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对2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左心室IVT16例,右心室IVT4例),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也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后者因其预后良好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不主张治疗〔1〕。然而 ,对有些症状明显、精神紧张 ,且药物效果不好或不愿长期用药的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 ,许多学者采用射频消融术取得良好效果〔2~ 4〕。我院为 8例单形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术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的 8例患者中 ,男 2例 (左、右室流出道各 1例 ) ,女 6例 ( 5例右室流出道 ,1例左室流出道 ) ;平均年龄 ( 4 2± 7)岁 ,平均病程 ( 5± 3)…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7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方法和结果。方法 左室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16例,右室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Righ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RVT)1例,15例ILVT采用标测V波前最早浦肯野纤维电位(P电位)方法,1例因室速不能诱发的ILVT和1例IRVT采用起搏标测。射频消融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ILVT成功率为87.5%,IL-VT均起源于左室间隔面,有效消融靶点处P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前(29.6±11.2)ms(20~55ms)。IRVT1例射频消融成功,有效消融靶点处起搏时与心动过速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完全相同。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34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IRVT)采用起搏标测确定消融耙点,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结果其中20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31例即刻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91.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心脏扩大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阜外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共300例进行分析,术前均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男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女性>50 mm诊断为心脏扩大,并排除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成心脏扩大组及心脏正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探讨心脏扩大的预测因素。结果7%(21/300)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出现心脏扩大,两组间有差异的参数有男性(71.4%vs.29.6%,P=0.0035)、室性期前收缩次数[(32742±14106)次/24 h vs.(21740±10089)次/24 h,P=0.0031]、室性期前收缩负荷(27.46%±12.36%vs.20.42%±9.15%,P=0.03)、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7.48%±6.47%vs.62.07%±3.10%,P=0.005)。术前NT-proBNP、室性期前收缩QRS宽度、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位置、室性期前收缩形态及有无间位室性期前收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扩大,心脏扩大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心脏扩大组患者的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患者中的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PVC-ICM)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22例。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室性期前收缩病程、有无室性期前收缩相关症状,登记术前心电图(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超声心动图(UCG)的相关指标。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后,记录早搏起源部位。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行Holter及UCG检查。入选患者分为PVC-ICM组(n=54)及无心肌病组(n=233),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VC-ICM的影响因素。本研究PVC-ICM的诊断标准:射频消融术前LVEDD增大,消融成功后(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减少>80%)LVEDD恢复正常。结果:共287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并完成随访,PVC-ICM组54例(18.8%)。多因素分析显示,室性期前收缩负荷(%)(OR=1.040,P=0.007)、病程(年)(OR=1.057,P=0.015)、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程(ms)(OR=1.021,P=0.034)及无症状室性期前收缩(OR=2.379,P=0.046)为PVC-ICM的独立危险因素。射频消融术前PVC-ICM组的LVEDD值明显大于无心肌病组[(55.8±3.7)vs.(47.7±3.5)mm,P<0.001],LVEF值明显低于无心肌病组[(58.6±8.0)vs.(63.1±5.1)%,P<0.001];术后PVC-ICM组患者的LVEDD[(47.1±2.8)vs.(46.9±3.1)mm,P=0.685]及LVEF[(62.0±3.9)vs.(63.2±5.0)%,P=0.086]均达到与无心肌病组一致的水平;两组间手术前后比较显示,PVC-ICM组患者的LVEDD(P<0.001)及LVEF(P<0.001)值均得到改善,而无心肌病组患者术后两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LVEDD:P=0.053;LVEF:P=0.066)。结论:存在较大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较长的病程、较长的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程以及无症状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更易发生PVC-ICM,射频消融术对PVC-ICM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方法 对 2 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较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14例 ,经消融 13例获得成功 ,1例未成功 ;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6例 ,经消融全部成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正> 心源性猝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及重视.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伴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与心脏性猝死有密切相关.文献报道,一般心肌梗死后晚电位(VLP)持续性阳性一年内的发病率为16.7~28.9.为了减少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提高长期预后的准确性,本文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一年以上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晚电位测定,以了解心室后碎裂电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1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男女比例2.6∶1,平均年龄13个月,就诊形式以烦躁哭闹为表现的6例,呕吐尿少的3例,发现心跳快的8例,伴有阿-斯发作(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的4例,肺炎时发现心脏大的1例。心电图表现为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速率160~300次/min,QRS时限为0.08~0.12s,V1以右束支阻滞形态的15例,来源于左心室,V1以左束支阻滞形态的3例,来源于右心室。心脏彩超4例正常,7例心脏左心室扩大,7例左心室中至重度扩大,心脏收缩功能减低,提示为心动过速心肌病,左心室型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应用12例,7例有效,5例无效,盐酸普罗帕酮片应用9例,3例有效,胺碘酮应用5例,1例有效。右心室型的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3例,2例有效,胺碘酮应用1例,无效。洋地黄、三磷酸腺苷、利多卡因及艾斯洛尔无效,电击复律6例(20次),2例(4次)有效。4例行射频消融,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均无复发。结论: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由于速率快,持续时间长易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猝死。药物治疗难度大,准确的分型有利于准确用药。