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字治疗法是湖北李柏松先生发明的以“阴阳、平衡、相对、反应”为核心、以针刺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其基本要求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笔者应用八字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取得很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灸法及八字治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灸法及八字治疗法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并比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以及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及八字治疗法结合半夏天麻白术汤能改善颈性眩晕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新针刺八字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50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蒙医疗术铜人穴位体表定位以及文献调研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其穴位数量,探寻与蒙医现有外治疗法穴位异同点。展现蒙医传统疗术穴位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力求填补蒙医疗术铜人穴位定位研究方面之空白,旨在为蒙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机制。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三步治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三步治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彭楚湘 《中医药学刊》2004,22(2):370-371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窦汉卿在《标幽赋》中进一步指出十二经脉的“四根、三结”,即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原  相似文献   

7.
彭静山教授提出“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笔者运用此八字取穴法指导针灸临床取穴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详细阐述取穴和针刺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机理进行论述。对于难治性面瘫,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以“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为基础,取穴点以透刺连接构成线、面,以芒针联合透刺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可强化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平面感觉检查的关键点及其对应穴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平面感觉检查的关键点及其对应穴位,进一步研究临床针刺规律之“节段支配规律”的适用范围。方法:观察各感觉平面关键点(皮节)所对应或相邻的25个穴位;并根据各穴位下肌肉分布情况,进一步确定脊髓神经节段(肌节)支配。结论:皮区关键点中绝大多数与针灸穴位的体表点相重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组穴位中,躯干部穴位的主治具有“节段支配规律”;而具有相对特异的远道治疗作用的四肢远端穴位则无此规律,另有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述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当场见效的原理。方法:阐述皮下、定向、阴阳、补泻八个字的核心内容及八字针法所涉及到的十二神针、观形施针、阴阳取穴、阴阳补泻、分节治疗、三三九针法、皮下定向、病灶对应针法的重要理论。结果: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可靠,纠正偏瘫肢体的症状可以当场见效。结论:应用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是针灸临床的又一奇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蒙古贞大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不会蒙医传统外治疗法的大夫,就如同没有战刀的士兵一样”,可见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在蒙古贞蒙医药学中的突出位置。l蒙古贞蒙医传统外治疗法概况据记载在明末清初,由于蒙古贞蒙医药事业的发展,蒙古贞地区名医辈出,  相似文献   

11.
藏医药辨治80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症,藏医简称为“真吾”病,经多年来用藏药内服药配合藏药“五味甘露汤”外治疗法,对8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25岁15例,25~36岁20例,37~45岁30例,46~70岁15例。其中女50例,男30例。1~3年20例,4~6年25例,6~10年以上者35例。其中农民35例,工人30例,干部15例。1.2诊断依据:有下列四项之三项体征者,即可诊断为“真吾”类风湿性关节炎:①关节疼痛或伴有发热;②四肢关节呈对称性肿胀,四肢关节或脊柱已畸形或强直;③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抗“O…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金氏脉学理论中“脉点与脏器对应规律”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种通过脉诊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病变所处脏器的-种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中医传统特色外治疗法研修班 中医传统特色外治疗法历史悠久。疗效奇特,作用迅速,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肿瘤科等多种疾病。尤其对有些疑难病、危重病更有特效,历代名医们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赵学敏等都精通各种外治疗法,俗话说:“学会外治法,啥病都不怕。”  相似文献   

14.
一、中医传统特色外治疗法研修班 中医传统特色外治疗法历史悠久。疗效奇特,作用迅速,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肿瘤科等多种疾病。尤其对有些疑难病、危重病更有特效,历代名医们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赵学敏等都精通各种外治疗法,俗话说:“学会外治法,啥病都不怕。”  相似文献   

15.
陈重  魏艳君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83-2284
根据《内经》中“移刺法”的记载,推理了各种配穴方法,并用数学的坐标位置关系指出它们是同位点的关系,通过引证“手足相关”、“拮抗现象”、“有效点疗法”等有关研究和临床现象,指出①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穴位之间有同位点的关系,其功能相同或相似;②体表的穴位与人的脏腑之间有相应的关系,刺激这些部位对内脏疾病和生理失调有调节作用;③局部的穴位群与整体的各部分有相对应的关系,局部刺激对整体有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同位点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温经通络汤治疗四肢骨折后期水肿117例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321000)杨旭敏,胡维祥关键词:骨折水肿/中医外治疗法,温经通络汤1987年以来,笔者以温经通络汤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水肿ll7例,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17例病例中...  相似文献   

17.
舌针疗法     
孙介光  孙雪然 《中国针灸》2010,30(4):347-348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原理,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创立了孙氏舌针疗法,开创性地对舌穴进行定位,确定了与人体解剖相对应40个舌穴。同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脑病患者伴有舌下襞肿这一病理现象;同时还发现了舌下伞襞(即脊柱、四肢舌穴部位)出现的阳性物(即粟米粒大小突起)与人体解剖相对应部位脊柱、四肢的病变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一些难治性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舌针疗法的舌穴定位功能、舌针针法、舌针临床应用及舌针作用原理等,并介绍正电子扫描(PET)、功能磁共振(fMRI)及诱发电位(VEP)在舌针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八字辨证说     
八字辨证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新安医学家程国彭(1662—1735)提出来分析归类病情的辨证总要和纲领。《黄帝内经》中已引人阴阳、虚实、寒热、内外、表里等概念,内含“八字”但未涉及到辨证纲领;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八字”也有所应用;《中藏经》脏腑辨证则突出“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9.
《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汇编的针灸学巨著,该书具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书中对于百会穴的定位有“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在顶中陷中”、“直两耳尖”、“顶中央旋毛中”、“顶之巅”等描述,分别对应着参照前后发际、头顶生理凹陷、两耳尖直上连线交点和发旋位置来定位百会穴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以上条文的具体分析来探究百会穴的定位与取穴,以期协助临床取得更佳疗效。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20.
火罐对应拔──解痛福建省平潭县医院(350400)魏贤辉火罐对应拔,对全身疼痛症,方法至简,止痛最速。现将先父魏有恩传授的秘法介绍如下。疼痛症可发于全身(内脏、头面、躯干、四肢)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手指按压,寻出最明显的痛点,即所谓“以痛为俞”,也称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