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施他宁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施他宁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治疗作用。方法:部分结扎大鼠门脉主干2周制作PHG模型,观察施他宁对PHG大鼠全身血流动力学、胃粘膜血流量(GMBF)、门脉压力(PVP)和胃粘膜下层血管的影响,测定了输注施他宁30 min后PHG大鼠血浆胰高糖素,血浆和胃粘膜 6-keto-PGF1α含量,并与普萘洛尔进行了对比。结果:施他宁和普萘洛尔均能降低PVP、GMBF, 而对胃粘膜下层血管无影响;施他宁能拮抗PHG大鼠胰高糖素作用、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普萘洛尔与施他宁相反;普萘洛尔和施他宁两组均不能拮抗PGI2。结论:施他宁通过拮抗PHG大鼠胰高糖素的作用降低GMBF,且对外周循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大鼠胃粘膜灌注中的作用。方法:部分结扎大鼠门脉压力(PV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PHG组大鼠MAP和心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NO合成酶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剂量依赖性增加PHG组和假手术组大鼠MAP(P<0.05),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P>0.05)。PHG组大鼠GMBF和PVP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低剂的L-NAME剂量(1mg/kg,4mg/kg)依赖性降低PHC大鼠GMBF(P<0.05),而对假手术组GMBF无明显影响(P>0.05);高剂的L-NAME(12mg/kg)能非常显降低PHG组和假手术组大鼠GMBF(P<0.05)。结论:内源性扩血管物质NO在调节PHG大鼠的GMBF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乐桥良 《实用新医学》2001,3(6):481-483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兰索拉唑(20mg/kg)灌胃,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mg/kg)静脉注射。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胃粘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化,兰索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用L-NAME处理后,兰索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向胃内灌注兰索拉唑,可增加GMBF、胃粘膜和血浆NO2^-/NO3^-,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兰索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兰索拉唑对大鼠胃粘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导了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奥美拉唑、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L-精氨酸、D-精氨酸静脉注射。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和胃粘膜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损伤组化,奥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NAME抑制作用可被L-精氨酸拮抗,而不被D-精氨酸拮抗。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可增加GMBF和胃粘膜NO2^-/NO3^-,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与NO有关,而与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冷束缚法制备大鼠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模型,中性红清除率法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blood flow,GMBF).观察了预先给予L—精氨酸、L—NAM匮处理后SU大鼠GMBF、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胃粘膜和血浆NO2^-/NO3^-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损伤组的UI、胃粘膜和血浆NO2^-/NO3^-明显增加,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均明显严重,GMBF降低。预先给予L.精氨酸处理后,可抑制SU大鼠增加的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的GMBF,增加胃粘膜和血浆NO2^-/NO3^-的含量;相反,L-NAME可进一步增加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GMBF、胃粘膜和血浆NO2^-/NO3^-的含量。结论 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损伤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其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可能机理。方法: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观察无水乙醇引起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病理及扫描电镜改变,并测定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生长抑素(SS)、胃粘膜表面粘液及胃粘膜血流(GMBF)。结果:无水乙醇可直接引起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脱落;无水乙醇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粘膜中的PGE2(P<0.05)、SS(P<0.05)、胃粘膜表面粘液(P<0.05)、GMBF(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无水乙醇可直接损伤大鼠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其引起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机理可能与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内PGE2、SS、胃表面粘液及GMBF降低,从而损伤胃粘膜的防御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华  陈丽娜  张力  贾国良 《医学争鸣》2002,23(16):1483-1485
目的 在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观察血浆GMP140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左旋精氨酸对其影响。方法 24只犬随机等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A组),灌注左旋精氨酸组(B组)和灌注NO合成酶阻断剂L-MNNA组(C组)。分别于狭窄前和狭窄后5,15,30,60和120min检测远端冠状动脉压(DCP)、冠脉每分血流量(CBF)、血浆NO2^-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结果 B组DCP较A组下降,CBF显著增加(P<0.01),GMP140明显低于A组(P<0.01),NO2^-明显高于A组(P<0.01);C组较A组DCP升高,CBF下降(P<0.05),GMP140高于A组(P<0.05),血浆NO2^-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左旋精氨酸增加冠脉血流,降低血浆GMP140;抑制NO合成酶,防止血小板集聚,改善微循环,可以是其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道营养改善烧伤大鼠胃组织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大鼠胃组织血液灌流的机制。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单纯烧伤(B)和烧伤加肠道营养(EF)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3、6、12、24、48h胃组织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及胃粘膜血流量(GMBF)。结果:烧伤后胃组织中ET、NO、VIP及ET/NO、ET/VIP比值均呈上升趋势,而GMBF则显著低于伤前。EF组中ET含量及ET/NO、ET/VIP比值明显低于B组,而NO、VIP及IMBF则高于B组,ET/NO、ET/VIP同GMBF呈显著负相关(rl=-0.93,P<0.01;r2=-0.89,P<0.01)。结论: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胃组织缺血状况的机制可能与食物对胃肠道神经的刺激,导致NO、VIP释放增加,并适度降低E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L-精氨酸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SU)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的预防机制。方法 采用冷束缚法制备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中性红清除率法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观察预先给予L-精氨酸、L-NAME(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后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溃疡指数(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同时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损伤组的UI、胃粘膜和血浆NO明显增加,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均明显加重,GMBF降低。预先给予L-精氨酸处理,可抑制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增加,增加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相反,L-NAME可进一步增加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的含量。结论 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正常和甘油所致ARF大鼠不同时间血浆CGRP、ET和血清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应用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及血浆CGRP,ET和血清NO的影响。结果:甘油所致ARF大鼠血浆CGRP、NO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血浆ET明显升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组肾损害减轻(P<0.05),CGRP、NO显著升高(P<0.01,P<0.05)而ET明显降低(P<0.05)。