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ODE 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本院呼吸内科出院的稳定期 COPD 患者29例,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入组前进行 BODE (B 体质指数、O 气流阻塞程度、D 呼吸困难严重程度、E 运动耐力)基数评估,给予集束化肺康复干预措施,包括患者评估、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力量训练、健康宣教、心理和行为干预、营养支持指导,6个月后再进行生 BODE指数检测。结果 BODE 指数从(6.72±2.29)下降至(5.48±2.47)(P<0.01)。结论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能降低患者 BODE 指数。  相似文献   

2.
多参数指数评分系统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多方面评分,可以预测患的一般健康状况、恶化风险以及死亡风险,为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最常见的多参数评分系统有DOSE指数、BODE指数和ADO指数。DOSE指数包括呼吸困难程度、气流受限程度、目前吸烟状态以及年恶化次数的评分;BODE指数包括体重指数、气流受限程度、呼吸困难程度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评分。ADO指数包括年龄、呼吸困难程度及气流受限程度的评分。本文对上述评分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稳定期COPD患者BODE指数与疲乏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预测、控制疲乏症状,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新途径.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体重指数(BMI)、肺功能及疲乏量表-14(FS-14)等方法,分析BODE指数与疲乏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疲乏症状与BODE指数、mMRC成高度线性正相关;与6MWD成高度线性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BMI成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发病率高,BODE指数及各因子与疲乏症状相关度高,是预测和评估COPD患者疲乏症状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的近期(≤1年)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52例COPD合并气胸患者,分胸腔镜组(n=28)和开胸组(n=24),术后第1、6、12个月进行随访,测定并比较2组BODE各指数,包括体重指数、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及运动能力.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气胸无复发;术后第1个月,胸腔镜组与开胸组在气流阻塞程度[(58.62±15.73)%与(50.12±11.38)%]、呼吸困难程度[(1.04±0.37)s与(1.72±0.45)s]及运动能力[(387.32±52.07)m与(318.35±61.52)m]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6个月2组体重指数相比[(27.19±2.18)kg/m2与(20.90±2.3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2组BODE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治疗COPD合并气胸.术后早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轻、中度(肺功能Ⅰ-Ⅱ级)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肺俞穴经皮神经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肺功能,体质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运动能力(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R)]、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FVC[(2.75±0.77)L]、FEV1[(1.77±0.50)L]、FEV1%[(73.20±7.69)%]及PEFR[(4.33±1.09)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中TNF-α浓度[(14.27±2.78)pg/ml]、BODE指数[(0.43±0.65)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rt;0.05)。 结论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能缓解轻、中度COPD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其BODE指数,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患者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COPD-PIF的防治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北京燕化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COPD-PIF患者、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3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6、TNF-α表达水平。对COPD-PIF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血清TNF-α、IL-6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比COPD患者及COPD-PIF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特点,并对BODE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组及COPD-PIF组肺功能指标、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COPD-PIF组FVC、FEV1、TNF-α、IL-6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PD-PIF患者体内血清IL-6、TNF-α水平与FVC呈负相关(r=-0.64、-0.58,P0.01),与FEV1水平呈负相关(r=-0.53,P0.05;r=-0.79,P0.01)。(3)动脉血气分析特点可以看出,与COPD组相比,COPD-PIF组具有较低的血氧分压(P0.05),而二氧化碳潴留较少(P0.05);(4)COPD-PIF组患者FEV1、体质量指数、6min内步行的距离及BODE指数与COPD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评级表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OPD组相比,COPD-PIF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明显。COPD-PIF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其水平升高可反映肺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管喉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呼吸内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109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普通口鼻面罩,观察组55例给予经双管喉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肺康复指标(体质量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及运动能力)的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气指标氧分压(PaO 2)提高程度、及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 O2)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ODE指数(4.95±2.12)分优于对照组的(6.13±2.61)分(P0.05)。结论双管喉罩能够通过快速缓解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误吸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BODE指数,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COP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治疗,评价康复治疗后的患者肺功能。