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聋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名聋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1)80例聋哑学生SCL-90总分及总均分均远高于常模值,提示本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不同性别学生SCL-90总分及总均分无显著差异,男性"偏执"、"敌对性"、"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高(P<0.01),女性"恐惧"因子分较高(P<0.01),余各因子无性别差异.结论聋哑学生心理健康保健需强化,制定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中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7名高中生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分析。结果:TAS总分及Ⅰ、Ⅱ、Ⅲ因子均分分别与SCL—90总分及其10个因子均分存有显相关(P<0.05或P<0.01),但与阳性项目数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中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水平,述情障碍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抑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中生抑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 177名高中生的抑郁和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抑郁总分及各因子均分与SCL 90总分及 10个因子均分存有显著相关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高中生抑郁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不利于高中生正常的身心发展 ,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考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等对2 0 3名初三毕业班中考生进行测评。结果 中考生SCL 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 9个因子均分高于初三学生常模 (P <0 .0 5~ 0 .0 1) ;中考生的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高于大学生 ,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低于大学生 (P <0 .0 1) ;以SCL 90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考信心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Y =75 .6 2 7+2 9.36 4 (不成熟型 ) - 10 .911(中考信心 )。结论 中考生存在较为广泛而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过多动用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考信心则有助于缓解症状痛苦水平 ,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 ,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服务。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 16PF)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一年级学生的SCL - 90总均分、阳性均分以及 4项因子分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 )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 16PF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Ⅱ、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男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四年级学生低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各具有不同的人格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学医学生 314人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生活事件调查表 (LES)以及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分析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除躯体化因子外 ,大学医学生SCL 90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P <0 .0 5或 0 .0 1)。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气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EPQ之N分高、家庭气氛不融洽 ,则SCL 90总分高。结论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良生活事件、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家庭气氛是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医学生共 2 36人 ,进行了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SCL 90 )和应对方式问卷 (SCQ)测试。结果 :( 1)医学生中女生在解决问题 (t =- 2 75 ,P <0 0 1)、求助 (t=- 3 0 3,P <0 0 1) 2个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生 ,而合理化 (t=4 5 0 ,P <0 0 1)因子分显著低于男生 ;独生子女在求助、自责和幻想 3个因子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P <0 0 1)。 ( 2 )不成熟型应对方式 (自责、幻想和退避 )与SCL 90的 9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 ;成熟型应对方式与SCL 90的 3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 3)SCQ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表明 ,自责和幼想 2个因子进入了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方程 ,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作用较大。结论 :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高三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宁夏灵武市 10 8名高三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scl- 90各因子分高于历年中学生综合样本相应的因子分 ,且有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EPQ中男、女生的N、E两项高于全国同龄常模组 ,P、L低于常模组 ;EPQ中N与scl- 90总均分及 9个因子呈正相关 ,E与SCL - 90总均分及 9个因子分呈负相关 ;P与恐怖因子负相关 ,与总均分及其它 8个因子正相关 ;L与躯体化、恐怖因子正相关 ,与总均分及其它 7个因子负相关。结论 宁夏灵武市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对较差 ,其个性特征与全国同龄常模相比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2000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CL - 90量表对 2 0 0 0级 1187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2 0 0 0级医学生的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 ,单项因子分≥ 3检出率累计为35 .3 % ;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均分高于男生 ,而男生敌对因子均分高于女生 ;并轨生总均分高于新高职。结论 :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应激源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 [1] 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1] 对 167名实习护士进行测评 ,并以其 1年前在学校时的相关调查[2 ] 和高三女生常模[3] 作为对照。结果 实习护士SCL - 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 9个因子分均低于自我对照组和高三女生常模 (P <0 .0 5 ~0 .0 1)。ASLEC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 6个因子分、应激频度、总应激量与SCL - 90总分及 9个因子分成明显正相关 ,但与SCL - 90症状痛苦水平无关。