结论:CGRP、NO的降低和ET的升高可能参与甘油所致ARF的形成和进展,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GRP、NO和降低ET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用镀铜镉法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组和高血压组外周血及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LPS)和植物血浆素(PHA)诱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3^-/NO2^-)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NO3^-/NO2^-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单相核细胞诱生的NO3^-和NO2^-水平与神经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血清NO3^-/NO2^-水平与神经障碍的严重程度负相关(P<0.01)。结论: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可能与其来源有关,单个核细胞源性的NO以损伤为主;单个核细胞可能通过分泌NO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部分门静脉结扎(PVL)法制备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以硝酸还原酶和比色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SO)组及PVL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静脉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NOS抑制剂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SO组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性差异,PVL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阻力(PVR)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内脏血管阻力(SVR)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流量(PVF)无显性差异,且血浆NO水平与PVP,PVF,SVR,MAP呈显相关性,NAME能使门静脉高压大鼠PVP,PVR显下降(P<0.05),使SVR,MAP显上升(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NO参与了PVL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糖饲料喂复制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再采用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急性局灶性脑缺血IR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活性的变化。结果:通服精胶囊显降低缺血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及血浆TNFα的含量(P<0.01),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结论:通脑精胶囊对IR大鼠急性局灶性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NO、TNFα含量和NOS活性及增加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NO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等剂量和2次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和胰腺组织NO代谢产物NO3^-、ON00^-,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结果:模型组血清NO3^-、胰腺ON00-均低于正常组,MDA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血清NO3^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NO3^-、胰腺NO3^-与ON00^-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MDA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可升高糖尿病大鼠的NO浓度,降低MDA水平,并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左心功能和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隆支30min后再灌注30min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心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左室心功能,用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水平。实验分假手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茶多酚(40mg.Kg^-1)治疗组。结果:在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左室LVSP、 dp/dt.max,-dp/dt.max, dp/dt.max/IP明显下降(P<0.01),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茶多酚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左心LVSP,+dp/dt.max,-dp/dt.max, dp/dt.max/IP,提高血清NO,降低血浆ET,恢复NO/ET平衡(P<0.01)。结论:茶多酚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左心舒缩功能,提高血清NO和降低血浆ET,恢复NO/ET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内皮素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镉还原加显色法(格氏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并用q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血浆、胃粘膜中NO水平:Hp阴性慢性胃炎(CG)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而Hp阳性CG组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及Hp阴性CG组(P<0.01,P<0.05);Hp阴性消化性溃疡(PU)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P<0.05),但Hp阳性PU组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血浆、胃粘膜中ET水平:Hp阴性、阳性CG、PU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p阳性CG组显著高于Hp阴性CG组(P<0.01,P<0.05);Hp旧性PU组显著高于Hp阴性PU组(P<0.01,P<0.05)。正常组、Hp阴性PU组血浆NO与ET变化显著负相关(r=-0.672,r=-0.812;P均<0.05);其它各组无显著相关。结论:NO和ET可能参与了CG、PU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玲  惠延平  侯英萍  鱼绥和 《医学争鸣》2001,22(19):1752-1754
目的 用新生大鼠急性缺氧模型,探讨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在缺氧后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早期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前应用L-NAME预处理的新生大鼠血浆ET及脑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的活性,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及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程度。结果 缺氧组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升高(P<0.01),而脑NO水平及NOS活性无显变化(P>0.05),脑脑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程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L-NAME组血浆ET水平较缺氧组显升高(P<0.05),脑NO含量及NOS活性较缺氧组显下降(P<0.01),脑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程度与缺氧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结论 急性缺氧早期,ET异常增高是脑损伤的主要因素;此时抑制内源性NO的合成,可加重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通过肌注苯甲酸雌二醇2周,测量不同雌激素状态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用镉还原法测NO2/NO3的量来反映NO浓度。结果:切除卵巢三周后,血浆雌二醇浓度显著下降(P<0,05),NO浓度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补充大剂量雌二醇后,发现去卵巢大鼠血清NO显著升高(P<0.05),血清E2水平也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雌二醇可促进去卵巢大鼠血清NO水平增加,这可能是雌激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病危险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腹皮对肠道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腹皮对肠道内毒素移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大腹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腹皮组、阿托品组及对照组,分别给大鼠灌服大腹皮水提液、阿托品或蒸馏水1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肠道传输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大腹皮组大鼠肠道传输显增强(P<0.01),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显低于对照组(P<0.01);阿托品组肠道传 输显减弱(P<0.01),血浆荧光内毒素的含量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腹皮可通过促进肠道传输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移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组、卡托普利组及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组,观察4周后糖尿病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血浆、肾组织匀浆中NO、AngⅡ浓度的改变。结果 糖尿病未治疗较正常对照组的肾重/体重、24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NO3^-和AngⅡ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卡托普利组,除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NO3^-未检测外,上述各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L-NAME组,除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AngⅡ未检测及24h尿蛋白无明显下降外,余项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早期血浆NO、AngⅡ升高可造成肾小球高功能状态,用卡托普利及L-NAME可减轻糖尿病早期肾脏的高功能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