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见的引起肝损害药物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肝脏作为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也可影响和损害肝脏,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在药物不良反应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尽管许多药物引起肝损害是轻微的或无明显症状,但严重的和致命的药物性肝脏疾病也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1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肝脏毒性药物可分为直接和特异质性和特异反应性两种。直接肝损害是剂量依赖性,与个体用药剂量相关;特异体质性肝损害与个体用药剂量无关,与个体易患性有关,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以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对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就连人们最放心的中草药也能引起肝损害。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药源性肝损害,开展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药源性疾病。据估计,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源性疾病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的原因,除了医药学界熟知的结核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抗茵药物、中草药、减肥药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起药源性肝损害(DIH)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及造成的危害。方法:查阅1985年-1999年《中国药学》与其它献报道的DIH,统计了218例DIH的发病过程。结果:调查表明主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慢性淤积和肝细胞损伤型主要发病因素,出现淤阻性黄疸或与肝炎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出现急性肝坏死或肝昏迷,死亡率尚高。结论:指导合理用药,监控抗生素的用量和用药时间,以减少DIH发生仍是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发生药源性肝损害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致肝损害的药物,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病情转归等情况。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药源性肝损害137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患者中,男性54例(39.41%),女性83例(60.58%)比例约为2:3;年龄15~76岁,平均(43.9±9.8)岁,其中超过50岁患者有59例(43.07%);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厌食等,典型体征为皮肤出现黄疸;治疗后,痊愈76例(55.47%),显效42例(30.66%),无效17例(12.40%),死亡2例(1.46%)。结论女性发生药源性肝损害的几率高于男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病发时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致敏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在排序上与所致药疹的发生率是否相同.方法对1998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已经确诊为药疹的261例患者中伴有药物肝脏损害的61例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引起药疹并容易导致肝损害的致敏药物是抗病毒类为60%(9/15),抗痨类药物为66.67%(8/12),别嘌呤醇55.56%(5/9).结论对本组回顾性分析发现各种致敏药物引起药物性肝脏损害在排序上与所致药疹发生率有所不同,故在临床治疗用药以及药疹诊治方面应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溧水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57例药源性肝损害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引起肝损害的例数较多的药物为源性肝损害异烟肼、丙硫氧嘧啶、丙戊酸钠等.致肝损害的因素较多,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做到早诊断、早停药与早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药物性肝损害又称药物性肝病,是指临床上应用相关药物冶疗某种疾病时产生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肝脏损害,多发生在甩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亦可使原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肝功能异常加重。常在用药2周~8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症状到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黄疸、瘙痒,个别呈重症表现,甚至出现肝衰竭症状。但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多采用排除法诊断,仔细询问患者的服药史和服药剂量最为重要,如不仔细询问用药史,常被误诊。本文回顾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10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2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视,从而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同时为诊断和治疗积累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0例患者中,中老年72例(60%)、青少年48例(40%),男性46例(38.3%)、女性74例(61.7%);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3例(2.5%),1~3周内39例(32.5%),超过3周78例(65%)。②中药所致肝损害70例(58.3%),西药所致肝损害50例(41.7%);两次用同一药物发病有15例,3次用药发病有3例;原发病中较常见的有结核病35例(29.2%)、皮肤病28例(23.3%)、代谢性疾病15例(12.5%)、精神病12例(10%)、抗癌药9例(7.5%)、解热镇痛药7例(5.8%)、骨关节疾病5例(4.2%)、其他9例(7.5%)。③1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62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痊愈者72例、好转者41例、未愈者4例、死亡3例。结论: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引起肝损害的最多,临床医生在应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本组病例的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3周后,可能与本病起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药物性肝炎的诊断药物诱发的肝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其可使原本健康的肝脏发生严重的损害。在临床诊断中,如能除外常见的肝病病因,并疑为药物所致的肝病时,可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血像、肝功试验、肝活检以及停药后的效应做出综合判断。(1)服药史:任何一例肝病患者均必须询问发病前3个月内服过的药物,包括剂量、用药途径、持续时间及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更应详细询问非处方药、中草药及保健品应用情况。还应了解病人的职业和工作环境。根据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病人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从中挑选出最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有资料表明。在诊断“肝炎”的患中10%~20%为药物性肝损害,估计有500-1000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我们对2001年至2004年收治的56例药物性肝损害,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