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痤疮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痤疮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与健康宣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选择SCL-90自评量表、SAS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治疗后的焦虑(SAS评估)明显优于患者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SCL-90因子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痤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癫痫伴心理行为异常患者影响。方法难治性癫痫伴心理行为异常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用药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心理、行为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CL-90总分均大于172分,两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难治性癫痫伴心理、行为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分别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并对实验组配合心理干预。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的评定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BG)的测定。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FBG、2hPB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2hPB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B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数值下降较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抑郁状况,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对降低患者的2hPBG有一定作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展特殊工娱治疗对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对78例住院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特殊工娱治疗。两组均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在入院时评定一次,治疗6周以上者出院时评定一次,未满6周者脱落。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DSQ各项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对照组DSQ因子中不成熟因子、中间型因子、成熟因子有明显改善(P〈0.05)。而掩饰因子改善无差异性(P〉0.05)。而研究组在出院时,患者治疗后不成熟因子、成熟因子、中间型因子、掩饰因子分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01)。二组患者治疗后DSQ各项因子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开展特殊工娱治疗更能够改善病人的防御方式,从而巩固病人疗效及改善预后,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6.
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广泛性焦虑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和阿普唑仑0.4 mg/d(睡前)治疗4周,研究组同时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 min,连续两周,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I、SCL-90评分较入组时显著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0.05;治疗前PSQI评分,两组男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男女无差异(P〉0.05),对照组睡眠效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SCL-90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及焦虑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治疗前,研究组躯体化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对照组强迫因子女性高于男性,P〈0.05,两组治疗后男女无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男女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n=10),对照组(n=10)予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CSII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于显著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研究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16周后观察FPG、2hPG、HbA1C、低血糖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降低HbA1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FPG、2hP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335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68)常规治疗;研究组(n=16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全面全程心理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分析,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SCL-90各因子评分无差异;出院时,两组评分均有改善(P〈0.01),除精神病因子外,研究组SCL-90各因子评分改善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敌对因子是两组改善比率差异最大的因子;出院时SCL-90各因子分值仍高于中国常模。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患者敌对、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术前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2组SAS、SDA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的SAS、SDA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前干预组TSCT各个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批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社会自我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能缓解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认识,改善患者的血压,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2名住院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只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然后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慢性乙肝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等7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心理干预后,除恐怖、偏执外,其它各因子及总分心理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循证支持后健康教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实施循证支持健康教育与否,将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9例)。经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预后转归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各项生活量表、心理量表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18个月内并发骨折的人数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部分项目、简明健康状况问卷量表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量表显著降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显著降低、症状自评量表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MO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预后,促进临床疗效,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升生活质量,消除负面情绪,从而达到稳定病情、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网络成瘾(IA)医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8名IA医学生分为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28名,对照组日常进行一般的说服教育和管理;观察组以CBT为构架,设计方案,进行认知和行为训练干预,每周2次,每次1.0—1.5h,共计10周。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2组学生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CBT干预后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1),2组干预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心理总分、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后心理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评分亦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P〈0.01)。而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干预对于IA医学生戒除网瘾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航空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部队以连队为单位进行分层随机抽取478人(其中32人在干预过程中脱落)为干预组,选择同期未进入干预组的正常官兵列入对照组(180人),将影响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因素,编制较适合部队实际的支持性干预措施,转换工作方法,及时响应官兵的心理需求,合理统一服役目标,推广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及小组座谈等,对航空官兵整体进行心理干预,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分析两组航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官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地勤、空勤人员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机关人员干预前后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军衔官兵干预后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0.05或P <0.01);不同学历官兵干预后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根据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除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外,干预组着重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项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Q-C30量表的各项评分.结果 ①干预前,干预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分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分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测量各项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赵艳琴  王伊龙 《西部医学》2014,26(11):1548-1550
目的 研究早期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老年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名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两周认知功能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SF-36简易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IM各项指标评分和总分及SF-36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认知护理干预后,研究组FI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FIM分项中除交流、社会认知和运动以外,其他分项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除转移、运动和交流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6、12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分别为(78.35±12.74)分、(88.35±13.78)分,对照组分别为(72.39±11.82)分和(79.17±13.01)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护理能提高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阻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增强携泵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试验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比较2组出院时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8.68±1.23)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12.23±2.34)mmol/L;试验组空腹血糖(5.62±1.14)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9.87±1.47)m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并发症(感染、皮下硬结、低血糖、泵堵塞)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5.05±6.73)分,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95.12±4.23)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康复运动、药物治疗、家庭氧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措施.试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增设情感智能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自我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膳食、压力处理、运动训练、健康行为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意志力,改善患者生活态度和精神状况,克服困难,自觉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并接受Miles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临床治疗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于出院后3、6个月采用自主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在ESCA总分、自主护理技能、自主护理责任感、自主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可提高患者自主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宾庚玲 《当代医学》2010,16(13):106-10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压变化。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7个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