEARCH)对21050名合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其中18900例窦性心律的高血压病人进入最后的研究,分析心率增快与MAU发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 6例 ,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 ,2个月后复诊。结果  (1) 76 9%的男性患者有 2个和 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而女性只有 5 7 4% (P <0 0 5 ) ;(2 )约 6 0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 ,34 0 %为中危 ,7 5 %为低危。 (3)经过规则治疗后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 ,收缩压从 16 3 77± 16 82mmHg下降到 134 5 6± 14 45mmHg ,舒张压从 94 5 5± 11 79mmHg下降为 81 2 0± 8 37mmHg(P <0 0 5 )。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 ,从 31 1%下降为 14 2 % (P <0 0 1)。低危百分比上升 ,从 7 5 %上升为 14 2 % (P <0 0 5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与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否具有丛集性存在趋势。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并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研究各组之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高尿酸血症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正常组与高血尿酸各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组与2组、3组比较、2组与3组比较,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尿酸升高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存在具有明显相关性(OR=0.61、0.47、0.82;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与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具有丛集性存在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2个月后复诊.结果(1)76.9%的男性患者有2个和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只有57.4%(P<0.05);(2)约60%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34.0%为中危,7.5%为低危.(3)经过规则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收缩压从163.77±16.82mmHg下降到134.56±14.45mmHg,舒张压从94.55±11.79mmHg下降为81.20±8.37mmHg(P<0.05).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从31.1%下降为14.2%(P<0.01).低危百分比上升,从7.5%上升为14.2%(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杂志》2001,9(1):1-1
多年经验证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不只是降血压 ,而是要减少靶器官损害 ,具体的说是减少心梗 ,脑中风和肾功能损害。现在研究证明引起这些靶器官损害的原因 ,即所谓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很多 ,高血压只是其中之一。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来越发现越多 ,最常见的是 :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左心室肥厚、心率快、肾功能不全、肺活量低 ,血纤维蛋白元高、吸烟等等。许多临床研究常常把它们单独拿出来研究 ,认为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 ,所谓“独立”是指不需要有其他因子并存就可以招致心血管病。其实 ,这些因子多是互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脉硬度指数(ASI)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价值。方法用我们研制的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248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结果①高血压并发症组的ASI(162.2±53.3)比单纯性高血压组(136.0±50.7)高(P<0.01)。②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ASI逐渐增大,任意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177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Framingham危险积分与ASI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5,P<0.01)。结论ASI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代谢综合征和多重危险因素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心血管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近年 ,心血管医师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有了进一步认识 ,往往在治疗高血压时会考虑到其他经常合并存在的糖耐量异常、异常脂蛋白血症、肥胖、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异常等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内分泌医师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了很大改变 ,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纠正病人所有的危险因素和单独控制血糖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重要得多。 1998年 6月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JayCohn在欧洲心血管会议上提出 :不应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疾病 ,高血压的终点是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仅是诸…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并重视个体化心血管危险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宁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5):289-289
心血管危险的概念建立已半个世纪了 ,近 2 0余年由于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基础医学及治疗效价经济学的进展 ,人们对此概念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心血管危险的概念是指个人在一定年限内 (一般为 5~ 10年 )发生心血管病的概率 ,估测此概率的根据是从流行病学资料所获得的。但是若将以此概念所获得的概率用于个体 ,则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 ,并不简单易行。流行病学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资料证实 ,形成心血管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健康生活方式等 )。调整或控制诸多危险因素 ,有可能减少常见心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n=34)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n=5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事件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CTn T升高、CRP升高、NT-pro BNP升高及治疗依从性均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  相似文献   

18.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723-723
即使少量减少睡眠,长期下来也有心血管病危险。一组病人限制睡眠5夜,就会出现心率变异(HRV)下降现象(21届睡眠学会年会2007—6—12檀香山)。HRV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很好测定指标。HRV减少,心率(HR)增加,对心血管负荷加重,长期夜班工作者或长期缺少睡眠的人群,心血管病与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该文研究29名健康人,年龄22.4岁,11名男性,14名黑人参加限制睡眠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且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危害性。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加2倍,同样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高2倍。凡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其危险分层均在“高危”之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且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指标资料齐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受教育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组,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共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9921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占57.3%。随着文化水平的升高,女性构成比增加,血压、心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逐渐降低,血尿酸逐渐升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腰围、HbAlc治疗控制达标率逐渐升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下降。结论受教育水平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率低。有更高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