方法34例门诊及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6~9个月。康复前、后对34例患者进行肺功能及症状、体征指标评价。结果患者康复前、后肺活量(VC)、残气量(RV)、残气/肺总量比(RV/TL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0)、用力呼气高峰流速(PEF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通过呼吸康复可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COPD组,其中肺功能分级Ⅰ级43例,Ⅱ级34例,Ⅲ级24例,Ⅳ级9例;体检健康者4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氧饱和度、血清RDW、C反应蛋白水平、BODE指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COPD组RDW值[(14.88±1.63)%]明显高于对照组[(13.00±1.11)%](P0.05);COPD组肺功能Ⅳ级患者RDW值[(15.30±4.18)%]高于Ⅲ级[(14.10±1.82)%]、Ⅱ级[(13.60±3.03)%]和Ⅰ级[(12.90±2.47)%]患者(P0.05),Ⅲ级患者高于Ⅱ级和Ⅰ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与Ⅰ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14.3%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1.33±1.12)L]、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53.20±0.45)%]、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51.29±0.60)%]、6min步行距离[(390.65±2.21)m]、血氧饱和度[(94.21±3.47)%]均低于RDW≤14.3%患者[(1.92±2.03)L、(66.03±0.96)%、(59.60±1.36)%、(433.02±1.68)m、(97.00±3.63)%](P0.05),吸烟者比率(64.10%)和BODE指数[3.05(2.69,3.41)]高于RDW≤14.3%患者[52.11%、2.16(1.31,3.01)](P0.05);COPD患者RDW值与6min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169,P0.001;r=-0.210,P0.001;r=-0.296,P0.001;r=-0.190,P0.001),与年龄、CRP、BODE指数呈正相关(r=0.182,P0.001;r=0.299,P0.001;r=0.400,P0.001)。结论 COPD患者RDW值与BODE指数、CRP密切相关,可通过RDW值预测COP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余雪梅  王英  何俐 《上海护理》2013,13(5):17-20
目的 探讨肺功能训练和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稳定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9月就诊于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CO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常规饮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功能训练,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8周治疗,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体质指数(BM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6 min步行试验(6 MWT)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RC评分、FEV1/FVC、BMI和6MW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程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有助于COPD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SCT反映肺癌病灶大小的最佳测量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癌患者的胸部MSCT图像,共113个病灶。4名具有3年以上胸部疾病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每个病灶的大小,其中1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每个病灶3次,3次测量间隔时间至少1周。测量参数包括最大长径、宽度、高度、最大长径和宽度的乘积、周长、面积以及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价每一项测量参数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结果 各测量参数观察者内的ICC和CCC均高于观察者间;周长的观察者内ICC(ICC=0.998,P<0.001)和CCC(CCC=0.998,P<0.001)、观察者间ICC(ICC=0.994,P<0.001)和CCC(CCC=0.988,P<0.001)均高于其他6项测量参数。结论 MSCT测量肺癌大小的最佳参数是肿瘤的周长,其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均较高,可为肺癌放化疗后的疗效评价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疑诊PH患者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IVCv,同时超声检测右心收缩功能常用参数: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另外,右心导管(RHC)检测肺动脉压力。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患者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4组,比较各组之间IVCv是否存在差异,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IVCv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IVCv与常用右心收缩功能参数和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IVCv与TAPSE、PSv、RVFA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0.714、0.557,P值均〈O.001。IVCv与PASP呈负相关,,值为一O.739,P〈0.05。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的IVCv分别为(13.83±3.56)cm/s、(10.11±1.36)cm/s、(8.70±2.21)cm/s、(5.80±1.03)cm/s。重度PH组IVCv显著低于中度、轻度及无PH组(P值均〈0.05),无PH组IVCv显著高于轻度、中度PH组(P值均〈0.01);轻度PH组与中度PH组IV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以常用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低限(TAPSE〈16mm,PSv〈10crn/s,RVFA〈35%)为标准,选用IVCv〈6.5cm/s作为阈值,诊断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分别是91%、96%、87%,特异度分别是70%、53%、77%。结论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是一项较新、能客观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边型肺部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周边型肺部病变常规支气管镜难以探及,对于距离胸壁较远或周围有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病灶经皮穿刺也难以实施。合理利用细(或超细)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径向气道内超声引导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支气管镜导航等新技术可以提高周边型肺部病变的确诊率,便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超声心动图是否能非侵入性鉴别诊断肺动脉高压(PAH)和肺静脉高压(PVH).方法 随机选择56例经超声心动图确定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Hg的患者,并在7 d内进行心导管检查.依据左室舒张末压或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将患者分为PAH组30例,PVH组26例.两组患者应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测定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晚期A峰,E/A比值,二尖瓣血流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和E/E'值.