射频消融为较好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VT)的消融终点以提高RFCA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FVT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22例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手术后21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8例左前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术后6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图形。30例均消融成功,无复发。结论消融术后新出现的左后分支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可作为消融成功终点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常规体检、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长程心电图等各种检查后,入选室性期前收缩患者98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82例,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10例,左心室流人道室性期前收缩6例,分别采用起搏或起搏与激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测消融,对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有90例,好转有6例(再次手术成功5例,1例室性期前收缩较前减少),手术失败2例.术后随访6个月~7年,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特殊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 8例起源于特殊部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心电图特征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 8例患者中男 5例、女 3例 ,心动过速史 3~ 2 0年。室速形态呈右束支阻滞者 4例、呈左束支阻滞者 4例 ;电轴右偏 6例、左偏 2例。结果 :8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 ,消融靶点 2例位于左室流出道左冠窦内 ,距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约 1cm ,2例位于左室游离壁 ,2例位于左前分支近心尖部 ,2例位于右室流入道游离壁。结果提示导管射频消融对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速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左室流出道室速 (LVOT VT)的心电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LVOT VT进行射频消融时应避免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临床多发生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和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这类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1999年5月至2003年1月进行的IVT、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导管消融1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总结了2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1~63岁。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或停用胺碘酮至少2周。根据室速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估计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期前刺激(1至3个)和分级递增短阵快速刺激(起搏电压6~10v),于右心室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刺激诱发室速,如未能诱发室速,  相似文献   

15.
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证明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避免了其它治疗手段的风险和不良反应。现讨论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内瘢痕或纤维化的分布特征,为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及导管消融提供线索.方法 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就诊,行心脏增强磁共振检查评估患者154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04例,室性早搏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Trio,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标准化的成像方案,完成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心肌钆延迟显像(LGE),分析心肌LGE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15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9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例,无已知器质性疾病室性心律失常122例.LGE阳性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比例为21.4%,其中在已知的器质性心脏疾病中的比例为59.3%,在临床诊断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分布率11.5%,在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特征分析,符合非缺血性心肌瘢痕分布特征(外膜或心肌中层)占81.2%;缺血性分布特征的占18.8%.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瘢痕发生不少见,深入了解心肌瘢痕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细致的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可能为射频消融提供影像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右室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及其随访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右室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的近、远期疗效。方法34例右室室速患者经受了射频消融,其中诊断为特发性右室室速29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全(ARVD)5例。结果28例特发性右室室速消融成功,1例失败;5例ARVD患者诱发出9种室速,5种室速消融成功,另4种室速失败。随访显示,28倒特发性右室室速中2例分别于射频消融术后的12和15个月发生新的室性心律失常,进一步检查证实1例为ARVD,另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ARVD患者组中2例室速复发。结论右室室速射频消融的结果取决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对于特发性右室室速消融术后再发或出现新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需注意排除ARVD或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分析我们收治的 16例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 ,I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资料与结果1 临床资料 :患者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心动过速起病年龄 11~ 4 3岁。 16例患者均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及其它导致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的病因。 13例心脏超声及胸片无异常 ;2例右室心尖部室速及 1例左室室速患者心脏超声及胸片提示心脏扩大 ,但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室速控制后前2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后 1例心脏缩小 ,考虑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冠状动脉窦(简称冠状窦)窦内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和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对11例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均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胸导联R/S均在V3导联之前,Ⅱ、Ⅲ导联均为高大R波,无切迹,电轴明显右偏。标测确定成功消融靶点在左冠状动脉窦内2例、无冠状动脉窦内5例、右冠状动脉窦4例,术中无并发症。随访2~25个月,均再无室性期前收缩。结论在冠状动脉窦内射频消融室性心律失常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猝死和心力衰竭。心电图上主要表现出(1)复极异常;(2)除极/传导异常;(3)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舒张期的碎裂电位和心室病变部位的低电压区可以被看作是其诊断标准。Carto系统标测能发现病变区的准确位置、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目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临床治疗主要有:针对室速发生所采取的射频消融法,针对心力衰竭所采用的药物治疗及心脏移植手术,针对心脏猝死所采取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