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病因复杂,冠心病、肺心病等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疾患、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发作时患者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晕厥.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心悸"、"怔仲"等范畴.导师认为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常与其体质虚弱、心功能衰退直接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气血阴阳不足为本,气滞痰浊瘀血等实邪阻滞为标.主要有益气活血化瘀,温补心肾,益气养阴、扶正固本,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等治法.  相似文献   

2.
GC-MS法分析肿节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全草,又名九节茶、草珊瑚、接骨木等.味辛、苦,性平.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等.近年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道癌等有较显著效果.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相似文献   

3.
柴苓汤,是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在古代,一般用来治疗身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等病症.在现代,多用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或焦虑,食欲不振或呕吐,口渴,便溏,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舌暗淡苔薄白等证候.  相似文献   

4.
安胃煎是著名老中医、教授夏锦堂先生经验方,由白芍、甘草、蒲公英、徐长卿等药物组成,主要治疗气滞、血瘀、胃热等所致之胃脘痛、嘈杂等证.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加减.如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竹茹等;纳呆、胀满者加木香、砂仁、焦三仙等;嗳气吞酸加浙贝母、桑螵蛸等;病发日久,兼舌质暗者加桃仁、红花等.笔者应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2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开发研制出多种中药静脉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清开灵注射液:由胆酸、水牛角、黄芩苷、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等功效.该药治疗邪热、痰浊、瘀血等标实症状突出的中风急性期痰热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1.艾灸抗癌法 方法艾灸大椎穴、神厥穴、足三里等.采用隔姜灸,温针灸,艾炷灸,隔盐壮灸,温和灸等.主治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物药资源丰富,药理作用广泛。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矿物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即:1.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矿物药有:雄黄、轻粉、明矾、炉甘石、硼酸等;2.对神经系统有作用的有:朱砂、龙骨、石膏等;3.对消化系统有作用的有:伏龙肝、赤石脂、芒硝等;4.对泌尿系统有作用的有:淡秋石、琥珀等;5.对血液系统有作用的有:代赭石、花蕊石、大青盐等;此外,如自然铜、紫硇砂、密陀僧等对骨折、白内瘴、皮肤病等有效。  相似文献   

8.
历代医家对水肿从病名及分类、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均有论述.在古代文献中,水肿又有水、水病、水气等病名,分为四水、五脏水、十水、阴阳水等,可由外感六淫、湿热相兼、水渍妄行、疮毒归内、瘀血阻滞、久病劳损等致病.在治则方面,古人除运用发汗、利小便、逐水等法外,根据病因论治,或清热解毒,或活血利水,或理气化水等,并重视补益脾肾.另外,古代文献也有放血、针灸、食疗、导引等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海  莫结丽  黄志芬 《中药材》2005,28(5):428-428
复方苦参洗剂主要由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等十六味药材制成,具有清热燥湿、杀菌祛痒等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慢性湿疹、慢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等.蛇床子为该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祛燥湿、祛风、杀菌作用.蛇床子素的测定法有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分析快速,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归芍天地煎加味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更年期失眠症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醒后无法入睡、醒后疲劳感、睡眠缺乏感等.伴倦怠乏力,头昏耳鸣,阵发性潮热,急躁易怒等症状.严重时伴有心情不好,兴趣减少等抑郁症状.近几年来,门诊更年期失眠症患者日趋增加.笔者采用归芍天地煎加味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苇苇  陈惠  游焌  倪青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98-1002
糖尿病心肌病,西医通过症状、超声应变、多普勒组织成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VVI检测等可对本病诊断.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同时强调控制血压、调脂、抗凝及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肌病主要病机为肺脾肾阴虚燥热,耗气伤阴,进而致心脏气阴耗伤,心体受损,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痹阻心脉而引发本病.病变总体属本虚标实之证.中药复方如丹参饮、通心络、抵当芪桂汤等可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血供,改善心功能.另外,大蒜精油、葛根素、黄芪等中药亦可改善糖尿病的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引发虚证的原因颇多,养身补虚的方法也很多.但总的来说,应以人体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实为目,方可收到佳效. 气虚:多因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迈体衰、饮食失调等所致.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可进补人参、党参、山药、大枣等.取人参5克,粳米150克,煮粥加冰糖少许与之同煮.每天2次.也可用党参、黄芪、当归各20克,羊肉500克,将药物装入纱布袋,同放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小火煨煮,当羊肉烂时再加入葱、姜、大蒜、食盐.既吃肉又喝汤,宜常食用.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丸”等也具有同等疗效.  相似文献   