结果 与PVH组比较,PAH组A峰、DT、PASP及E,增大,而E峰、E/A值和E/E'值却降低.E/E'值和E/A值是PAH和PVH鉴别诊断的最佳指标,其E/E'值和E/A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和91%,而诊断PVH的最佳界值点是E/E'>9.2(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7%),E/A>1.7(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结论 采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正确鉴别PAH和PV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SPECT/CT肺灌注显像评价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疗效。方法 对18例CTEPH患者分别于BPA前及其后1~3个月内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以经导管肺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BPA前、后SPECT/CT探测肺段灌注缺损及灌注改善情况。结果 SPECT/CT肺灌注显像在BPA前探测肺段灌注缺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42%(302/334)、99.05%(418/422)、95.24%(720/756)、98.69%(302/306)及92.89%(418/450);BPA后探测灌注改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和NPV分别为77.78%(56/72)、80.00%(24/30)、78.43%(80/102)、90.32%(56/62)及60.00%(24/40)。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用于评价BPA治疗CTEPH后肺段灌注及改善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素丽  刘锐 《临床荟萃》2016,31(10):1054
肺结核诊断的难点在菌阴肺结核,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主要结合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根据诊断标准综合判断。痰培养是金标准,但周期长阳性率低。新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免疫学检查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光谱CT肺动脉成像(SCTPA)定性诊断肺动脉栓塞(PE)和定量评估肺组织灌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CTPA资料,观察常规CTPA及SCTPA后处理图像,后者包括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40 keV)、碘密度图(IDI)与有效原子序数(Z-eff)图的融合图及电子密度图(EDI);记录2种图像中肺段动脉、肺亚段及以下动脉内的栓子数量和位置,对比其中相应肺灌注缺损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常规CT值、碘密度(ID)、Z-eff及电子密度(ED)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sCTPA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区分PE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的效能。结果 37例中,仅以常规CTPA检出37个栓子,其中26个位于肺段动脉、11 个位于肺亚段及以下动脉;之后结合SCTPA后处理图像额外检出1个肺段动脉和2个肺亚段以下动脉内栓子。全部40个栓子对应肺灌注缺损区常规CT值高于、ID及Z-eff均低于对侧正常肺实质区(P均<0.01),而ED与正常肺实质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以常规CT值区分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区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2.50%及87.50%,以ID及Z-eff区分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97.50%,特异度均为100%。ID及Z-eff的AUC均为0.99,均高于常规CT值(0.65,Z=5.56、5.53,P均<0.01),而 ID与Z-eff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P=0.48)。结论 利用SCTPA可提高PE检出率及定量评估肺组织灌注;根据ID及Z-eff可有效区分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方法与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临床怀疑急性PE的病人资料,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方法及PE表现特征。结果:测得主肺动脉干强化峰值时间约10.8s;经SCTPA共检出68例PE,发生栓塞的肺动脉705支,其中偏心型506支,占71.8%,中心型147支,占20.8%,附壁型33支,占4.7%,全堵型最少,为19支,占2.7%;181例未发现确切PE征象,但其中105例检出其它疾病。结论:SCTPA是诊断急性PE的重要方法,能较准确地诊断肺内其它病变,对于临床怀疑急性PE的就诊者,SCTPA应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超声诊断技术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肺动脉球囊成形术(Ballon angioplasty of pulmonary artery,BPA)术后右房功能的变化,结合血流动力学,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疗效和机制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诊治的COPD 合并PH 患者15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首剂10 ~20 mg/d,qd,若无不良反应,则维持剂量,10 mg/d.疗程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观察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Tei 指数、肺动脉收缩压(PAPs)、1 s 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6 min 步行距离(6MWD).治疗后1 年随访患者的再入院人数及死亡人数.结果 治疗1 个月后,两组CRP、D-二聚体、ET-1 显著下降(P 均<0.01),NO 明显升高(P 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继续服药6 个月、12 个月时,治疗组CRP、D-二聚体、ET-1 持续下降,NO 持续升高,6 个月与1 个月(P <0.01,P <0.05)、12 个月与6 个月(P <0.01,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CRP、D-二聚体、ET-1、NO 无明显变化(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血hs-CRP、ET-1、D 二聚体水平与PAPs 呈正相关(r =0.478,-0.564,0.562,0.716,P <0.05),NO 数值与PAPs 呈负相关(r =-0.564).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 个月后,两组PAPa、Tei 指数显著下降(P 均<0.01),FEV1%、6MWD明显升高(P 均<0.01);治疗组FEV1%、6MWD、PAPa 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 <0.01),Tei 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 >0.05).继续用药治疗,FEV1%、6MWD、PAPa 进一步改善,6 个月与1 个月,12 个月与6 个月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而Tei 指数的改善较缓慢,6 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同组比较,治疗组6 个月与1 个月,12 个月与6 个月无统计学意义,12 个月与1 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组FEV1%、6MWD、PAPa、Tei 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 >0.05).随访1 年的再入院人数及死亡人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COPD 合并PH 患者肺动脉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具时间依赖性,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