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年龄分布以小于3岁的婴幼儿为主,均有发热及皮疹,部分患儿有呼吸、循环系统异常体征,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脑实质损伤表现,尽早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儿症状,治愈或好转42例(91.3%),死亡4例(8.7%).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与脑实质受累部位有关,其中脑干损害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病情最为凶险,及早发现危重病例并予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以典型皮疹、易惊、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恶心呕吐等为主。重症EV71感染的本质是以脑干脑炎为主的脑炎和脊髓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等综合治疗为主,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将病情控制。结论 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7例肠道病毒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1~3岁婴幼儿(64.96%),主要症状为皮疹(98.29%)、发热(98.29%)。重症病例发生率较高(占82.05%),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77.78%)。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经对症及抗病毒治疗,重症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治疗,治愈113例(96.58%),好转1例(0.85%),死亡3例(2.56%)。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控制进展,减少难治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5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和脱水、抗病毒等治疗.结果 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2~4d,其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呕吐等,2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9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危重患儿7例(10.1%)。所有病例均有发热、皮疹,后依次为惊跳、呕吐、肢体抖动、嗜睡等。脑脊液压力升高64例(92.8%)。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31例(44.9%),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感染38例(55.1%)。重症7例均有心率、血压、血糖升高,EV71阳性。结果重症7例中死亡4例,余均存活。结论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对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很重要。临床医师需警惕病情进展,一旦发现,立即入院予以综合支持治疗,才能更好地挽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1]。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住院手足口病患儿897例,其中107例并发病毒性脑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7例中,男71例,女36例;年龄7个月~12岁;其中7个月至l岁17例,2~3岁57例,4-10岁32例。 相似文献
7.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型别甚多,一般以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好发于婴幼儿,夏秋季节多见。传染源为患儿及隐性感染者,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感染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分析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儿科收治的80例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同期确诊的75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照,比较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高危因素。结果:比较患儿的年龄、患儿首次确诊、患儿嗜睡萎靡、患儿肢体震颤以及各实验室检查结果共17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特征或高危因素有:非典型皮疹、嗜睡萎靡、肢体震颤、影像学表现以及血压升高。结论:3岁及其以下EV71感染型患儿出现非典型皮疹、胸片、血压以及血糖异常提示患儿病情出现恶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方医院手足口病在单位周边地区暴发.经过科学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每月采集5例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大部分为EV71病毒感染,但症状轻重不一.2011年以来,重症病例明显增多,且多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 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 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3.
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8例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2009年6月~8月于我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EV71阳性8例死亡患儿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儿全部家居农村,全部为3岁以下,2岁以内6例。8例患儿均存在白细胞计数、血糖升高。结论 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分析8例死亡原因2例死于脑干脑炎,4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2例死于循环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
目的对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9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感染EV71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时,护理人员对患儿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的策略。方法以214例患儿为本次护理研究的对象,立足于各类并发症状,为患儿进行相应地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策略。结果 214患儿住院治疗的时间平均为(9.4±1.2)d,治愈211例,治愈率为98.60%,另3例患儿治疗无效,分别在治疗中死于呼吸衰竭、肺水肿、中枢神经感染几类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立足于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的诱因及表现,为重症患儿进行系统对症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EV71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的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的丰度、种群结构、群落变化,以探讨EV71感染引起轻症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筛选经咽拭子核酸检测EV71阳性的手足口病确诊患儿,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S和轻型组M,同时纳入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N,采集患者发病3天内的大便标本,提取粪便基因组DNA,经16S rDNA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是儿童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菌群,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在正常儿童中均值为47.72%,手足口病患儿中轻症为55.62%,重症为61.1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是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ac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的物种多样性较M、N组明显降低。结论 EV71感染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可能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访分析,了解预后情况。方法对2011年3~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院后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33例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精神状态的改变(萎靡和烦躁)以及四肢抖动、惊跳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经治疗后有2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余均预后良好。结论肠道病毒EV71更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AFP且具有发病年龄小,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可减轻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5,(9)
目的探讨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60例,收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IL-10水平、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结果轻症组、重症组Ig M、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Ig G、Ig A、Ig M、IL-10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重症组CD16+56+、CD23+、CD19+高于对照组,CD25+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CD19+高于轻症组,CD16+56+、CD25+低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CD4+、CD8+低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EV71病毒引起的HFMD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疾病程度越严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越严重,应提高重视,及时检测,提高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3个EV71疫苗株病毒的生物信息学特点,为疫苗的质控和探讨该病毒疫苗的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利用DNAstar MegAlign、DNAMAN Alignment、ANtheProt等生物学软件,比较了我国已进入临床试验的3家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毒株的基因组及氨基酸序列,并对英衣壳蛋白二级结构及可能存在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 3个疫苗株病毒基因同源性为97%~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99%;二级结构一致率在95%以上;均存在35个潜在抗原表位区域.结论 3个疫苗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提示疫苗具有相似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