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对2012级护理本科班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结果形成了过程性考评体系,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40名护理专科生为对照组,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平常作业和实践考核;2017级47名护理专科生为试验组,以在线学习平台为基础设计并实施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学习访问次数、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学习互动和线上阶段性测验。结果试验组学生在线学习平台访问总量达13 576次,视频类、文档类学习资源完成率分别为46%、35%;课堂抢答和在线组间互评参与率分别为68%、19%;阶段性测验完成率分别为79%(第一学期)、95%(第二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内科护理学总成绩分别为(69.81±13.23)分和(71.12±4.85)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学期末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内科护理学总成绩分别为(81.38±3.96)分和(71.63±5.09)分,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线形成性评价反馈结果更全面客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存在在线学习资源库建设与更新受网络环境限制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初步拟定函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形式、标准、主体,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72、0.846和0.820。变异系数为0~0.183,协调系数W为0.257和0.436。最终确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11个评价形式,35个评价标准和3个评价主体。结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可靠,能够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引入了形成性评价,包括建立学生学习小组、出勤档案、理论课课堂活动参与档案、实验操作阶段性测试档案与综合实验测试档案。结果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级56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系统实施。[结果]形成性评价实施后,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2.86%;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于授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8.21%。[结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促进了课程授课效果,推动了护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级56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系统实施。[结果]形成性评价实施后,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2.86%;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于授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8.21%。[结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促进了课程授课效果,推动了护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初步拟定函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形式、标准、主体,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72、0.846和0.820。变异系数为0~0.183,协调系数W为0.257和0.436。最终确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11个评价形式,35个评价标准和3个评价主体。结论 “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可靠,能够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础护理学实践》是我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技能,特点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传统的评价往往是终结性的,即在期末进行操作抽考,了解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此种评价模式使学生只关注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了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将现代护理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疾病讲授的各个环节(B法)明显优于以疾病护理为主(C法)与先讲医疗,后讲护理的教学法(A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成人护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考核采用出勤成绩、作业成绩、临床见习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及期末闭卷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出勤成绩为80.00分~100.00分(98.50分±4.81分);作业成绩为71.44分~91.19分(85.11分±4.25分);临床见习成绩为84.00分~95.59分(92.02分±2.98分);阶段性考核成绩为66.67分~90.00分(80.32分±5.12分);期末闭卷考核成绩为62.00分~90.00分(78.75分±8.60分);综合成绩为72.36分~92.17分(83.00分±4.52分)。93.3%~100.0%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再学习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交流与反馈。[结论]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成人护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考核采用出勤成绩、作业成绩、临床见习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及期末闭卷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出勤成绩为80.00分-100.00分(98.50分±4.81分);作业成绩为71.44分-91.19分(85.11分±4.25分);临床见习成绩为84.00分-95.59分(92.02分±2.98分);阶段性考核成绩为66.67分-90.00分(80.32分±5.12分);期末闭卷考核成绩为62.00分-90.00分(78.75分±8.60分);综合成绩为72.36分-92.17分(83.00分±4.52分).93.3%-100.0%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再学习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交流与反馈.[结论]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开设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实习前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情况,我科对实习前护生的培训进行改革,尝试在模拟临床情境下,将护生的护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教育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和设计能力融于一体,全面培养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得到护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在护理本科急诊护理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中应用手机智能软件,主要包括教师通过手机软件的头脑风暴功能布置学生网上讨论的专题,学生通过手机提交答案并跟帖评价其他学生的答案;在情境模拟演示环节中运用手机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组间互评;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学生利用手机软件的测试功能进行随堂或课后测验;利用手机软件的签到功能记录学生考勤;利用手机软件中的投票问卷功能对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应用手机软件进行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分析,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学资料管理,节约教学成本;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师生沟通的时效性。良好的网络条件和教师转变精力投入是保证应用效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此次测试平均分较低,标准差偏大,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结论试卷整体难度中等,难题比重较大,区分度、信度较好。学生主观题得分偏低,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针对知识点多实践,使学生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将现代护理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疾病讲授的各个环节(B法)明显优于以疾病护理为主(C法)与先讲医疗、后讲护理的教学法(A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用随机法将护理专业原两个教学班学生共110名重新分成两个新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5).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教学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优化临床教学方法,以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一个主体,多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结果此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评价良好,学生的成绩优于未进行教改的学生。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一个主体,多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科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期末试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8份内科护理学期末试卷从难易度与区分度,信度与效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试卷总体水平难易度偏易,但区分度较好,信度可靠,效度反映了本次试卷内容未体现护理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方法:2010年6-12月,初步拟定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运用Delphi法对27名从事PBL研究的实践护理教育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进行咨询。结果:所选择的27位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7~0.99,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89;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界定了各二级指标的最佳状态描述即指标内涵。结论:本研究构建出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全面评价,为开展护理本科生PBL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案例的创设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开展案例教学是启迪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以致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