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混合脐血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混合脐血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分别将两份人HLA半相合、不相合混合脐血或单份脐血输入经亚致死量照射后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观察三组脐血在SCID小鼠体内植入状况及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特性。结果 单份和混合脐血均可在受鼠体内植入 ,形成供 受混合嵌合体 ,植入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并能重建人类多系造血 ,且易于向NK和B淋巴细胞方向分化。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 (PCR SSO)探针检测人HLA DQB1基因发现 ,混合脐血移植可有 1份或 2份脐血植入 ,其中造血祖细胞含量和体外集落形成能力高者 ,更易于植入 ,且供者间HLA差异小者 ,趋向两份脐血同时植入。结论 混合脐血移植可重建SCID小鼠造血和免疫功能 ,但造血细胞各谱系分化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4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脐血移植。移植前行有效的沟通及健康教育.移植中做好预处理护理及脐血处理,移植后重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例均移植成功.顺利渡过排斥反应期.获得了重建造血功能及恢复免疫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含高剂量CD34^+细胞的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增生综合征(AML/MDS)后发生原发植入失败的原因。方法 1例4岁女孩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科被诊断为AML/MDS。患儿经诱导及巩固治疗获完全缓解后,行无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部分不相合脐血移植。观察患儿术后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后发生原发植入失败,再次进行血缘间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于第2次移植后7 d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含高剂量CD34^+细胞脐血造血干细胞并不能抵消HLA配型不合的缺陷。患儿原发植入失败可能与患儿移植前存在长期血小板输注无效及潜在免疫异常,尤其是移植前产生抗-HLA供者特异性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植入率低,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慢,感染发生率高等并发症,主要用于无相合供者的高危白血病患者。但最近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在移植物处理、免疫耐受诱导、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其总的生存率已经与无关供者的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本文就最近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份脐血移植(DCBT)受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嵌合状态.方法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型男性患者1例,接受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输注5个抗原(5/6)相合和4个抗原(4/6)相合的非血源脐血各1份,移植后19 d粒系造血重建.移植后87 d,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DCBT后受者及正常供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培养M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其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SC表面造血及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受者MSC、外周血、骨髓中供者细胞嵌合率.结果 移植后受者MSC与正常供者MSC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分化潜能,均能表达白细胞介素6、干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造血及免疫相关分子的mRNA.DCBT后受者骨髓优势脐血嵌合度达96.4%,外周血嵌合度达95.7%,MSC的优势脐血嵌合度为5.4%,MSC中受者本身部分占94.6%.结论 DCBT后,受者造血重建仅来自于其中1份脐血.移植后骨髓MSC大部分来源受者本身,部分嵌合的供者MSC来源于植入的单份脐血.  相似文献   

6.
近期移植肾失功再移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3年1月至1994年10月为206例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病人进行尸体肾肾移植术,其中3例病人早期移植肾功,经正确的临床判断,及时摘除失功肾并行再移植获得成功。术后随访半年1例,1年以上2例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移植肾功能正常。本文对早期失功的原因,再移植时机,手术方法及术手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臂丛损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股薄肌移植术后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6年12月行功能性股薄肌移植重建臂丛损伤111例,记录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受区、供区及全身并发症。记录皮瓣危象发生的时间、危象类型及抢救结果,计算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危象...  相似文献   

8.
