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莪术3个不同品种蓬莪术、广莪术和温莪术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凋亡及核质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胃癌及中药抗肿瘤复方中莪术药材的品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加入高、中、低剂量莪术不同品种含药血清,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应用Image.pro.pius.5软件分析了各药物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BGC823核质比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温莪术大小剂量、广莪术大中剂量及蓬莪术中剂量含药血清在加药后48 h都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P<0.05),抑制率以温莪术大剂量最高(P<0.01).温莪术对BGC823的凋亡抑制作用较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莪术大剂量含药血清组对胃癌BGC823核质比的作用较大,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质比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变小.结论 蓬莪术、广莪术和温莪术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温莪术大剂量含药血清组对胃癌BGC823核质比的作用较大.莪术品种用于治疗胃癌时建议选用温莪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安宁含药血清在体外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COX-2 mRNA、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中、高不同浓度梯度的胃安宁含药血清干预胃癌细胞MGC-803 48 h,通过RT-PCR法分析胃安宁含药血清对该细胞系COX-2 mRNA、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胃安宁小、中剂量含药血清组中COX-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大剂量含药血清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胃安宁含药血清干预MGC-803细胞48 h后,各剂量含药血清组中VEGF mRNA表达量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安宁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胃癌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安宁颗粒能抑制COX-2 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VEGF-ERK信号通路在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调控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制备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ERK、P-ERK及VEGF蛋白表达影响。结果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阴性对照组以正常活性细胞为主,Annexin V和PI均为低染,细胞膜完整,细胞形态正常;低剂量组可见Annexin V高染、PI低染,细胞膜呈绿色荧光,细胞核着色浅或不着色;中剂量组可见Annexin V高染、PI低染,细胞膜呈绿色荧光,细胞核呈桔红色荧光;高剂量组PI高染,细胞核呈红色荧光,出现部分细胞的细胞膜破裂、细胞核呈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碎片状,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经阴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的SGC7901细胞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53±0.223)%、(9.117±1.583)%、(23.663±3.428)%、(37.707±1.328)%,细胞凋亡率随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升高。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GC7901细胞中VEGF蛋白水平随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ERK(ERK磷酸化)蛋白水平随含药血清剂量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软坚散结胶囊含药血清能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蛋白表达,调控ERK信号通路,抑制ERK磷酸化(p-ERK)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和胃降逆胶囊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药物剂量(3 g/kg、6 g/kg、12 g/kg)制备的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分别干预人胃癌AGS细胞,分为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空白组,分别干预AGS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促凋亡基因(Bax)、抑细胞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抑制剂(p2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yclin D1和p21 mRNA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同剂量组24h、48 h、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与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同一干预时间点,细胞活力随着药物血清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组含药血清处理AGS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p-PI3K、p-AKT蛋白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p21的表达(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抑制凋亡基因Bcl-2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和p21 mRNA的表达(P<0.05),且呈现出浓度相关性.结论:和胃降逆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化,调控下游周期阻滞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并促进AG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3组:空白对照组、葛黄颗粒组(3.1 g· 100 g-1·d-1)、美他多辛组(0.1 g·100 g-1·d-1),每组20只,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给药5d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构建3%乙醇干预24 h诱导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L-02肝细胞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L-02肝细胞接种培养24 h后,正常组加入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模型组在正常组基础上同时加入3%乙醇,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则加入3%乙醇及不同体积比的葛黄颗粒含药血清,阳性对照组加入3%乙醇和美他多辛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上清液及L-02肝细胞.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清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as、FasL、caspase3、caspase8mRNA的表达.结果 在模型组中,细胞上清液AST、LDH的水平,L-02细胞的凋亡率及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经相应干预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在葛黄颗粒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可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ST、LDH的水平,下调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减少凋亡率,对酒精性肝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分别为扶正消瘤颗粒低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中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高剂量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联合组、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扶正消瘤颗粒灌胃;5-FU组给予5-FU腹腔灌注;联合组给予中剂量的扶正消瘤颗粒灌胃,同时给予5-FU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肝癌HepG2细胞P53蛋白、Bcl-2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中联合组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均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联合组凋亡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组均可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草仙乙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株HSC -T6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制备草仙乙肝含药血清,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草仙乙肝药物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Caspase-3表达.结果 草仙乙肝药物血清与对照组比较可抑制HSC -T6细胞的增殖(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总蒽醌(RTA)含药血清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C)增殖及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SC细胞,第三代SC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RTA含药血清组,分别以胎牛血清和RTA含药血清作用48h后,MTT法观察SC细胞的增殖活力,Westem blotting法检测SC细胞Cyt-C、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TA高剂量组含药血清(4.50g/kg)SC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RTA中剂量组含药血清(2.25g/kg)可显著抑制SC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RTA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抑制大鼠SC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o对小鼠胃癌MF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给药组给予人参皂苷Ro,使其达到不同的终质量浓度(96,48,24,12,6μg/m L),作用于MFC细胞48h后,采用MTT染色法检测MFC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FC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建立MFC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20 mg/kg)组和人参皂苷Ro(800,400,2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与6.0μg/m L组比较,人参皂苷Ro在12~96μg/m L范围内对MFC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o高剂量组的MFC细胞G0/G1期和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2/M期,S期明显降低(P0.01)。人参皂苷Ro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肿瘤的质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人参皂苷Ro高剂量组的抑瘤率62.7%。结论人参皂苷Ro对MFC移植瘤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可能与诱导MFC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高剂量[28.4 g/(kg·d)]、中剂量[14.2g/(kg·d)]与低剂量[7.1 g/(kg·d)]的鳖甲煎改良方及与鳖甲煎改良方高剂量相同剂量的鳖甲煎丸灌胃大鼠以制备含药血清.将等体积不同剂量的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分别处理HSC-T6细胞,以等体积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不同处理组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周期,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其凋亡;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具抑制作用,高剂量与中剂量组的增殖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P<0.01),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FCM检测证实,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可将HSC-T6细胞阻滞于S期,能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凋亡诱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在基因与蛋白水平显著下调HSC-T6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 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并能下调其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