结论 实习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遭受心理应激源刺激是产生心理症状的主要原因 ,但与症状痛苦水平并无关系 ,故应提倡积极的应对措施和适当的心理辅导 ,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对 2 4 6名四年级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四年级医学生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 ,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因子分外 ,均高于常模 ,各单项因子分≥ 3的检出率累计为 16 .8% ;医学生的EPQ除男生的N(神经质 )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男、女生的P(精神质 )分和L(掩饰 )分均显著低于常模 (P <0 .0 1) ,E(内外向 )分均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女生的N分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EPQ的各因子分除SCL 1(躯体化 ) ,3(人际关系 ) ,4 (抑郁 ) ,7(恐怖 ) ,9(精神病性 ) ,10 (其他 )与EPQ的L分外呈显著相关。结论 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 ,其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对某军医大学381名学员进行团体测评,与SCL90军校学员常模进行比较,进行性别、专业的比较,并进行SCL90与EBMU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无论是总体,还是男性或女性,军医大学学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校学员常模(P<0.01);②不同专业间,SCL90各因子得分,临床和护理专业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临床与检验、护理与检验间,各因子分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③军医大学学员EBMU情感温暖理解(MF1)因子得分男性得分(55.57±9.70)分,显著低于女性(58.19±10.08)分(P<0.05);④FF2、FF3、FF5、FF6、MF3、MF4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MF2与SCL90抑郁、焦虑、敌对三因子、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呈正相关;FF1、MF1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神经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增进神经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二组 :神经科护士组和普通内外科护士组。结果 各症状因子总平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以及焦虑、躯体化、抑郁、敌对 4个因子分 ,神经科护士组均高于普内外科护士组 (P <0 .0 1)。结论 神经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有必要调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 ,对 2 0 5 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总体情况的各项指标与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等因子均分与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等因子均分男女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各因子在各症状等级中所占人数的百分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各症状等级在各因子中所占人数的百分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男女生在一些因子上不同 ,但总体区别不大 ,强迫症和人际关系障碍在大学生中较常见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等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测评。结果:DSQ4个因子评分在男女性间和报考重点中学与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初三学生SCL-90常模均分为界值,高症状组的不成熟型因子、中间型因子和掩饰度高于低症状组((P<0.01),且与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1);成熟因子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见习生 (P>0.05)。结论中老先生心理总痛苦水平与过多动用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及过度掩饰有关,须引起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唇腭裂患儿的 60名父母及正常儿童的 60名父母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患儿组父母SCL - 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抑郁、焦虑和恐怖因素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患儿母亲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诸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明显高于父亲 (P <0 .0 5 )。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尤以患儿母亲较为突出 ,需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专业大专生的SCL-90评定结果,了解大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洛阳市3所院校3个专业的学生,填写SCL-90调查表,收回有效答卷338份。结果:3个专业学生在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存在一定差异;SCL-90各因子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4项因子分在3个专业学生中均偏高,3个专业之间互相比较,有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专业学生因子分≥3分比较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性,偏执等人数较大。结论:3个专业的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在CPI—RC个性中的好印象、责任心、自我控制、适意感及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比较明显,智力效率及心理感受性也与个别健康因子相关。心理健康良好组(SCL—90低分组)学生在CPI—RC各量表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心理健康较差组(SCL—90高分组)的学生,其中社交风度、自我控制、适意感、智力效率与自我实现5个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联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3名在校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医专学生SCL-90总均分、各因子分(躯体化除外)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医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检出率为7.99%;医专学生SCL-90总均分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高招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七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单招生(P〈0.01);临床专业学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七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学生(P〈0.05或P〈0.01)。结论: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高招生、临床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620例彩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彩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自制调查表 ,对 6 2 0例彩民进行调查 ,并与 4 90例未买过彩票的社会健康人对照。结果 :彩民中除SCL 90阳性症状项目分较对照组高外 (t=2 2 1,P <0 0 5 ) ,其它各项目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广大彩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无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