非清髓性脐血移植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与追踪观察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后 ,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情况及疗效。方法 单份脐血 (3例 )和双份脐血 (3例 )移植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 6例。输入的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数为 (1.6~ 10 .7)×10 7/kg(按患者体重计 )。预处理方案由低剂量的环磷酰胺 (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组成。CTX总用量为 6 0mg/kg ;ALG为 12 0mg/kg。移植后供者细胞植入状态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DNA指纹法或萤光定量PCR分析。结果  6例中有 5例移植后有供者细胞植入证据 ,均为供、受者细胞混合嵌合状态。 2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者均仅显示单份脐血植入。迄今追踪时间平均 2 1个月 (7~ 5 0个月 ) ,4例造血完全恢复。 2例移植后早期死于重症感染 ,其中 1例曾有早期植入证据。结论 Allo CBSCT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形成较长期的稳定供、受者造血细胞混合嵌合体。脐血可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例胰肾联合移植的患者,通过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抗感染、抗凝,抑制胰液分泌,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地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4例患者中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急性排斥反应3例、慢性排斥反应1例,血栓形成1例,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于术后23d死亡,1例移植肾因慢性排斥失功能,其余并发症均治愈。结论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胰肾联合移植的效果,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植入率低,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慢,感染发生率高等并发症,主要用于无相合供者的高危白血病患者。但最近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在移植物处理、免疫耐受诱导、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其总的生存率已经与无关供者的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本文就最近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体外扩增的脐血细胞移植于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对小鼠造血重建功能的影响 ,寻求脐血用于成人移植的可行方法。方法 将经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BALB/C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 :每只移植 2 .5× 10 6个新鲜脐血细胞 ;B组 :每只分别移植 1.2 5× 10 6个新鲜脐血细胞和 1.2 5×10 6个扩增培养 1周的脐血细胞 ;C组 :每只移植 2 .5× 10 6个扩增培养 1周的脐血细胞 ;D组 :每只仅输注 0 .5ml生理盐水。比较各组造血重建的差别。结果 在脐血细胞移植后第 13d ,A组存活 5只(5 0 % ) ,B组 8只 (80 % ) ,C组 6只 (6 0 % ) ,D组全部死亡。B组小鼠的死亡率最低。脐血细胞移植后 14d ,小鼠的WBC已开始回升 ,B组与C组的恢复明显较A组快 ,P <0 .0 5。结论 混合移植新鲜的和体外培养 1周的脐血造血细胞 ,可能是脐血移植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 (AnreriorCruciateLigamert,ACL)是膝关节内主要稳定因素 ,ACL损伤后形成瘢痕或愈合能力有限 ,ACL体部撕裂不能自行愈合 ,因此 ,需行ACL重建术。采用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交叉韧带与开放手术重建方法相比 ,明显减少了手术本身造成的创伤 ,减少关节粘连、感染等并发症 ,病人术后疼痛减轻 ,移植物定位精确 ,可做到等长重建 ,利于关节早期活动 ;与自体韧带移植相比 ,避免了取材所造成的并发症 ,保留了拟取材部位韧带的原有功能 ,节约了手术时间。我院骨科研究所自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13.
脐血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资源优势及临床移植适应证广泛,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细胞来源之一。如何将脐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复苏,降低其冻存损伤,是HSCT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对低温冻存理论的深入认识,人们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细胞冷冻损伤的分子机制,造血干细胞凋亡严重损害其克隆形成能力和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亲缘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例5岁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患儿接受了高剂量放化疗联合非亲缘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结果静脉输注脐血后无异常反应。白细胞植入时间为移植后17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移植后25d。移植后出现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分别于24d、40d采集患者外周血,经短串联重复序列GeneScan方法分析判定供者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存活。患儿移植后43d出院,随访至2010年6月,已无病存活67个月,至今状况良好,无复发、无并发症、无慢性GVHD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联合非亲缘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患者的移植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8例心脏移植和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对8例患者进行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患者进行了同种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术。术后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的近期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中,1例术后近期出现高血压;1例发生心功能不全;2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心肺联合移植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气管吻合口狭窄和霉菌感染。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等处理后,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选择合理的抗排斥反应治疗方案,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移植术后死亡率,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脐血移植的资料较多,但自体脐血移植病例很少。本文介绍了世界上自体脐血移植成功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2021,12(6)
器官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较差,其涉及的免疫学机制更为复杂,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深入了解同种异体肺移植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对于改善肺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本文从肺脏免疫细胞组成的独特性、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特点、肺移植病原体感染的早期预警和鉴别诊断以及肺移植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同种异体肺移植涉及免疫学相关的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进展,旨在阐述肺移植的免疫学特点,为临床提高肺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以及移植物失功的防治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裸露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感染坏死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以来,对因创伤感染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的15例患,清除炎症坏死骨质及软组织后,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移植腓骨皮瓣均成活,术后3~6个月见移植骨与受区骨完全骨性愈合,移植腓骨经负重后逐渐增粗,良好承重,修复肢体的功能及外形恢复令人满意。结论对冈创伤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感染坏死的患,在病灶清创、大段死骨除同时,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皮瓣一期予以重建,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脐血移植的资料较多,但自体脐血移植病例很少.本文介绍了世界上自体脐血移植成功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背景:依据国际复合组织移植大会的交流经验和猪异体肢体移植研究成功经验,我们制定了一个人类异体手移植计划。方法:通过全面的移植术前评估和患者的同意,选择移植物的大小、性别、皮肤弹性相配的一个58岁的尸体供者的左手移植到一个失去左手13年的男性受者。免疫抑制治疗包括Simulect(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为竞争性IL-2受体阻断剂)诱导治疗和普乐可复、骁悉、强的松龙的维持治疗。结果:供手的冷缺血时间为310分钟。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移植物皮肤在第6、20、27周发生了中等程度的排度反应。通过静注甲基强的松。在术后一年,患者可以使用左手进行许多假肢没有的功能,例如投掷垒球、翻报纸、写字和系鞋带。结论:利用新型免疫抑制剂获得了异体手移植的早期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