13.
崔祥琴 《光明中医》2007,22(2):85-85
正常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且节律规整,低于每分钟60次即称为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梗(尤其是下壁心梗早期)心肌炎、心肌病、冈心病、病窦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以心脑肾等脏器的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胸闷、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亦偶见于正常人,如运动员、老年人等,不需治疗,不在本篇讨论之列.西医治疗本证常选用阿托品、异丙肾、麻黄素等药,但作用短暂,药物无效或严重者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但又非基层医院所能普及.  相似文献   

14.
化瘀丸是我科1986年配制的丸药,用治头面部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临床观察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临床所见,患黄褐斑、酒渣者,多为女性青年,且伴月经不调,脉多弦或弦细,或兼见胸肋胀闷等肝气郁结等证.治以疏肝消热,活血化瘀.方用化瘀汤,卓效.为了便于服用,制成丸剂,称“化瘀丸”.由柴胡、红花、归尾等药物组成.蜜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一丸.该药尚可治疗痤疮及脂溢性脱发、斑秃等.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状热,俗称懒汉病、羊杆菌病等.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主要的传染源是患病的家畜(如羊、牛、猪、马等)及其产品、排泄物,或者排泄物污染的土壤、水源等.  相似文献   

16.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又名田七、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是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补虚、强壮等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等,近年来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抗心绞痛、抗血栓等.皂苷类成分是三七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从上世纪40 年代开始,诸多学者对三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其主要成分及三七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系统,以及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现就三七的基源、资源研究,传统药性、功能与应用、化学成分研究、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布麻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eynum venetum L.的叶或全麻草.性味归经:甘、苦,凉.归肝经.功用:平抑肝阳,清热利尿.主治:头晕目眩、失眠、水肿、小便不利等.现代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心力衰竭等.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开水泡服,3~15 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基原、产地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地骨皮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方法:查阅东汉至今的历代本草书籍、现代专著和文献等资料,对资料中记载的地骨皮药用品种、产地和采收加工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为地骨皮主流产品,药用历史悠久,另外云南枸杞L.yunnanense Kuang et A. M. Lu、新疆枸杞L.dasystemum Pojark.和黑果枸杞L.ruthenicum Murr.等品种的根皮作为民族药或地方习用品入药;现今枸杞L.chinense Mill.主要以栽培为主,主产于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现代采收加工方法多在春初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结论:该研究为地骨皮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正确使用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安宝珍  刘一凡  单秋华 《中医杂志》2005,46(12):944-945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急性面神经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诸如中药、针刺、艾灸、外敷疗法等,正确运用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 要正确应用中药方剂 1.1 不应忽视小续命汤等方剂的应用 急性面神经炎的病因多为风寒、风热侵袭经络所致,因而治疗原则就必须以疏散风寒或宣散风热为主.疏散风寒药主要为辛温解表药,如桂枝、防风等;宣散风热药主要为辛凉解表药,如薄菏、柴胡等.如果面神经炎是受病毒感染,则可选用清热解毒之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外感表证引起里热证,则主要以清泻里热为主,临床中可用清热泻火或(和)清热凉血药.泻火之药如天花粉、栀子等.凉血的药如生地黄、玄参等.如果表里具病,则宜表里双解.欲使面部经气通畅,需阳明腑气通畅.因此,如大便不通者,需加枇杷叶、火麻仁等以通大便.当然,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根据病因、药物归经、症状等,从而才有了药物的君、臣、佐、使,而不是单纯的"清"或单纯的"解".施今墨治疗外感病[1],以"清"和"解"为要法."清"是清热,"解"是解表,即临证一面清里,一面解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参以脉象、舌苔,辨清寒热的比重,分别给予三分清七分解;或五分清五分解;或七分清三分解,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因此,可采用疏散外风之剂续命汤等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2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改变.临床多表现为饭后胃脘胀满、上腹部疼痛不适、嗳气、食欲减退等.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通常以抑酸、促胃动力等对症处理为主,但存在疗效不稳定、易复发等缺点,使病情难于彻底控制.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加减柴平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